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2017 07/04 07:59
· 来源 ·
城市信报
· 作者 ·
田野
· 责编 ·
光影
阅读量
扫描到手机
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二维码应用拍下左侧二维码,可以在手机继续阅读。

中山路是青岛最早商业街 老市民称之为“街里”

原标题:中山路是青岛最早的一条路明清时称“大马路”

中山路是一条有着百年历史、闻名全国的商业街,曾经是青岛的“名片”。它南起著名的风景名胜栈桥,北至老青岛著名的大窑沟,全长约1500米。有资料称,中山路是青岛最早的一条路,明清时称“大马路”,当时南来北往的货物都是从这条路进入青岛的,所以这也是青岛最早的一条航运物流大道。德占青岛后,道路的两边纷纷建起各具特色的建筑。

中山路在青岛的地位,就像王府井在北京、南京路在上海、泉城路在济南一样,是这座城市的“名片”和地标。而它周边的建筑就是“名片”上的各种“头衔”,彰显着中山路百年来的地位和作用。今天的《发现青岛》,我们就来说说中山路。

中山路:青岛最早的商业街

中山路,最早的名字叫弗里德里希(普鲁士国王弗里德里希大帝)路,是青岛最早的商业街。

这条街的最初设计者,是德国议会。1897年,德国强占青岛后不久,德国议会与海军围绕把青岛建设成为一个商业贸易中心还是一个海军基地展开博弈。斗争的结果,海军让步,同意在此地设立商业中心 。所以,这条路从设计到最终的执行 ,都极尽优雅与超前,以展现把青岛作为德国在远东的贸易中心的愿景。更准确地说,中山路是德国人在青岛设立的样板间和样板路工程。

最初,德国人将中山路分为两段,南段是栈桥至德县路,名为弗里德里希路,属德国等欧美侨民居住,史称“青岛区”,也叫“欧人区”;北段自德县路至大窑沟,名为山东街,属国人居住的“鲍岛区”,也称“华人区”,俗称“大马路”。南段宽阔、疏朗,多欧式建筑,有着浓浓的异国情调,洋行 、咖啡馆、酒吧、舞厅、旅馆鳞次栉比;北段则狭窄、拥挤,民族资本家的商号、传统小吃店及青岛早年特有的“平民院”多集中在此。日占时期,中山路南段曾被改名为“静冈町”,北段则称“山东町”。1922年,北洋政府收回青岛主权后 ,这两条名称不同的道路,被合并统称“山东路”。1929年5月22日,为纪念孙中山,遂改名为中山路。而当地的老市民们则简约地称之为“街里”。

自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以来,街两侧云集了亚当斯大厦(现青岛第一百盛)、青岛咖啡饭店(后来的青岛饭店)、国货公司、盛锡福鞋帽店、亨得利钟表眼镜店、春和楼饭庄、宏仁堂药店、山东大戏院(现中国电影院)、天真照相馆以及交通银行青岛分行 、山左银行、义聚合钱庄等新旧老字号几百户商家。早年流传着这样的口头禅:“身着谦祥益,脚登盛锡福,手戴亨得利,喝酒春和楼。”而孩子们的目标则更为明确:“一二一,上街里,买书包,买铅笔 ,到了学校考第一。”

不难看出,中山路在青岛人心目中是他处所无法取代的“黄金之地”。

中山路南端:栈桥是青岛最早的码头

我们不妨沿着中山路的最南端,一路向北说起。这第一个要说的,就是青岛的标志性建筑—— 栈桥。

栈桥位于青岛湾,与繁华的中山路成一直线,由海岸前伸入海,素有“长虹远引”之美誉。栈桥之所以能获得城市地标的地位,源于其长久浸染的历史神韵。栈桥是与青岛同龄的建筑。1891年6月,清政府决定将登州镇总兵衙门移置青岛口,这即是现代青岛的建置之始。总兵章高元率领两营清兵来到青岛后不久,为便于部队军需物资的运输,1892年开始在胶州湾建造两座栈桥码头,于1893年竣工。其中一座就是李鸿章栈桥(今栈桥),这也是青岛最早的码头。

