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2015 11/12 05:50
· 来源 ·
· 作者 ·
田野
· 责编 ·
夜楼
阅读量
扫描到手机
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二维码应用拍下左侧二维码,可以在手机继续阅读。

探访“非遗”青岛胶州秧歌:最早为行乞艺术

胶州秧歌是山东三大秧歌之一它最早是一种行乞艺术

正在热播的抗战传奇大剧《大秧歌》,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海阳大秧歌为切入点,讲述了上世纪三十年代乞儿海猫回山东海阳寻亲,从而发生的一段夹杂家族恩怨情仇、惊心动魄的抗日热血传奇故事。

以笔者所见,这部电视剧之所以广受好评,除了演员表现精彩、故事情节曲折之外,更重要的是将秧歌这种文化艺术形式融入其中。《大秧歌》以“小家”折射出“大家”,借着秧歌讲述了胶东地区革命群众积极参与抗日的历史,因此格外好看、耐看。

其实,海阳秧歌只不过是山东三大秧歌中的一种,除了它之外,还有商河鼓子秧歌、胶州秧歌。既然是《发现青岛》,我们就从此说开去,讲讲咱们胶州秧歌。

历史:起源于东小屯的闯关东农民

要说胶州秧歌,就不能不对秧歌有个全面的了解。

“秧歌”二字从何而来呢?顾名思义 ,秧歌秧歌,插秧之歌。秧歌,很可能起源于农民插秧耕田等生产劳动。这不是信口胡说,据清代李调元《南越笔记》记载:“每春时妇女以数十计,往田插秧,一老挝大鼓,鼓声一通,群歌竞作,弥日不绝,谓之秧歌。”可见这确实是一种源于民间劳动的艺术形式。秧歌在其日后的发展中,逐渐分化为秧歌舞和秧歌剧两部分内容。我们现在看到的,实际上是秧歌舞与秧歌剧的结合体,这种内涵丰富形式多变的表现形式,更符合现代人的欣赏情趣,应是秧歌因时制宜的必然结果。

具体到青岛地区,秧歌主要有三大类,即胶州秧歌、即墨秧歌和崂山秧歌。这三种秧歌的特点可以用三个字概括,那就是扭、唱和演。特别是胶州秧歌,无论从身姿、唱腔还是表演形式上来说,都丰富多样,在全国都很有名气。

这样有名气的胶州秧歌,其发展历史可谓悠久。往远了说,胶州在北宋时期是北方唯一设置市舶司的码头,与江南有着密切的联系。随着与南方商业贸易的往来,作为插秧之歌的秧歌,很有可能是在这一时期传入的。当然,这只是一种推测。如果引证确切的文字材料,我们需要翻看胶州籍咸丰九年(1859年)进士宋观炜的十二首《秧歌词》,这些诗歌分别对胶州秧歌六个行当(演员)作了全面描述,后来《胶州文化志》遂把胶州秧歌的形成年代订正为咸丰三年(1853年),其确凿年代应在1854~1858年间。

胶州秧歌形成在清代,发源地很可能是马店镇东小屯村。据《胶州市文化志》记载,东小屯村“马、赵二姓,弃家闯关东。在逃荒路上,从乞讨卖唱,后改为边舞边唱,逐渐形成了一些简单的舞蹈程式和具有胶州地方色彩的小调 ,他们重返家乡后,经过代代相传,提炼加工,至清朝中期,逐渐成为定形的舞蹈秧歌”。具体来说,这两家人中有老头、老婆婆、儿子、儿媳 、孙女共三代人。在逃荒路上,开始沿途乞讨,后来改为“唱门子”(又名门歌,就是逃荒行乞时站在东家门前演唱),再后来由老头背腰鼓、儿子舞打狗棍 、老婆婆背翠花包(一种兜售妇女用品的专用包裹)、儿媳、孙女则以团扇彩巾作简单道具,一面舞之蹈之 ,一面唱民歌小调 ,这就是胶州秧歌的雏形。胶州秧歌是男刚女柔兼有,其流传甚广的“三弯九动十八态”指的主要是女性表演,但其也有阳刚的一面。而鼓子秧歌更加粗犷阳刚,海阳秧歌特点是火爆热烈。

胶州秧歌形成之后,又经历了一段发展。清同治三年(1864年),胶州楼子埠村秧歌艺人刘彩在本村招生,称为“安锅”,开始收徒弟传艺。这要算秧歌有了专门的表演艺人。到1920年秋,胶州后屯村秧歌爱好者陈銮增创立了独树一帜的武秧歌,自此胶州秧歌明显地分为两个流派:以刘彩为首的流派称“文秧歌”,又称“北路秧歌”,以陈銮增为首的秧歌称“武秧歌”,又称“南路秧歌”。

民国初年后,两派秧歌兼收并蓄,取长补短,形成一种新的秧歌,至今已难以辨别南路北路了。为了与其他地区的秧歌相区别,人们便把主要活跃在胶州市郊范围内的秧歌统称为“胶州大秧歌”。

特点:讲究“三弯九动十八态”

胶州秧歌既然历史悠久,在不断地发展过程中,也就积累了丰厚的文化底蕴。民间提起秧歌,多前缀一个“扭”字,称为“扭秧歌”。而胶州秧歌也有类似的民间称呼,叫“扭断腰”、“三道弯”。从这些称呼来看,“扭”可以说是胶州秧歌的一大特点。

