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2015 01/21 16:56
· 来源 ·
· 作者 ·
黄默
· 责编 ·
苏青
扫描到手机
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二维码应用拍下左侧二维码,可以在手机继续阅读。

刘锡三在青岛学会做生意 没有ps用铅笔修片

\

吴佩孚题字牌匾

\

天津盛锡福工厂

        \

刘锡三的名片

老青岛有这个样一个顺口溜:“头戴盛锡福,脚踏新盛泰,手戴亨得利,吃饭劈柴院,有病宏仁堂,听戏上华乐。”短短几十个字却包含了青岛的6家老字号,而把盛锡福放在第一位,也体现了过去人们对于帽子的重视。盛锡福,这家以做工精细、品质优良为传统的百年老店,虽然创建于天津,却孕育于青岛,盛锡福的创始人刘锡三,正是因为在青岛的洋行工作,从中发现商机从此走上了开创民族产业的道路。而由吴佩孚亲手所题的“盛锡福”牌匾,据说也是为青岛分号所书。

刘锡三在青岛学会做生意

十九世纪末,德国占领青岛以后需要大量劳动力,胶东周边的都来青岛来发展 ,十五六岁的刘锡三也随着老乡们从掖县沙河镇来到青岛打工。

刘锡三自幼家境贫寒 ,没读过什么书,刚来青岛时就在一家外国饭馆当茶房。他为人勤快又好学,因为每天接触的都是外国人,在饭店里就慢慢学会了一些日常英文。刘锡三并不满足于此,借着这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开始利用课余时间学习英文。后来掌握了英文的刘锡三通过人介绍,进入了一家洋行当练习生。对于刘锡三进入的这家洋行,如今说法有二:一说是德国人开办的鲁麟洋行,一说是美商开办的美清洋行。但无论是哪个洋行,刘锡三当时负责的工作就是去乡下收购草帽缏。

因为工作认真,不久后刘锡三就成为了洋行的正式职员,而细心的他也慢慢看出了这一行的门道。用低廉的价格收回的麦秸草的草帽缏拿回洋行进行初级加工,然后运到外国进行深加工,当这些草帽缏再运回到中国时,已经是一顶顶精致的草帽,身价也一下子翻了几十倍。“咱中国人的钱为啥要让外国人挣去?”看到了这个中间环节高额的利润,刘锡三开始有了自己生产草帽的想法。

随后,刘锡三又在洋行里工作了几年,将如何分辨草帽缏的质量好坏、草帽缏的品种和产地,以及草帽的制作方法等情况了解得一清二楚,已经算是这个行业内的行家了。同时,他在这几年时间内省吃俭用,攒下了自己的第一笔创业资金。

据刘锡三次子刘洪杰在《帽业泰斗刘锡三》一文中描述:“刘锡三在美清洋行任职的同时,1911年又与表兄芮某合资在天津估衣街归贾胡同南口租了一间门面,开设盛聚福帽庄,专门制作草帽,到秋天兼营棉花,因为资本有限,买卖不大。”由此可见,这间盛聚福帽庄,也就是盛锡福的前身。虽然在天津开了帽庄,但刘锡三仍然在青岛的洋行里任职,以从青岛周边买来低价的草帽原料。一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刘锡三才随着洋行一起迁到天津。

在与人合营六年后,盛聚福的生意一直兴隆,后来因与合作伙伴发生矛盾,双方终止合作,盛聚福的买卖分到了刘锡三的手中。他决心把买卖做大。于是到银行申请了一笔可观的贷款,1917年在天津法租界以“盛锡福”的名字重新开张。

解放前老牌匾仅剩这一块

“盛锡福这个名字里的每一个字都是有讲头的,盛取的是买卖兴盛之意,锡就是刘锡三的锡 ,福则是取了他小名来福中的福字。在青岛盛锡福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振林眼里,刘锡三是个了不起的人物,生意做得好,这百年老号的名字取得也好,“锡”为通假字,通“赐”,是赐予的意思,这连起来就“锡福”就成了“赐福”,降临吉祥福祉之意。另据老人们讲,这名字同样取“胜过西方,使其敬服”的谐音,以此可以看出刘锡三这位民族资本家的胸怀及远大志向。

由于盛锡福帽子质量好,款式新,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一些社会名流纷纷成为盛锡福的座上客,还有许多政界要人题字馈赠。有宋哲元将军题写的“祖国之光”、“国货先声”、“名驰中外”;秦德纯题写的“冠冕群伦”;北平商会会长邹泉荪题写的“冠冕吾华”等,但其中最著名的还是吴佩孚题写的“盛锡福”匾额。但大多数或许都不知道,吴佩孚题的这三个字还与青岛有着莫大的渊源。

