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2016 12/06 08:40
· 来源 ·
城市信报
· 作者 ·
田野
· 责编 ·
夜楼
阅读量
扫描到手机
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二维码应用拍下左侧二维码,可以在手机继续阅读。

青岛鲍岛最早一批渔民姓陈 劈柴院原名江宁路

大鲍岛村原是鲍岛对岸的渔村德占青岛时成了华人区

青岛的老地名,涉及到山川 、河流、岛屿、港口等,同名常以大小冠之。如大小湛山、大小水清沟 、大小福岛、大小鲍岛、大小港等等,这是青岛老地名的一个特色。而在这些地名当中,大小鲍岛又是历史最悠久的。

翻开青岛的历史,鲍岛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从最初的一个小海岛,发展到后来的小村落,再发展成华人的主要居住区,最后几乎衍生出一种地方特色文化……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鲍岛的发展史反映了近代青岛的历史。

现在,大鲍岛已经没有往日的辉煌,小鲍岛的商韵也几经变迁。回顾它们的过去,总能让人重拾起老青岛的回忆。今天的《发现青岛》,我们就来说说大小鲍岛。

大小鲍岛村由海岛得名

鲍岛,在清代的地图、文献中有不同的写法,如抱岛、豹岛、包岛等。

鲍岛原是麻湾(今称胶州湾)中的一个小岛,人们把鲍岛对面岸上的一个渔村叫鲍岛村,由于人口的增多,村里有些家族衍生出去到鲍岛东山(今上海路一带)以东建房,逐渐形成另一村落,叫小鲍岛村,原来的鲍岛村就叫大鲍岛村。

青岛著名文史专家鲁海先生对鲍岛的历史演变很有研究,据他介绍,大鲍岛村有居民很早,早期居民的构成主要有三类:

第一类是从胶西(今胶州)来的渔民。金兵入侵中原,在胶西一带烧杀劫掠,有些渔民不堪忍受就来到了这里,男人们出海捕鱼,女人们种一点薄地。最早到这里定居的渔民姓陈。

第二类是江苏太仓迁来的渔民。明代时,江苏太仓一户渔民,因受当地渔霸盘剥,借了高利贷买渔具无力偿还,渔霸要索他的女儿偿还借款,他们一家便逃离太仓漂泊到鲍岛落户,这家渔民姓顾。

第三类是卫所裁减后“转业”的军户。明朝时,在青岛广设卫所,屯扎士兵,抵御倭寇。后来一些卫所被裁减,军户转为了农民、渔户,移居大鲍岛村的人渐渐多了起来。

从上述分析之中,我们可以看出,早年大鲍岛村的人口构成很复杂,不光有北方人,还有不少南方人。因为大家说话都有地方口音,因此流传下不少段子。

关于本地口音的段子说的是一个叫王兴理的。王兴理是胶州人,来大鲍岛村开了一间渔行,开始只是自己经营。胶州方言中,有个词尾,读“凯”,如问:“你姓什么?”“我姓王凯。”“你是哪里人?”“我是胶州凯。”大鲍岛村人对这户人家的胶州话觉得有趣,于是村里广泛流行着一则笑话:“鲅鱼多少钱一斤?”“一钱(银子)3斤。”“你怎么不说凯?”“我忘了凯!”相传,这则笑话在青岛流行了许多年。关于南方口音的段子已经融入了现在青岛人的生活当中,比如山东人叫的“锤子”,鲍岛人叫“榔头”。

人口的增多促进了大鲍岛村的繁荣,到清末时,已经成了青岛市区内青岛口之外的第二个大村庄。大鲍岛村设有集市,农历逢五逢十赶集。据说集市上有“劈柴市”,也叫“柴火市”,其旧址在青岛建为城市后,成为一处以娱乐、餐饮为主的知名市场,改叫“劈柴院”。

大鲍岛德占时是华人区

1897年,德国人强占胶州湾,为了把青岛打造成海外殖民地的样板城市,德国人对青岛的建设进行了规划。根据《胶澳租借条约》,把租借地的市区划分为两片——以今德县路为界,以南至黄海海滨叫青岛区,是以原青岛口市镇来命名的;德县路以北至胶州湾(在胶州路、四方路一带),以大鲍岛村命名叫鲍岛区。这两个区有很大差别,中国人虽然可以进出青岛区,但不准在这里买地、建房、居住(逊清遗老除外),中国人只能住在鲍岛区。今天,人们常说的青岛“红瓦绿树、碧海蓝天”其实指的只是青岛区的景观,而在鲍岛区依然是中国传统的黑瓦黑墙,平房为主,偶有二层楼。

德占初期还用1892年清政府建的前海栈桥为码头,接着德国人在胶州湾内建港,把“鲍岛”炸平,再填海与陆地相连,建成了堤岸式码头,因以后又建了大港,这里叫小港,作为鲍岛的“岛”不复存在,但作为村镇——市区的鲍岛——大鲍岛村却得到了发展。

因为鲍岛区是华人区,人们在仿照西方建筑风格的同时,还保留了一些传统的建筑设计,因此就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里院建筑”。大鲍岛华人区的里院,是青岛典型的民居单元。里院大多是两到三层的木头结构房子围成的一种院落,后期也有四到五层的砖混结构,基本都是直排竖分的西式商住一体楼房和中国传统四合院围合式平房相结合的产物。里院分为“口、日、凸、目、回”五种类型,依次为独院、两进院、不规则院、三进院、套院等。