刘恩溥撰有《青岛地区的秧歌》一文,称“扭”是秧歌最突出的特点。胶州秧歌扭起来柔美舒展,富有曲线之美”,“扭时腰身前倾后仰,双臂轻摇,脚踏丁字步,先落脚跟,再落脚掌,脚步抬重、落轻、走飘”,让人眼前仿佛出现歌舞者的身姿。具体说来,这个“扭”要扭动到何种境界呢?胶州秧歌里有一个概括,叫“三弯九动十八态”,扭到这个程度才算达到水准。具体讲,“三弯”是指扭起来要有三个弯曲体态;“九动十八态”是指头(腮)、肩、胸、胯、腿、膝、脚、大臂、小臂、手等部位的姿态和变化路线。至于扭起来的效果,简单说就像喝醉一样。无怪乎清朝进士宋观炜称赞胶州秧歌道:“扇影衣香人如醉,笙歌围住一团春。”

胶州秧歌不光讲究“扭”,在服饰、扮相上也有讲究。先说服饰,一般来说,秧歌舞者都衣着鲜艳明亮,以红色为主。但胶州秧歌的发祥地马店镇东小屯村却与别处不同。这里的胶州秧歌,服饰色彩以黑蓝为主,演员也都要包头化彩妆。究其原因,是因为这里还保留着原汁原味的秧歌表演服饰,和300多年前没什么区别。

再说扮相,胶州秧歌中有六个行当,分别是膏药客、翠花 、扇女 、小嫚、棒槌、鼓子。联系到之前提到的闯关东的马、赵二姓农民,这六个行当有可能就是从两家的几口人中演绎而来的。他们的扮相各有不同:棒槌身穿紧身衣裤,头戴红缨,脚蹬快靴,手拿木棒。扭起来,舞姿矫健,动作利落,击打木棒节奏脆快,是戏里的武生。鼓子戴毡帽,带卡胡,穿水袖,是个丑角。扭起来可以自由地满场“飞”,特点落在舞得风趣、随意。翠花穿短袄、黑坎肩、百褶长裙,左手拿巾,右手持扇,舞起来泼辣,节奏明快,是老旦一类。扇女是秧歌里的少妇,穿着短袄裤褂,小包头,右手拿团扇,左手攥彩巾,舞姿翩翩 ,是青衣角儿。胶州秧歌中最美的舞姿都在扇女身上体现。小嫚是对小姑娘的称呼,穿裤褂,头结发髻,右手持宫扇,左手拿彩巾,起舞之后轻巧开朗,活泼可爱。还有膏药客,是扮演人物中领头的,现在演出有时不再出现。

有了不同的人物,不同的扮相,胶州秧歌就肯定会演绎出不同的故事。秧歌小戏原来有七十二出,主要的有反映旧社会逃荒要饭、流离失所的剧目 ,如《捎书》、《小关东》、《关东五更》等;有劝说家庭和睦、处事与人为善的剧目 ,如《拉磨》、《珍珠衫》等;此外还有争取婚姻自由、破除封建迷信等内容的,大都唱的是老百姓的身边事,但是到现在许多戏都因年深日久而失传了,经过近几年的发掘和老艺人的回忆,到目前已经整理成册的有二十出。

现状:行乞艺术扭进“非遗”

胶州秧歌虽然文化底蕴丰富,但是随着时代发展,一度不再受到人们的重视。作为胶州秧歌第六代传人之一的吴英民曾回忆说,上世纪80年代末期开始,吴英民看到大伙农闲时间时更多的是看电视、打牌,扭秧歌看秧歌的人越来越少了,“年轻人都喜欢流行音乐、现代舞了,觉得扭秧歌挺土的”,胶州秧歌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危险。

随着人们对非物质文化的不断重视,这一现象不断得到改观。从1986年开始,胶州每年正月十五都在秧歌城下举办新春秧歌会,每年都有几十支秧歌队来参与演出,还有秧歌巡游的项目,让专业演员在街头巷尾与市民一起快乐地扭起胶州大秧歌。2006年,胶州秧歌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再次焕发生机。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起胶州秧歌这一历史遗产的保护工作,有关大学还有专门的实践队来东小屯村考察调研。

作为胶州秧歌的非遗传承人的吴英民也不甘落后,他曾和多位市级和县级的胶州秧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合作,组建传承人剧团,推动这一文艺形式的普及。这两年秧歌又红火起来了,不少村子也都成立了自己的秧歌剧团,整个胶州大大小小的秧歌剧团加起来有百八十个。这让吴英民获得鼓舞,信心满满地说:“胶州秧歌不会失传。”

有关部门的保护力度也在不断加大。除了秧歌节、各种形式的比赛之外。从2008年起,胶州市政府将每年设立100万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还组织专人对胶州秧歌进行抢救性挖掘和保护,除了整理收录传统剧目外,胶州秧歌还作为胶州市文化艺术的精髓在中小学普及学习,文化部门也派出专职辅导教师巡回传授技巧。可以想见,胶州秧歌在未来会有更大的发展!特约撰稿 田野 [编辑:夜楼]

精彩美图 更多 >>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信法网

Copyright © 2014-2024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21 增值电信:鲁B2-20180061 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
手机版 | 媒体资源 | 信网传播力 | 关于信网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