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2021 07/14 10:21
· 来源 ·
青岛日报
· 责编 ·
光影
阅读量
扫描到手机
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二维码应用拍下左侧二维码,可以在手机继续阅读。

海岸公共救生设施不足 青岛如何织就“安全网”

原标题:海岸公共救生设施,如何织就“安全网”?

入夏,青岛美丽的海岸线吸引了八方游客。当人们欣赏海岸美景之时,总是情不自禁地想与大海来个“亲密”接触。但这份“亲密”的背后,也暗藏着危险。尤其是风急浪高之时,一不小心就可能发生溺水事故。溺水救援的黄金时间是2到3分钟。因此,溺水事件发生时,附近海岸是否有救生设施,至关重要。

对于“城在海边”的青岛来说,完备的海岸公共救生设施是守护这座滨海城市的必要基础设施。我市前海一线公共救生设施虽然投放很早,但近年来,由于缺乏法规支撑、设置主体庞杂、后期监管乏力,现状并不理想。未来,想要依靠海岸公共救生设施织就一张安全保障网,青岛还须在制度支撑、标准设定和技术支持等方面加把劲。

 (西陵峡路附近海岸线上的救生架空空如也 来源:青岛日报)

现状

40公里岸线不到50个

公共救生圈设置不足

7月4日,鲁迅公园礁石区,一名女青年在拍照时不慎落水。附近游艇码头的一位工作人员听到呼喊后,在没有找到公共救生圈的情况下,只能纵身跳入海中,拼命救起了女青年。上岸后,发现自己被礁石划伤多处,鲜血淋淋。当人们为其点赞的同时,也纷纷感慨,这确实是在“拿命救人”。近年来,在前海一线,类似的施救情景并不少见。

2002年6月24日,英雄葛路为救被卷入海中的打工妹不幸遇难,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此后,我市开始在前海一线增设救生圈、救生绳等救生设施,成为当时一道美丽的“安全风景线”。

据了解,海岸救生设施主要包括救生圈、救生绳、救生板、摩托艇拖板、救生浮筒等,其中,因救生圈成本低、易操作,一直都是青岛前海最常见的救生设施。近日,记者沿着团岛一路向东至石老人采访时发现,在青岛这条长达40.6公里的海岸线上,除了浴场、码头和商业景区自行设置的救生圈外,其他区域公共救生圈的实际设置数量目前不足50个。

此外,在沿海的一些重要点位,救生圈设置存在“空白”。比如,八大峡广场、琴屿路、鲁迅公园、花石楼东侧礁石区、澳门路、燕儿岛山礁石区等沿海区域,经常发生游客落水、被困礁石事件,在网上被列为青岛主要的危险海域,但记者在这些区域采访时,没有见到公共救生圈的踪影。

不仅如此,数量稀少的救生设施还会频遭“黑手”。采访中,记者发现,在一些救生圈设置点只有孤零零的空架子,看不见救生圈的影子。八大峡街道办事处连续多年在辖区沿海区域设置救生圈,其工作人员表示,平均每年他们都会丢失30多个救生圈,最严重时,一天就丢了3个。该街道还曾尝试投放了20个装有救生绳、救生衣等物品的救生箱。但设置后不久,里面的设备就全部消失,救生箱也沦为“垃圾箱”。此后,街道将救生箱全部替换成内置救生圈的救生架,但记者探访时发现,这20处投放点目前已“缩水”为12处,其中两处救生架内的救生圈不知去向。此外,市南区城市管理局曾在五四广场、音乐广场、台湾路木栈道等重要地段增设过30个公共救生圈,而今这些救生圈也已所剩无几。

“以前,前海很多地方都设有公共救生设施,但这两年,大部分都不见了踪影。比如,天地间雕塑至奥帆中心西侧彩虹桥约2.4公里范围内,目前已找不到一个公共救生圈。”世宝特侯丰海岸救援队队长侯兴岭遗憾地告诉记者。为了保障救援工作顺利开展,今年6月份,救援队自费在音乐广场和五四广场设置了5个救生圈。

由于关键时刻缺少必要的救生设施,使得救援效果大打折扣。采访中,一名在海边垂钓的市民告诉记者,前海一带曾发生过多起落水事件,因溺水救援的黄金时间是2到3分钟,不少落水者就是因附近没有救生圈而耽误了宝贵的救援时间。“如果海岸设置了足够的救生设施,或许能挽救更多的生命。”这名市民感叹。

记者从市救生协会了解到,2020年协会涉海救援39人,今年的涉海救援更是呈上升趋势,仅上半年,市救生协会涉海救援已达40人。这些救援案例主要发生在市南、崂山和西海岸易困人的礁石区,因此,业内人士表示,在沿海一带重要点位投放足够的公共救生设施势在必行。

问题

主体庞杂标准不一

法规滞后管理缺位

对于依海而建的青岛来说,完备的海岸公共救生设施是守护这座滨海城市的必要基础设施。但我市设置海岸公共救生圈近20年了,实际状况却不甚理想。“应该说,我市公共救生设施的投放起步很早,但却‘高开低走’,至今也未能为沿海救援织就强大的安全保障网。究其原因,与设置主体庞杂、缺乏制度支持和后期监管乏力等密切相关。”山东省救生协会会长王超坦言。

“我市沿海救生设施的设置主体非常庞杂,前海一线不到50个公共救生圈,竟然是由多个部门和团体设置的。”一位岛城救援队员透露。记者采访了解到,目前在我市设置海岸公共救生设施的单位和部门,主要包括海滨风景管理区、沿海各辖区街道办事处及一些社会公益救援团体等。除了海水浴场、码头和商业景区自行管理外,这些公共救生圈分布在沿海公共景区、海滨步行道以及非浴场、码头管理的沿海滩涂、堤坝等公共区域。

