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2015 09/15 06:01
· 来源 ·
· 作者 ·
田野
· 责编 ·
光影
阅读量
扫描到手机
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二维码应用拍下左侧二维码,可以在手机继续阅读。

沧口广场是“够级”发源地 解放前是美军仓库

沧口广场曾是美军的露天仓库解放后成了民间娱乐场所

2015年9月13日下午,青岛2015世界休闲体育大会新闻发布会在莱西举行,世界休闲组织主席罗杰·科尔斯在发布会上称,世界休闲体育大会是每5年举办一次,将来有望变为4年一届。而青岛够级等特色比赛还将向全球推广。

有人说,青岛有著名的“三大怪”:穿着泳衣过马路,塑料袋里装啤酒,路灯底下来“够级”。可见,青岛人是多么喜欢够级。够级是一种由6人用4副扑克进行的娱乐活动,作为地方特色项目出现在本届休闲体育大会的比赛项目中。青岛够级共分为各地市代表队和业余组两个组别,每个组别的冠军均可得到1.5万元奖金。

“够级”上世纪60年代发源于沧口广场。确切地说,沧口广场东北角的一片小树林应是“够级”的发源地。今天的《发现青岛》,我们不妨就借着这个话头讲讲够级及其发源地沧口广场吧。

曾是青岛仅有的两个广场之一

说起沧口广场,在青岛应该无人不知吧。上世纪60年代的沧口,青岛仅有的两个广场之一坐落在沧口,另一个是汇泉广场。青岛所举办的任何一次群众大会,必然要在沧口广场设立唯一一个分会场。

沧口的精髓所在是沧口广场。沧口广场位于振华路与升平路之间,西靠永康路,东邻青岛市第三人民医院。新中国成立前,这儿是美军的一个露天仓库,院墙是用乱石砌成的。在高恒仑《沧口广场的变迁》一文中,我们依稀可以看见早期沧口广场的面貌。据说,解放初期,广场内杂草丛生,十分荒凉。直到1953年,沧口区团委组织工厂、学校的青年参加义务劳动,才将这个广场弄出个雏形。广场的西半部分被开辟为体育场,建有300米的跑道和足球场,后来在运动场的西侧建起主席台。在以后的几十年里,沧口区的大型集会或单位运动会均在此举行。

解放后,沧口广场早期的群众娱乐项目大概是听说书。1952年前后,说书艺人王春林在广场北门东侧靠墙处,用秫秸和黄泥盖起一间“道士帽”式的说书场。这个说书场条件颇为简陋,内置木板钉的长条凳子,听书者随意进出,坐在长凳上听书。每当说书人说到“要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时,就到了要收钱的时候了。钱收得不多,每听一回书只收二三分钱。那些年常说的评书有《三侠剑》、《七侠五义》等。春秋还好,冬天屋子里烧上炉子,人们穿得厚实点也还凑合。最难将就的是三伏天,说书人大汗淋漓,听书人汗流浃背。

随着时间的推移,几年后,为了改善人们的娱乐条件,政府在广场的东南角建了一个200多平方米的曲艺场。除了说书之外,大鼓、琴书等曲艺活动也很受大家的欢迎。到了1955年12月,由邵寅初、李志明等11人筹资12万元,在广场北门的东侧,建起了可容纳1200多人的沧口剧场(“文革”期间曾更名为“长征剧场”),许多地方剧团经常在此演出,让青岛人大饱眼福。

上世纪60年代,沧口广场依然走在民间娱乐的最前沿,“够级”也就是在这时候产生,我们后文会详细介绍。在上世纪70年代直到90年代,沧口广场几乎成为青岛业余生活的风向标。灯光篮球场、体育馆、游泳馆、剧院、旱冰场、商店、饭馆 、租“小人书”的书摊……鼎盛时代沧口广场拥有的这些娱乐元素,足以与现在最顶尖的休闲活动相媲美。崔燕在《曾经的沧口》中回忆,“在上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初,沧口剧院带给人们的艺术享受比现在可超值多了。白天放映电影,晚上经常有青岛话剧团、吕剧团等本地艺术团体和外地艺术团体在此上演各种剧目。一个剧院又是上映大片,又是有真人秀,这样的场景如今在青岛已经罕见了。”

当然,这里也留下了不少人青春的回忆。与沧口剧院做邻居的是旱冰场,那个年代最前卫的一批年轻人常常出没于此。当时不少认真的中学班主任经常来这里“捉”早恋的学生,几乎是一堵一个准。上世纪90年代中期,青岛市翻建万米大商场的浪潮卷到这儿,沧口剧院、旱冰场、体育馆,连同可视为地域标志的体育场都在人们的视野中消失了,所有的人气似乎也忽然随昨夜的一阵风被吹走。直到10年之后,随着房地产热,这里才重新被购物广场、酒店和新建的居民楼所填充。