随着时光的流逝,如今两座栈桥仅存前海栈桥。谈及栈桥为何曾被称为李鸿章栈桥时,岛城著名文史专家鲁海说,因为青岛建置是李鸿章的建议。民间的说法是,1894年5月,李鸿章来青岛口视察胶州湾防务时,当时的青岛只是一个小渔村,根本没有停靠大型官船的能力,所以就临时修了一个港口,这就是栈桥的雏形,所以被称为“李鸿章栈桥”。1892年与栈桥同时期开建的总兵衙门已经于1959年5月被拆除,栈桥成为青岛百年历史中最有价值的历史遗存。

1897年德国占领青岛后 ,栈桥由军事码头改为货运码头。为了满足青岛早期建设所需的大量货物的运输需求,1901年5月扩建了栈桥,北段为水泥铺面,铁护栏改为铁索护栏,并将桥面向南延长至350米,延长部分为钢架木面结构,并增铺了轻便铁道。1905年前后 ,商货运输移至大港,栈桥遂成为船舶检疫、引水专用码头。

1930年,在当时的青岛市市长沈鸿烈的主张下,决定对已成为青岛重要游览观光景点的栈桥进行全面改造。从1931年9月至1933年4月,青岛投资25.8万元扩建栈桥,并新建了具有民族风格的双层飞檐八角亭阁,定名为回澜阁。当时的回澜阁黄瓦、朱壁、重檐,24根朱色廊柱环绕周围,阁心有螺旋形楼梯,楼上四周为玻璃窗,有“一窗一景,一景一画”之说。1936年,青岛市政府评选“青岛十景”时,“飞阁回澜”列为十景之首。从此,栈桥成青岛第一景。

中山路1号:德国在青岛修建的第一个俱乐部

从栈桥往北走,就到了中山路1号。因为这是栋酱红色的建筑,大家更喜欢称呼它为“红楼”。据资料记载,这里是德国在青岛修建的第一个俱乐部,即青岛国际俱乐部。

“红楼”始建于1910年,由德国建造师罗克格设计。建筑为砖石结构,平面呈不规则形。地上2层,地下1层,带阁楼,为德国青年派风格。该建筑对着栈桥,望着大海,位置极佳,遂成为德国上层人士的社交场所。1922年中国收回青岛后 ,又改作会员制的国际俱乐部。

据鲁海介绍,上世纪30年代,中山路1号无疑是上流社会在青岛重要的社交场所,中外重量级官员、富商、逊清遗老的聚集地。这里实行会员制,中国会员只占到10% 。前清军机大臣吴郁生、胶澳督办赵琪、作家洪深等都曾是这里的常客。

太平洋战争爆发。1942年,中山路1号被日军征用,成为海军司令部,国际俱乐部于是搬迁到原德国总督官邸,也就是现在的迎宾馆。抗战胜利后 ,中山路1号成为美国海军陆战队第六师司令谢勃尔的住宅,并被美国红十字会俱乐部借用。谢勃尔曾主持了中国战区青岛地区的日军投降仪式,当时在青岛可谓是头号人物。为了讨好谢勃尔,美国红十字会俱乐部索性改名为谢勃尔俱乐部。

不过,美国人在这里的时间并不长。1946年7月,这里终于再次被交还国际俱乐部。在上世纪50年代,中山路1号成为中苏友好协会。1964年4月,这里成为了青岛市科协。

2010年,这里被打造成集休闲 、餐饮、商务于一体的餐饮会所。100多年前国际俱乐部的功能,终于得以重新恢复,亦成为了中山路的新景观。

中山路2号:胶海关旧址

如今的中山路,从南向北走,能看到的第一座高楼,便是山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的大楼,即中山路2号。巧合的是,早在100多年前,这里就曾是青岛与出入境有关的办事机构——胶海关。

胶海关,即青岛海关的前身,始建于1899年。孙欣在《胶海关旧址》中说,最初的办公地址在今人民会堂南侧。而栈桥对面的胶海关办公楼和宿舍楼,则是由首任税务司,德国人阿里文主持修建的。那时的栈桥,是青岛最主要的货运码头。后来随着胶济铁路的通车和青岛港的建成,胶海关也在20世纪初迁往新疆路一带。

胶海关虽名义上是清政府设立,但事实上所有设关、征税事宜都把持在德国人手中。《青岛设关征税办法》就是由阿里文草拟的,规定:青岛海关税务司由德国人充任,所用各项洋员宜选派德国人,与德国人文函来往均用德文。而且,德国殖民政府还规定,胶海关每年所征关税,都要从中提取20% 用以“补贴”殖民当局 。

