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2015 01/21 17:17
· 来源 ·
· 作者 ·
黄默
· 责编 ·
苏青
扫描到手机
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二维码应用拍下左侧二维码,可以在手机继续阅读。

小村庄曾是日德战场 谁家有好事都去升旗庆贺

小村庄有座鞑子坟、3座鬼子茔一战时这里曾是日德战场

\

小村庄旧貌

小村庄,这个名字最早出现在史料之中,与四方村、海泊村、吴家村等一起标注于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刊行的《即墨县志》“七乡村庄图”中。据史料记载,自明代初期 ,四方村和小村庄就有人居住。当时,有几户人家聚居在今嘉定山南麓,称小村庄。由此可见,小村庄不仅是四方最早的一批村落,也是青岛市历史最为悠久的地域之一,这里有鞑子坟的传说,有鬼子茔的旧址,这里曾经是一战期间德日对抗的战场,抗日战争时期村里也出过响当当的抗日英雄,虽然可查史料有限,但小村庄却从不缺少传奇故事。

传说村里有座鞑子坟

如今的小村庄,依然伫立着一块小村庄志碑,却记载了小村庄的起源,上书:“明朝永乐元年(公元一四零三年),有赵姓人氏从云南迁至山东城阳苇苫(原字为上“艹”,下“産 ”)村 ,又由苇苫村迁入本地西洼。继后有徐、黄、辛三姓相继迁入东洼、东北洼。以农、渔为生,聚居通婚,人丁繁衍,渐形成小的村庄,故取名小村庄村,沿用至今。”以此推算,小村庄距今己有六百余年的历史。

然而除此之外,对于这个村落的起止时间,住在小村庄的居民们还有另一种说法:小村庄的起源最远可以追溯到元朝,那样距今历史不是600多年,而是1300多年。而这种说法的依托正是有关“鞑子坟”的传说。青岛作家、民俗学者滕学臣的母亲黄秀兰,正是世代居住在小村庄的大姓黄家的女儿。1916年出生的她,清楚记得小村庄的东北头有一座很大的坟墓,她曾听长辈讲过这座“鞑子坟”的故事。

“我母亲五六岁的时候,姥姥带着她从那大坟头前面走,就告诉她这是个鞑子坟。“八月十五杀鞑子,单看老天应不应啊!”黄秀兰曾告诉滕学臣,元朝初建时,村里面来了驻守的鞑子兵,他们个个人高马大,进村后就没干过好事,在村民家里又吃又拿不说,各家各户还都得像祖宗一样供着,稍有不顺心,就会又打又骂,村民们都忍气吞声,都恨死了这些为非作歹的鞑子兵,但苦于无力反抗。

机会终于来了,朱元璋与刘伯温起兵造反时,合计八月十四、十五以月饼传信,联合全国人民一起行动。在每个月饼里都夹有一个纸条,上书:“今夜子时杀死你家的‘鞑子兵’。”小村庄村民也接到了这个信息,以月饼传信,在中秋之夜,家家户户都摆酒庆祝,趁着住在家里的鞑子兵喝醉熟睡,一起动手铲除了祸害。第二天早上天一亮,村民们走到街上,互相询问:“你家的杀了吗?都杀了吗?”各家各户都杀了,村子里这才太平下来。滕学臣说,家传下来的这些传说因为年代久远,如今的小村庄居民已经没几个人听说过,“我前段时间回过小村庄,很多人都不知道小村庄有个鞑子坟,只说村东头是有个大坟,但没听说是个鞑子坟。”

究竟刘伯温的信使是否来过这里已经无从考究,如今的大坟头也早已夷为平地。史料记载,“八月十五杀鞑子”的故事雏形见于清朝光绪年间首次刊行的元初徐大焯《烬余录》,该故事描绘了蒙古兵进入苏州吴县后对当地的残虐。后来有人摘采《元史》及蒙古族相传元朝虐政的记载加以改编,把刘伯温当作策划月饼传讯的主谋,才有了这个故事的完整版本。

村东边曾有三座鬼子茔

是不是真的有这个鞑子坟,现在已经无从考究,但小村庄东边有三座鬼子茔,却是村民们都知道的。滕学臣介绍,这三座鬼子茔里埋的分别是一战时期战死的外国士兵、曾经在大英烟厂工作过的英国人以及信奉耶稣的中国人。

第一座“鬼子茔”原址在重庆路南边、山东路北端西侧,埋葬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在青岛战死的德军和日英联军。