最初的里是楼房,院则是平房。据1922年出版的《青岛概要》中记录,住在里坊的居民,多是公务员、公司职员、教师等,住在院中的多位产业工人、小商小贩和青漂一族。到了1930年代青岛的里院已经有500多处,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里院文化,体现了和谐共处的居住理念。里院遍布四方路、潍县路一带。从空中俯瞰,红瓦的楼房和院落,层次分明,棋盘状的道路交叉纵横。里院布局的形成,是大鲍岛的特色。直接催生了商业和娱乐,衣食住行的各种行当。吃喝玩乐的各种消费,都可以在这里得到满足。四方路 、博山路上,在不同的时代,晃动着德国军人、日本浪人、美国海军的身影;芝罘路、潍县路上,傅炳昭、刘子山、隋石卿、丁敬臣、宋雨亭等商业大亨,在这里出没。

除了上层人物之外,鲍岛区还聚集着不少南方客商——这些人虽然有钱,但仍然不能住在青岛区,只能在鲍岛区。早期如四方路、济宁路、河北路各有一个江浙人居住区,使得大鲍岛街上时而可听到“阿拉”、“吾尼”等江浙方言口语。另外,潍县路上有广安隆、广兴隆等粤菜饭店。后来,这些人在鲍岛区内的芝罘路上建了广东会馆和三江会馆。

不过凡事总有例外,也有德国人偏偏要来鲍岛区居住,他就是著名的德国传教士理查德·威廉,中国名叫卫礼贤。1899年5月,卫礼贤以传教士的身份来到青岛,他没有住到欧洲人居住的青岛区而是住在了大鲍岛村,与中国人相邻而居,并借此学习中国话。1900年,卫礼贤在胶州街(今胶州路)开办了一所新式学堂。1901年6月20日,礼贤书院开学。1903年,礼贤书院正式移至鲍岛东山(今上海路),以后叫礼贤中学,即今天的青岛9中。

1914年,青岛区、鲍岛区界限被打破,两区成为一个整体。对于小鲍岛,人们一直至今还叫“小鲍岛”,而大鲍岛这一地名叫的人越来越少了。

小鲍岛一带曾是日侨居住区

说完了大鲍岛,我们再来说说小鲍岛。上文提到过,早年曾有一批人从大鲍岛村东迁,形成了小鲍岛村,可这种称谓只停留在口头上。翻开1928年编纂的《胶澳志》,我们还会发现德国占领初期,黄台路的前身曾经叫“小鲍岛街”,这是小鲍岛首次作为地名出现在青岛的地方志里。当时的小鲍岛,主要是指黄台路一带。

青岛著名文史专家王铎对小鲍岛的历史有过研究,他在《小鲍岛的历史沧桑》一文中称,小鲍岛的首次大规模开发是在日本第一次占领青岛时期。1915年,日本人为了向青岛大批移民,在青岛聊城路一带,建起了与老市区相对应的“新市区”。所谓“新市区”的格局,就是将聊城路一带作为商业中心区域,而包头路 、铁山路、益都路、黄台路和辽宁路一带,即成为日本侨民的主要居住区。小鲍岛的地名,也随着“新市区”地域面积的扩大,成为益都路一带的代名词。

这个时期的小鲍岛,已与大庙山(今贮水山)相邻。日本人为了完善其区域功能,还在黄台路上建起了一座西本愿寺和日本高等女子学校(后来的青岛医学院)。又在德平路路口,辟建了一座日本第一寻常小学(今第二体育场)和一所日本邮局。

据老青岛人介绍,在上个世纪20年代以前,小鲍岛一带完全是一个日本侨民的居住区,几乎没有什么商业。每逢节假日,日本人都要到大庙山上去“游山”,到聊城路去“逛街”,到附近学校的运动场上去打棒球 、踢足球等等。青岛回归后,日本侨民也回到国内,小鲍岛很多房屋空闲出来,大量小本生意人拥入。到上个世纪30年代时,小鲍岛的商业已经很繁华,五金店、照相馆、药铺、小人书摊、土产杂货店、丝绸庄、布店、印染店、小百货店、小商品摊、各类修理铺,以及各种风味小吃店应有尽有。此时的小鲍岛,在市民口中几乎可以说是中山路商业街的一种补充,成为青岛最早的廉价市场和小商品市场。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小鲍岛发展成为小商品一条街、服装一条街。改革开放后,这里又建起了有名的科技街、民间风味小吃街、儿童游乐园和一年一度远近闻名的元宵山会。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这里相继建起了几座大商城,成为青岛电子信息产品的大卖场。

可以说,大小鲍岛的特色就是原汁原味的青岛风情,绵远流长的商业文化,保护大小鲍岛的特色和风格,就是延续青岛老城区的历史命脉。

特约撰稿 田野[来源:城市信报 编辑:夜楼]

精彩美图 更多 >>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信法网

Copyright © 2014-2024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21 增值电信:鲁B2-20180061 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
手机版 | 媒体资源 | 信网传播力 | 关于信网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