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2021 08/11 07:34
· 来源 ·
半岛都市报
· 责编 ·
亚麦
阅读量
扫描到手机
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二维码应用拍下左侧二维码,可以在手机继续阅读。

青岛儿童接种新冠疫苗 老师全程协助家长轻松不少

原标题:12岁~14岁儿童新冠疫苗昨起接种

半岛全媒体记者 齐娟

8月10日,按照国家卫健委和山东省的统一部署,青岛市开始组织12岁~14岁儿童接种新冠疫苗,全市273个疫苗接种点均可接种。半岛全媒体记者探访发现,当天进行现场接种的多是初一新生,由老师、家长统一带领前来接种。有的接种点怕学生早上没吃饭,还特意准备糖果预防低血糖。

现场发糖果预防低血糖

8月10日上午,在城阳区惜福镇街道卫生服务中心,附近学校的校长和老师已经在接种点进行等候。按照计划,周边学生将在两到三天时间里,在这一接种点完成新冠疫苗第一针接种。

据了解,学校按照每小时接种80人的频次,给学生下发分阶段进行接种通知。记者看到,学生到场时已经预先在App填好信息,陪同的家长携带着知情同意书,大大节省了现场信息采集的时间。

在接种点,卫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特意准备了一些糖果,挨个给学生进行发放。据了解,因为接种开始的时间比较早加上需要排队,工作人员担心学生空腹前来加上天气炎热,可能会出现低血糖、晕厥的情况,所以暖心地准备了一些小糖果。“可以以防万一,也可以缓解学生家长焦虑的情绪。”分发糖果的工作人员介绍道。

“我很多年没打过针了。之前跟爸妈聊这事的时候还是蛮紧张的,现场看到叔叔阿姨分着糖果,大家开开心心的,紧张的情绪一下子就没有了。”12岁的张佳佳,当天由妈妈陪伴前来接种新冠疫苗,留观时她告诉记者,“自己其实有点怕疼,但打完之后只感觉到打疫苗的胳膊稍微有点麻,不过10分钟左右后就好了。”

据了解,惜福镇街道卫生服务中心附近人口密度较大,每天承接的接种任务也相对重一些。“从3月中旬开始,就不断地有人前来接种疫苗,每天上午加下午有七八百人,天天门口都是排长队。”一位工作人员介绍,根据当天的疫苗存量和接种时间,卫生服务中心会给前来接种的人进行编号,如果当天接种不了会提前告知,避免长时间排队后被告知没有疫苗或者来不及接种。

老师全程协助学生接种

8月10日,记者又来到市北区河西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种点入口设有两处引导台,一处测体温查看健康码,一处针对疫苗接种须知进行引导告知。在学校老师的组织下,学生疫苗接种井然有序,这也让陪同的家长们轻松不少。

张志浩是青岛市北中学的教导员,当天他和5名老师一起,组织学校300名学生前来疫苗接种点进行接种,学生大多是初一新生。尽管每名学生都有家长陪同,老师们还是在现场忙到满头大汗,而为了做好第一天的疫苗接种工作,学校副校长也来到接种点督导。

“学生都是未成年人,虽然有家长陪护前往,学校为了能够快速完成接种,派我们全程协助。加上现在疫情防控紧张,如果有学生防护不到位的情况,我们还能提醒一下。”张志浩告诉记者。

新初一学生王玉寒,当天在爷爷陪同下前来接种新冠疫苗。“昨天学校老师就通知可以打疫苗了,但是今天爸爸妈妈都上班,就让爷爷带我来了。”王玉寒说,她对于接种新冠疫苗非常期待,接种完出去玩也能放心了。在详细阅读知情同意书后,王玉寒的爷爷签上名字,然后排队等待叫号接种。

记者看到,现场有4名老师负责维持秩序,1名老师发放《未成年人新冠疫苗接种告知书》,还有1名老师负责叫名字排队。

12岁~14岁人群集中在义务教育初中阶段,绝大多数为学生,通过教育主管部门指导各学校组织接种,能够有效动员学生。并且义务教育段就近入学,学生多集中在学校附近区域,给集中接种提供了条件。岛城各区市已经通过学校完成前期接种人数摸底工作,在借鉴前期经验的基础上,按照属地管理、就近方便、知情自愿、保障安全的原则,有计划、分步骤为12岁~14岁儿童接种新冠疫苗,尽量保证无禁忌症人群“应接尽接”。

“期待有小金盾护身”

记者发现,在河西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前来接种新冠疫苗的人几乎就没停过。服务中心负责人袁杰告诉记者,河西街道就一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自从开始接种新冠疫苗以来,承担的任务量非常大。前期成人疫苗接种5万余剂次,涵盖周边许多社区。

“近日接到为12~17岁青少年接种的工作,门诊专门设立预检分诊台,放置血压计、血糖计、电子体温计还有酒精,防护措施全面到位。抽调专门的医生护士成立新冠疫苗接种团队,承担任务。”据袁杰介绍,“会有医生在前台为学生家长解答各种问题,接种台位置会再次询问,学生在接种完后要在留观区进行留观。接种区接种完会进行全面消毒,保证全天新冠疫苗接种安全。”

据了解,河西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每小时120人的频率进行接种,预计未来几天能够满足每天六七百人的接种量。“12岁~14岁儿童一共要打两针,间隔3~8周,间隔3周如果没来,我们会主动电话通知家长,提醒他们及时让孩子前来接种第2针。”袁杰告诉记者。

“接种完感觉自己长大了,下次接种时间老师会发群里。好期待接种第二针,打完我的健康码就有小金盾护身了。”青岛市北中学学生杨佳子告诉记者。

身影

半岛全媒体记者 王丽平

一件红马甲、一顶小红帽、一个红布袋、一双红鞋……8月10日,在李沧区第五人民医院儿童接种新冠疫苗现场,孙永君正在担任志愿者工作,火红的装扮让她看起来格外精神。“红色能让需要我们的人一眼就能看到。”孙永君说道。

孙永君今年73岁,2000年开始做志愿者工作。今年四月份全市开展新冠疫苗接种工作以来,社区里、地铁口、广场上随处可见她的身影。“有人不知道接种点在哪里,我还会把人送到接种点。”孙永君说,她每天要往返于社区各个工作点之间,仅5月1日当天就号召90多位市民接种疫苗。其实,孙永君腿脚并不灵便,此前就查出患有软骨瘤,但她依然坚守在志愿服务一线。8月10日是12岁~14岁儿童接种新冠疫苗首日,孙永君一上午时间都在为接种疫苗的儿童和家长进行引导,其间一口水也没喝。“一忙就忘了。”孙永君说道。

在孙永君进行志愿者工作的李沧区第五人民医院,由于儿童新冠疫苗接种比较集中,接种时间从早8点持续到晚8点,周一到周日全部开放。截至8月10日16:40,李沧区12~14岁儿童共接种疫苗5564剂。

[来源:半岛都市报 编辑:亚麦]
精彩美图 更多 >>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AI调解员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21 增值电信:鲁B2-20180061 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
手机版 | 媒体资源 | 信网传播力 | 关于信网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