“刘锡三为人慷慨,交友甚广,当年基本上各地的盛锡福开张都是请名人题的匾额,像南京的盛锡福就是于右任题的,青岛的这块盛锡福牌匾则是出自吴佩孚之手。”据李振林介绍,吴佩孚是爱国军阀,原本就支持国货,再加上与刘锡三的私交很好,所以在准备在青岛开分号之前,刘锡三专程从天津前往北京,求吴佩孚赐字。而此时的吴佩孚经历过直奉大战的失利后,已经闲居北京,虽然日本人多次请他出山担任职务,却都拒绝了,可见他非常爱国,所以为了支持民族产业,于是痛快地答应了刘锡三的请求。吴佩孚专门为青岛盛锡福题字的说法,同样也得到了青岛文史专家鲁海的认同:“吴佩孚和刘锡三是老乡,而且高恩洪曾任青岛的胶澳督办,与吴佩孚关系本来就很好,再加上盛锡福本来就是要与外国人竞争,吴佩孚向来又支持国货,所以专门为青岛题字很有可能。”

据资料记载,青岛的盛锡福分号是 1946年筹建的,而吴佩孚1939年就死于日本牙医之手,期间盛锡福为何迟迟没有来青开业已经不得而知,而这块吴佩孚亲笔所书的牌匾也先后挂上过天津老号和北京分号的门头之上。但据李振林介绍,如今保存下来的原装货其实只剩下了青岛这一块。“天津和北京的牌匾,解放后都毁坏了,现在挂的都是重新制作的,解放前的那批老牌匾,如今就剩下青岛这一块了。

如今青岛盛锡福已经换上了新门头,但这块老牌匾却依然安然无恙地躺在库房里,“现在这匾已经是宝贝了,不舍得挂了。”李振林说。

一百两黄金拿下青岛盛锡福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整个社会穿衣戴帽的风格就全都变了,剪辫子戴帽子,他的时机抓得很好。”鲁海说,刘锡三的发迹跟那个时代的变化很有关系。过去清朝都是戴瓜皮帽,民国以后开始穿西装戴礼帽,冬天是呢子做的礼帽,到了夏天就是草编的帽子,赶上了这个时机,所以销售得很好。在鲁海的印象中盛锡福从来不做大路货,走的是精品路线。“刘锡三可以说是中国的第一批民族资本家,从给洋人打工学习经营业理念到自己创建民族产业,与外国人竞争,他白手起家的经历非常有代表性。”刘锡三因为有过在洋行工作的经验,所以经营理念十分先进,同时他又深知品牌的重要,所以在上世纪20年代当中国人购物还只是认店不认牌子的时候,他就率先注册了盛锡福的品牌“三帽”商标。此外,他还引进了国外的设备,理念先进的他还曾采取贷款经营的模式。

刘锡三的叔伯弟弟刘占慈曾这样评价他;“刘锡三是个一门心思想把生意做大的人,他买卖赚了钱,不去置买田地,而是继续扩大再生产。哪个城市商业繁华,他就不惜一切代价,想方设法在最繁华的地段开设自己的店面。”刘占慈说得不错,天津、北京、南京、上海……盛锡福的每一家分号都开办于当地最繁华的地段,当然青岛也不例外,中山路上的黄金位置从1946年开始一直被盛锡福占据至今。而如今的青岛盛锡福董事长上世纪八十年代接手盛锡福时,曾听店里的老人说过,“当年拿下这座楼刘锡三总共花了十根金条,足足一百两黄金。”

虽然当年全国的二十多家分号,现在已经只剩下六个,但青岛盛锡福作为其中开业最晚的一家却坚持了下来。这其中包含着刘锡三对青岛的特殊感情,同样也有青岛人对盛锡福的依依不舍。“其实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盛锡福全国分号的分布,可以看出分号不是开在省会城市就是直辖市,相比较其他地方而言,青岛算是小市场了。”但为什么在上世纪四十年代盛锡福生意已经开始走下坡路的时候还要在青岛建立分号,就连青岛盛锡福的老员工们也说不清楚,如今他们也只能将此解读为刘锡三对山东老家、对曾给他人生转折点的地方的一种偏爱。

美编赵广振记者 黄默[编辑:苏青]

精彩美图 更多 >>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信法网

Copyright © 2014-2024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21 增值电信:鲁B2-20180061 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
手机版 | 媒体资源 | 信网传播力 | 关于信网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