老沧口唯一的娱乐场所在这里

上文我们说了沧口广场的群众娱乐项目,其实追根溯源,解放前,这里就已经有了娱乐的传统,而第一个娱乐场所应该就是明月剧院,它也是当年老沧口唯一的娱乐场所。

1940年,老沧口建起了明月戏院,就坐落在沧口广场南端。据吕铭康先生在《老沧口的明月戏院》中回忆,他有位前辈远房亲戚,曾在明月戏院的京剧班底唱过女老生,给他多次讲过这个戏院的来龙去脉。这个戏院的雏形是一个席棚子,在日本侵华初期,由山东商人梁秀玉等在沧口大马路(即今四流中路)的路边搭设,招揽一些流散艺人演出戏曲节目。到了1940年,黄县(今龙口市)的一位商人,觉得有商机可寻,于是选中现在的地址,建起了戏院。

这个戏院是幢砖木结构的二层楼房,内设池座400个,楼座200个,总能容纳观众600人。之所以命名为明月戏院,据说是曾用了一番苦心,取自李白“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诗句之意,很有些爱国味道。剧院的经营一直举步维艰。据吕铭康记述,因为当时青岛还是日本人的占领区,怕日寇无事生非,只好委托一个姓栾的日本翻译担任代理人,第一任经理是孙子盛。这里地角偏僻,戏院不大,戏曲名角自然是不屑一顾。当时,孙子盛也只能请一些三流角色,或只能跑跑县镇的流散京剧艺人,经常到戏院里演上一阵子。如果没请来演员,戏院便只好闲置。日本投降前夕的1944年,李巅兆从孙子盛手里将戏院转租过去。李巅兆只干了不到两年,在国民党统治时,经营初有眉目,被有权势的人看上了。1945年,马铭超依仗着任伪职的敌伪人员高存坛的势力,竟然动用宪兵队,将明月戏院霸占。演员不好请,戏又演得不景气,便开始兼演电影。临近解放,马铭超退出,又由苏大伟接手,一直干到了青岛解放。

明月戏院虽小,但也有自己的辉煌 。自1944年始,由张子范挑头,联系了一部分流散京剧艺人,在明月戏院组成了一个京剧班底,有青衣王慧君、老生王智考、老生王艳芳、武生解世福 、花脸王智贵等。解放后,除王慧君外,由以上骨干演员为主成立青岛竞进京剧团,继续作为明月戏院的班底。他们单独演出过许多京剧。解放初期,市文联文工团京剧队(青岛京剧团前身)的老生林之一、旦角张文娟等,也来此演出过《唐棣之花》、《九件衣》、《唇亡齿寒》、《嫦娥奔月》等戏。

到了1957年,沧口地区的戏剧演出任务,都交给了1956年新建起的沧口剧院。于是京剧团的演员,就分别被安排到其他剧团演戏,或从事教戏,或改行到粮店等部门工作。此后,明月戏院便成了沧口文化馆礼堂,成为群众文化活动的场所。后来,在旧城改造中,当年曾经辉煌的明月戏院,被翻新的建筑物所取代。

广场西侧是沧口最早的中学

除了多种多样的文娱活动之外,沧口广场还见证了青岛,特别是北部地区的教育发展历史。1945年,就在广场的西侧,沧口大马路上,沧口第一所中学应运而生了。

说起来,这所中学还是抗战胜利的成果之一,因为其前身是1923年5月日本人在此创建的沧口寻常高等小学校。当时,日本纱厂等企业扎堆云集沧口一带,为解决其子女的上学问题,日本驻青岛领事馆出面协调,就近创立了这样一所小学。1937年“七七事变”之后,青岛市长沈鸿烈奉行“焦土抗战”政策炸毁日本工厂,该小学一度关闭,日籍师生随着侨民撤退回国。1938年初,日军出兵占领青岛,大批日本侨民卷土重来,侨民子女在沧口的数量激增,学校得以重新开课,并正式改名为日本国民沧口小学。抗战胜利后,随着青岛的光复,这所小学作为敌伪产业被国民政府没收,在此基础之上,沧口最早的中学出现了,它就是青岛市立沧口初级中学。

据青岛市普通教育教研室历史教研员陆安撰写的《追寻沧口第一所中学的足迹》记载,学校成立之初,因为国民党接受政策的混乱,校长走马灯似的变换,直到马永桢前来任职,才逐渐稳定下来。他在任期间 ,最值得称道的一项业绩是对青岛女子教育事业的贡献。女子教育虽然在民国初期就开始逐渐推广,但毕竟碍于传统思想,很难普及。具体到青岛,特别是北部地区,更是一件新鲜事儿。就是这位马校长,1947年,在青岛市立沧口初级中学开办了女子班,招收女学生入学读书,在风气相对闭塞的岛城北部,开风气之先。当然,马校长之所以下定决心克服困难创办女子教育,其实也有一丝私心。因为他的独生女儿腿有残疾,不方便到远地方上学,为了自己的女儿,当然也为了其他的女孩子接受必要的、良好的教育,才首开先河在相对落后的沧口办起了女子班。一开始,学校采取男女分班,后来才男女混班。女中学生就这样出现在了岛城的北部地区,无论从哪个角度讲,马校长的这个创举,值得后世铭记。

1949年6月2日,青岛解放,青岛市立沧口初级中学也获得了新生,正式改名为青岛市立第三中学。后来,青岛市立第三中学迁到今天的永平路上,并改名为青岛第三中学。

特约撰稿 田野[编辑:光影]

精彩美图 更多 >>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信法网

Copyright © 2014-2024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21 增值电信:鲁B2-20180061 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
手机版 | 媒体资源 | 信网传播力 | 关于信网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