上个世纪初期德军占领青岛时,小村庄还不属于市区,相当于城市的边缘,所以德军曾在小村庄南侧的南山上建立防御工事。1914年日本人攻打青岛的时候,就在小村庄西山(即现在的铁中山)附近架起了加农炮,向着南山开炮,有的炮弹还越过山头打进了村民家中 。“那时候我姥爷家兄弟刚分家房屋就被炮弹击中炸毁,那炮弹足有碌碡(石制的圆柱形农具,一端略大,一端略小,宜于绕着一个中心旋转。用来轧谷物、碾平场地等。在北方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农村大量使用。)那么大。还好当时村里的人都出去逃难,房子是空的。”滕学臣说这次战役之后,德军遭到了重创,他们把阵亡士兵尸体从南山上抬下来,在小村庄村河北岸架火焚化埋葬。村民黄袁氏亲眼看见,南山下边河沿被打死的士兵尸体也有一大片。

此后,这些战死的士兵就埋在了山东路北端西侧。据村民回忆,那墓地没有外墙,墓园里有个大十字架,因为是同时埋葬的,所以里面的墓碑排列得也很整齐。“我曾经和朋友做过一些研究,在青岛,凡是德国人待过的地方都会有大花金鸡菊,这是他们当年从欧洲带过来的品种,做装饰用。”但是这种植物的生存能力很强,有村民回忆说,直到多年后鬼子茔破败不堪的时候,还时常能在那附近采到这种黄色的小菊花。日军二次侵占青岛把这里建成公园,种花植树,命名为“东花园”,但附近老百姓却一直叫它鬼子茔。

英国人扫墓全村围观

第二座“鬼子茔”位于如今的山东路北首东边、重庆路南侧。这块土地是被大英烟草公司购买来安葬英籍职员的,所以小村庄的人也都叫它“英国茔”。

大英烟草公司即为青岛卷烟厂的前身,1919年由英国人创办,在青岛商河路大港车站对面设驻青岛办事处,承转海陆运输烟叶任务 。1923年,办事处在原址购买了五亩地,建了一幢临时工房,由澳大利亚运来13台卷烟机,招收工人300名 ,开始生产卷烟。当时的日产量是50箱左右,主要产品有“老刀”“品海”等。同年底,在青岛市孟庄路、下洼路、埕口路一带,租地约130亩建设新厂。从时间上推算“英国茔”的建造晚于第一座“鬼子茔”。

“英国人的墓地很讲究,竖的都是十字架,石碑也比平时看到的高级 、精细些。因为英国人不住这边,所以当时他们雇了小村庄上一个叫王元的人专门去看守,好处就是看着茔,里面的地都给他种。”滕学臣听母亲说过,守墓人王元当年只能从英国人手里拿到很少工资,只是那“英国茔”范围之内的耕地都由他来种,收获的庄稼归他所有。再就是每年英国人都会在春天来扫一次墓,会从市里带些礼物送给他。“那时候英国人每次都是开小汽车来,那个年代本来看外国人就稀罕,小汽车就更没见过了!所以每到英国人来扫墓的时候,小村庄里的老老小小都爱跑出来看热闹。”二十多辆小汽车一起开进小村庄,几十个洋人一起祷告、默哀,每年春天看英国人扫墓,在当时似乎也已经成为小村庄村民的一项集体活动。大人们站得远远的,倒是孩子们胆子大,都围着小汽车来回打转转,就像是看怪物一般。

早在在1898年,就有德国传教士来青传教。而位于瑞昌路以东约200米处,重庆路以北的一大片山坡地(即现在23中学)就是第三个鬼子茔,实际上埋葬的是那些天主教和基督教的已故信徒。实际上此公墓从来没有安葬过一个外国人。

“这里也叫鬼子茔,其实埋的大都是中国人,因为信仰不同了,所以这些人的坟墓也都是按着外国人那样修的,但上面写的是中国字。就像《大宅门》里的白三爷,那时候能信仰基督教的大多是有钱人。”滕学臣介绍,虽然距离小村庄最近的嘉禾路基督教堂是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才建立的,但在此之前就有人在周边传教,后来有了教堂,里面还经常发些漂亮的小卡片和糖果,吸引妇女和小孩。

记者 黄默(感谢滕学臣先生提供文史资料)[编辑:苏青]

精彩美图 更多 >>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信法网

Copyright © 2014-2024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21 增值电信:鲁B2-20180061 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
手机版 | 媒体资源 | 信网传播力 | 关于信网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