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2020 08/22 10:03
· 来源 ·
半岛都市报
· 责编 ·
光影
阅读量
扫描到手机
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二维码应用拍下左侧二维码,可以在手机继续阅读。

仙胎鱼在崂山重获新生 规模化后回到老百姓餐桌

原标题:“灭绝”后重生,仙胎鱼重回崂山

“海上第一仙山”崂山,孕育着一种特有鱼类——仙胎鱼,素有“崂山中华鲟”“仙山第一鱼”美誉。今年6月,2500尾崂山仙胎鱼鱼苗投放到景区水系当中。近日,记者来到投放水系,看到这些仙胎鱼悠游水中,生存正常。据了解,这些鱼苗都是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培育,成鱼能长到20厘米左右。培育人员日前向记者揭秘仙胎鱼拯救的全过程。

今年6月7日,全国放鱼日第二天,在崂山北九水景区,工作人员把2500尾崂山仙胎鱼鱼苗投放到景区水系当中。此次放流的是经过人工培育的崂山仙胎鱼鱼苗,也是首次在其发源地崂山水系当中进行放流,可谓仙胎鱼正式回归大自然怀抱重获新生的日子。

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水产遗传育种中心主任薄万军介绍,崂山仙胎鱼是很珍惜的鱼种,属于崂山十大特色产品之一,曾经作为贡品摆上皇家宴席。

薄万军告诉记者:“仙胎鱼现在很难见到,有多方面的原因。一个是自然方面,虽然仙胎鱼是在崂山水域生活,但是它属于洄游性鱼类。每年春天之后,在海里越冬的幼鱼会洄游到温度适宜的河水中,进入各河道开始觅食生活。到了秋天,在河流中的仙胎鱼都长为成鱼,当水温降至20℃以下时,就回到下游河口近海处浅水地方产卵,雌鱼在产完卵后大部分因力竭体衰而死去。也就是说,野生仙胎鱼只有一年的寿命。”

薄万军介绍,仙胎鱼难见再就是由于兴修水利、河流改道、水系断流等原因:“崂山仙胎鱼的洄游通道几乎没有了,所以崂山仙胎鱼野生资源急剧减少,到现在几乎就算绝迹了。”为此,青岛市于2003年启动仙胎鱼拯救行动,原青岛市海洋与渔业局(现青岛市海洋发展局)和崂山区相关部门开展保护仙胎鱼活动。

2010年,黄海水产研究所在市政府的支持下,立项对仙胎鱼开始保护研究并尝试人工繁育。此次放流的仙胎鱼,都是由青岛黄海水产研究所培育的。

这次仙胎鱼在发源地崂山水系增殖放流,是黄海水产研究所经过10年研究的成果。这既是对崂山水域鱼类资源的补充和修复,也是可以观察到仙胎鱼能否在不洄游的情况下、在陆封情况下,在水库里面进行繁殖,两个方面都具有重大意义。

变大了

有的长度已近30厘米

崂山仙胎鱼放流两个多月来,助理研究员孔祥科每周都会来到水库观察放生仙胎鱼的生活情况,他在黄海水产研究所水产遗传育种中心主要负责崂山仙胎鱼项目。自2011年研究生毕业,孔祥科就投身到这个项目当中,他笑称:“仙胎鱼围着池子转,我这些年就是围着仙胎鱼转”。

记者随孔祥科来到黄海水产研究所海水养殖遗传育种中心,记者看到池中的仙胎鱼都向同一个方向有序地快速游动。孔祥科介绍说,这是因为仙胎鱼的天性——逆流而上。

“这次放生的仙胎鱼就是在这里培育的,我们基地培养出来的鱼要比野生的大一些,成鱼一般会在20厘米左右。”孔祥科说:“这条鱼已经活了2年多,现在重量大概三四两。”而在另一个池子里,记者看到一条接近30厘米的仙胎鱼。

从立项到此次野外增殖放流,这十年间的科学培养,孔祥科最有发言权:“我们在最初的两三年,其实就掌握了人工繁育技术。当时也有企业扶持,我们最多的时候大概可以达到一年产五十万尾。2013年,曾经一度推向市场,引起过不小的轰动,听说有高端饭店专门开发了仙胎鱼菜系。但是,当时还有技术不成熟的地方,比如鱼的上市时间短等等。”

更长寿

实验室实现全年出鱼

据孔祥科介绍,培育仙胎鱼其实是比较困难的,首先它不能用地下水直接饲养。每一池的水,都需要根据模拟相应自然环境下的温度和盐度来单独配置。而仙胎鱼又是一种非常有个性的鱼,它在不同的生长阶段是生长在不同的水体环境中的,所以吃的食物就会不同。仙胎鱼是在河水中育苗,起初以浮游生物为食,但出生后就会游到大海中去,以硅藻为食生长,等到长大后又重新回到河流中。

“仙胎鱼出生之后,它吃的食物是动物性食品,一些轮虫、卤虫等浮游生物,这个也需要我们提前做好准备,就像人类新生儿要喝奶粉一样,要提前把它的食物准备好。”孔祥科介绍说:“在成鱼方面,我们主要是做了三个方面研究,一个是体格方面,一个是反季节培育,再就是延长寿命。”

据孔祥科介绍:“普通崂山仙胎鱼在自然环境下,重量只能长到一两左右,现在我们实验基地的仙胎鱼重量已经能达到三四两。而反季节培育算是一个难关,自然环境下仙胎鱼是雄性先发育,通过性腺去刺激雌鱼,让雌鱼再性成熟,但是在实验室的育苗计划,需要雌雄同步成熟。同时,自然环境下的仙胎鱼只有在农历八月十五前后进行繁育,这就导致每年的上市时间只有3~4个月,我们现在已经可以控制性腺让鱼在五六月份进行繁育,实现全年都可以出鱼。”

孔祥科表示,现在正在做的是延长仙胎鱼自然寿命,打破1年生的禁锢:“在我们实验基地,现在已经有鱼可以达到2年多的寿命,我们想看看能不能活3年甚至4年,这个就要连续不断地对鱼进行研究。”

规模化

日后回到老百姓餐桌

据了解,黄海水产研究所会将仙胎鱼增殖放流活动形成常态化,通过增殖放流,促进仙胎鱼自然资源恢复,“以鱼净水,以鱼养水,以鱼活水”,进而推动整个崂山水系生态功能的保护,重现“鱼翔浅底”的崂山美景。

更重要的是,以增殖放流活动为契机,加大科技和产业技术研发投入,提升崂山仙胎鱼规模繁育能力,建立产业技术体系,做大做强崂山仙胎鱼产业。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成果转化处处长王印庚表示:“养殖技术已经成熟了,现在想通过3~5年时间,通过规模化繁育,使得苗种数量大大提升,争取达到产业化,让仙胎鱼游回老百姓的餐桌。”

文/图 半岛全媒体记者 毛梓权 张婧

[来源:半岛都市报 编辑:光影]
精彩美图 更多 >>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信法网

Copyright © 2014-2024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21 增值电信:鲁B2-20180061 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
手机版 | 媒体资源 | 信网传播力 | 关于信网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