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豫剧表演艺术家马金凤在青岛去世 90年舞台生涯名震梨园

原标题:经典穆桂英成绝响

5月29日上午7点15分,豫剧表演艺术家马金凤在青岛病逝,享年100周岁。她是以90年舞台生涯诠释着中国戏曲繁华的豫剧大师,凭借“穆桂英”等经典角色,名震梨园半个多世纪。29日下午,马金凤的儿子马建新接受半岛全媒体记者采访时透露,母亲最后一次登台是在2012年,“她一辈子就是以舞台为生,她经常说的话是‘为观众唱戏是我这辈子最大的事!’”

视戏如命

耄耋之年仍“出征”舞台

“辕门外那三声炮如同雷震,天波府里走出来我保国臣,头戴金冠压双鬓,当年的铁甲我又披上了身……”提起马金凤,不少人脑海中都会想起《穆桂英挂帅》里经典唱段,她塑造的巾帼英雄气宇轩昂影响几代人。如今,经典唱段已成绝响。儿子马建新透露,“母亲在安详中辞世,没有痛苦”。他也感谢青岛社会各界对母亲的关注,“她很喜欢青岛”。马金凤生活在郑州的两个女儿,在接到消息后也第一时间坐高铁赶往青岛。

记者采访时获悉,因儿子马建新毕业后分配到青岛工作,马金凤自1992年就开始“以青岛为家”,居住在广电大厦附近。2005年之前,马金凤的演出特别多,“基本上一年有一大半的时间在全国各地演出,像大篷车一样,哪儿邀请就去哪儿。”有时候马建新会陪着母亲,“我不能去的时候,剧团也有专门陪她的助理。”马金凤总说演出的时候比在家方便,“首先不用做饭,走到哪儿就吃到哪儿。我妈妈是个演员,一辈子就是以舞台为生,我妈常说的话,就是‘为观众唱戏是我这辈子最大的事’。”

马建新透露,以前就算不演出,母亲也会每天积极练功,“那是她的专业,她经常看以前演出的画册、录像,看京剧等戏曲的演出,了解新的文艺形式,对她来说,艺无止境、学无止境。”

马金凤一辈子痴迷戏剧、视戏如命,她创立的豫剧马派声腔清脆明亮,独具艺术魅力,每次演出都获得观众热烈掌声。花甲之年仍活跃在舞台一线的她经常说,“穆桂英能53岁出征,我为什么不能出征呢!”马建新回忆,母亲最后一次商业演出是在2007年,“但是她还会参加专业性的戏曲活动,最后一次登台则是在2012年。”

青岛生活

深居简出偶尔出去转转

遗憾的是,马金凤90年的演出生涯中,从未登上青岛的戏曲舞台。马建新透露,上世纪60年代曾经有一次在青岛演出的机会,“但因为特殊原因,只走到了济南。”

脱下戏服,马金凤就像一位慈祥的邻家奶奶。因为在青岛没有亲戚,马金凤基本深居简出,和外界很少联系,即便走在路上也很少有人能认出,这位慈眉善目的老人就是“穆桂英”!

马建新透露,仅仅是同院的几位邻居知道母亲的身份,“当然和在河南被大家熟知的感觉不同,但妈妈心态一直都很好。”老人的晚年生活一直很规律,偶尔出去转转,“但很少逛街,也不去超市”,很多时候坐在阳台上晒晒太阳,看看央视戏曲频道或河南的梨园频道。

2021年12月11日,马金凤老人在青岛过百岁生日,豫剧马派弟子柏青、关美利、刘冰、谢延巧等从全国各地专程赶到青岛,为恩师庆生。弟子关美利说:“我的老师一生心系舞台,她坚持为人民而唱,生活平淡,唱戏是她一辈子最大的事情。”

开创“帅旦”

“穆桂英”轰动剧坛盛演不衰

马金凤是一个时代的标记。她是豫剧“五大名旦”之一,中国戏曲“帅旦”行当的开先河者,豫剧“马派”艺术创始人,曾获得“文化部终身艺术成就奖”“德艺双馨艺术家”等多项殊荣,被称为国宝级豫剧大师,代表作“一挂两花”(《穆桂英挂帅》《花打朝》和《花枪缘》)。

马金凤的一生就是一部梨园传奇。1922年出生于山东曹县的马金凤,家里三代要饭,从山东逃荒到河南。5岁初学河北梆子,7岁跟着父亲登台演出《三义记》《刘二姐赶会》等剧目,被戏迷叫作“七岁红”。8岁改学豫剧,先期唱红于中原一带,后扎根洛阳。

15岁,她所表演的穆桂英融青衣、武旦、刀马旦为一炉,塑造了气宇轩昂的巾帼英雄穆桂英,酣畅淋漓的大段唱腔以及演员独特的表演,让这出豫剧名剧从此盛演不衰。

洛阳市豫剧团1956年首次进京表演时,马金凤演出的《穆桂英挂帅》轰动首都剧坛,郭沫若、田汉、夏衍等到场观看,著名戏剧家吴祖光撰文三篇盛赞她是一朵“洛阳牡丹”。老舍先生也曾在欣赏完豫剧《花打朝》后评价马金凤:“大众喜开颜,洛阳金凤来。”

在上海演出时,《穆桂英挂帅》中炽热的家国情怀深深地触动了梅兰芳。梅兰芳将自己所佩戴的凤冠赠予了马金凤,作为师徒关系的见证,此后马金凤的名字正式列入《梅兰芳弟子录》中。京剧版《穆桂英挂帅》正是由豫剧移植而来,也由此成就一段梨园佳话。

1980年,洛阳市豫剧一团到郑州参加豫剧流派会演,豫剧“马派”由此确立。

培养人才

80多岁坚持为学生上课

马金凤的艺术成就远不止于戏曲舞台演出,她一直重视豫剧人才的培养,致力于民族艺术传承。她经常说,“一人红,红一点;大家红,红一片。”

2009年,国内首个豫剧本科班在中国戏曲学院开班,马金凤为学生上课,培养豫剧人才。80多岁时,马金凤仍坚持为中国戏曲学院的学生上课,指导豫剧表演。2017年,96岁的马金凤再收新徒,师徒年龄相差近60岁。即便到了百岁时她仍然心系戏曲事业,关心传承人的成长和进步。

马金凤的弟子学生已经有近百人,遍布全国的城市和乡村,她说“培养下一代是我的重要任务,我有信心把我们的下一代,年轻的戏曲工作者帮助好、教好,叫他们接我们的班。我有信心把咱们豫剧发展兴旺!”

大师已去,浩气长存。

半岛全媒体记者 黄靖斐

[来源:半岛都市报 编辑:椰子]
精彩美图 更多 >>
2022 05/30 08:56
· 来源 ·
半岛都市报
· 责编 ·
椰子
阅读量
扫描到手机
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二维码应用拍下左侧二维码,可以在手机继续阅读。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信法网

Copyright © 2014-2024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21 增值电信:鲁B2-20180061 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
手机版 | 媒体资源 | 信网传播力 | 关于信网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