而在胶海关初址的北面,今发达商厦所在的那一方土地上,解放前曾有多家公司、单位或店铺集聚于此。既有报社,也有乐器厂、琴行 ,还有中药材厂和中山路派出所。据说,这里曾有一个居民大院,是上世纪40年代评选的京剧新“四小名旦”之一的陈永玲出生和长大的地方。

在中山路、广西路路口,今约交通银行位置,曾是《青岛大新民报》报社的所在地。《青岛大新民报》是日本第二次侵占青岛时期,由日本人所办的中文报纸。该报是由《青岛新民报》和《大青岛报》合并而成,1942年4月创刊,1945年9月终刊。

据资料显示,《青岛大新民报》是当时青岛唯一的一份中文报纸。报纸像是汉奸政府的机关报,所以中国老百姓是有抵制心理的。

中山路82号:路中段的老钱庄

在中山路上有不少老银行的旧址,特别是在中山路、曲阜路、河南路、肥城路等四条路圈成的地段里,几乎所有的建筑都和银行有关。其中,属于中山路的有中国银行青岛分行旧址、交通银行青岛分行旧址、山左银行旧址等。

中山路64~66号,是栋地上4层地下1层的建筑。大块花岗岩筑基,花岗岩的墙壁上六根竖线条装饰花岗岩石柱直通四层。建筑为平屋顶,檐口处用线条装饰,顶部密集得如栅栏般的山墙。有资料称,该建筑为山左银行旧址,建于1934年,由建筑师刘铨法设计。据王雷《中山路:扎堆的老银行》记载,山左银行是1922年由青岛绅商傅炳昭等人发起创立,9月22日正式开业,行址在胶州路。总经理傅炳昭,协理刘鸣卿,延聘纪经函为经理。实收资本虽仅40万元,且在日本人占领之下,但所办存放汇兑仓库等业务,颇得地方绅商信任。1923年呈准北京政府注册,并在济南、大连等地设分行 。1934年迁入中山路新建营业大楼。“七七事变”后 ,存款大为减少,业务陷于停顿,行屋被大阜银行占用。1946年9月5日,复业后业务比较清淡。1950年5月,因无法维持而停业。

中山路82号的建筑风格是仿商业古典型,地上三层,地下一层,立面构图采用不完全对称轴线式布局手法。有资料称,这里最早是中国银行青岛分行的建筑,后来成为义聚合钱庄的旧址。相传,义聚合钱庄,初建时称义聚和钱庄。1927年,掖县(今莱州)人王德聚与同乡王振六在青岛合伙开设。最初在保定路5号。经营一年多后 ,双方遂协商分号,后王振六独资开设了福聚和钱庄,而王德聚则以其本人及二哥王聚义、弟弟王聚合弟兄三人名字的末后一字为名,于1928年2月在原址开设了义聚合钱庄。1930年,又分别在大连筹建开设了义聚合分号和义聚隆百货店,并先后与人合作开设了德源油坊,购买了玉生池澡堂。1934年,义聚合迁入中山路82号。作为中国民族企业家在青岛最大规模的一家金融机构,聚义合这个老字号有着特殊的意义。有资料称,这处由王氏兄弟创办的钱庄,在上海和徐州等地也设有分号,而位于上海的分号建筑至今也还保留着。

中山路93号算得上中山路比较雄伟的建筑之一。建筑为地上4层,地下1层,砖石钢筋混凝土结构,是一座典型的“柱式”罗马建筑。门前有一排6根直通3楼的钢筋混凝土科林新廊柱。一楼为宽敞的营业大厅,地下室则是钢筋混凝土浇筑的金库。资料显示,该楼建造时间为1929~1931年,是留美设计师庄俊设计 。该建筑最早是交通银行青岛分行 ,它是当时中山路第一个也是最大的国有银行 。交通银行是旧中国四大银行之一,1923年在青岛设立分行 ,后在中心商业街中山路建造了这座银行大楼。青岛解放后,该建筑作为中国建设银行的营业大楼,一直沿用至今。

特约撰稿 田野

[来源:城市信报 编辑:光影]
精彩美图 更多 >>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信法网

Copyright © 2014-2024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21 增值电信:鲁B2-20180061 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
手机版 | 媒体资源 | 信网传播力 | 关于信网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