与设置主体庞杂同样让人头疼的是,海岸公共救生设施的管理主体处于缺位状态。就海岸公共救生设施整体规划和管理问题,记者采访了旅游、海事、应急、湾长制办公室、城管等多个部门和单位,但所有部门都表示“没有这项职责”。负责水上安全的管理单位青岛海事局告诉记者,他们仅对船舶配置救生设施提供监管;负责应急救援的市应急管理局则表示,在其职责领域内没有对沿海救生设施投放的相关规定;而具有协调跨行政区域海湾管理职能的湾长制办公室则回复说,他们主要负责辖区海湾污染排放和环境卫生管理,沿海救援问题同样不在其职责范围内。

由于找不到“主”,导致现有海岸公共救生设施的实际管理出现了错位和混乱。记者了解到,此前,由市南区城市管理局在栈桥景区、八大关景区、五四广场等重要地段设置的公共救生圈,目前的实际管理部门是海滨风景管理区。而采访中,一些部门还表示,对本单位投放的公共救生圈数量“并不清楚”。

就此,市人大代表、市委党校教授刘文俭表示,设置主体混杂,没有牵头部门,无疑是导致海岸公共救生设施混乱无序的表层原因,其背后,是缺乏明晰的制度支撑。“作为一个依海而建的滨海城市,我市一直都没有出台过明确的相关政策法规。”他说。

记者了解到,2012年6月,我市曾印发过一份《前海旅游环境秩序集中整治工作方案》,其中,就前海救生设施的设置提出过具体要求,“对损坏缺失的救生设施设备进行修复补充,并确保公用救生设施设置合理、救生设备完好可用,有关警示标牌清晰醒目。”但业内人士指出,“该工作方案是临时部署的产物,仅对短时间内开展的专项行动有效。而且,关于公共救生设施的设置问题缺乏具体执行标准。此外,《方案》涉及的责任单位多达8个部门,也未指定具体的承办单位。

由于一直“无规可循”,在设置公共救生设施方面,相关单位不但没有标准,也缺乏动力。此外,王超认为,存量设施后期监管乏力,也是直接导致“开倒车”的原因之一。作为设置数量较多的街道,八大峡街道对后期监管难度深有感触,“由于救生圈频遭黑手,街道曾为此报过警,但收效甚微,只能加大后期巡查力度,可谁能24小时守着呢?”一位工作人员无奈地说。由于丢失数量大,备用救生圈一旦用完,采购新的救生圈需要手续和时间,点位上难免会出现空缺。“目前没有硬性要求我们必须设置,街道方面坚持投放,完全是出于责任感。”他坦言。

另据一位知情人士透露,一旦遇到媒体曝光或者环境整治活动,海岸公共救生设施也会被纳入到整改行列。但由于缺乏制度保障,这些整改多是“运动式”的,缺乏长效。“此前,有媒体曾曝光过此类问题,但之后,相关单位仅在曝光点位上补充了救生圈就应付了事,而且,有的救生圈还上着锁,有的干脆被放在库房,待检查时才‘出镜’。”他说。

建议

提供制度保障

借力技术支持

公共救生设施的配置,关系到市民和游客的生命安全,也是海滨城市救援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从制度支撑、标准设定和资金支持等方面发力,织就一张公共救援设施的安全网,至关重要。

“首先要解决我市公共救生设施投放管理找不到‘主’的问题。”刘文俭建议,“应当根据职能划分,率先明确公共救生设施投放管理的牵头部门,以便从全局把握、推进公共救生设施的投放工作。”

他还表示,公共救生设施投放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社会课题,绝非一个牵头部门就能解决。需要多部门分工合作,发挥各自优势,共同谋事。“比如,分管安全的市应急管理局,要发挥监管上的职能优势;作为公益基金的管理单位,红十字会则要发挥筹集资金和救生物资方面的优势;作为治安管理部门,公安部门可以发挥天网覆盖等优势。只有各职能部门积极配合,共同发力,才能将这张安全网织得更密。”他说。

“公共救生设施设在哪里?设置多少?后期由谁来维护、监管等诸多问题,也都应有章可循。”刘文俭建议,应尽快将救生设施投放管理纳入我市公共安全体系建设,出台专门的地方性法规,建立长效机制。此外,他建议,不仅仅是沿海区域,还要将湖泊、河道等人流密集、事故频发的水域都涵盖进公共安全体系内,统筹推进,协调发展。

记者了解到,就如何保障水域公共安全,国内不少地方已出台了公共救生设施的相关规定。广州此前发布了《珠江两岸救生设施设置方案》,明确牵头单位为当地公安局水上分局,要求在总长29.4公里的珠江堤岸上,每100米间距必须设置1套救生设施。昆明也发布了《滇池流域河道救生设施设置方案》,明确沿河岸线平均每200米间距必须设置一组救生爬梯、救生圈、救生绳,牵头单位为昆明市滇池流域河长制办公室。此外,杭州市还通过立法,明确了擅动救生圈的处罚标准。

针对救生设施后期监管难题,王超建议,除了在法规层面明确偷盗公共救生圈的处罚标准外,还可借助安防技防优势,结合人脸识别等新兴技术,升级区域监控设施,加强救生设施保护的技术能力。此外,还应通过加强公众宣传教育,畅通举报渠道,提高出警速度,奖励举报行为等措施,联合各方力量,全面守护海岸公共救生设施安全网。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邱 正

[来源:青岛日报 编辑:光影]
精彩美图 更多 >>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信法网

Copyright © 2014-2024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21 增值电信:鲁B2-20180061 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
手机版 | 媒体资源 | 信网传播力 | 关于信网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