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总里程将突破4300公里 山东高铁综合开发展现新图景

原标题:山东高铁综合开发展现新图景

当下正值施工黄金期,在青岛平度,进入建设收尾阶段的潍坊至烟台高铁线路已露真容,笔直的轨道向远方延伸。距离铁路线十公里外,潍烟高铁综合开发配套项目——田庄铁投风电场已运行一年有余。一台台“大风车”随风转动,正源源不断产出绿电。

近年来,山东高铁建设持续推进,截至2023年底高铁里程已达2810公里。目前在建的7条高铁全部建成后,山东高铁总里程将突破4300公里,实现“市市通高铁”。在提速建设“轨道上的山东”的同时,山东不断创新形式挖掘铁路沿线综合开发潜力,培育新兴产业,挖掘新质生产力。

在“双碳”战略大背景下,我国新能源产业迎来巨大风口,这也成为铁路沿线开发的重要方向。“新能源开发项目实施前,我们全面梳理铁路沿线可开发风、光发电资源,区分既有铁路、新建铁路等不同建设阶段,立足红线内土地、站房屋面、雨棚棚顶等闲置空间资源特色和沿线区域资源禀赋,根据开发条件、安全要求、可利用面积等方面的差异化特点,统筹规划可操作、易实施的新能源开发方式。”山东铁投能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爱斌表示,在风力资源条件较好的地区,借助潍烟高铁综合开发项目的条件,优先推进了风力发电项目。

望着风电场宽阔平整的田野,很难想到这些风电机组是从废弃矿坑上“生长”出来的。记者在现场了解到,作为山东第一个“新能源+废坑治理”乡村绿色风电项目,全部利用废弃荒坑建设,将矿坑进行回填再安装风电机组,共治理废坑面积6570平方米。为了保障机组的运行效率,项目采用风力资源预测等先进技术,引进专业团队加强设备维护。2022年9月底,15台风电机组实现一次性成功并网发电,2023年发电量达1.83亿度,运营期内预计总发电量30.4亿度,总收益可达11.86亿元。今年将力争实现项目二期落地。

在棚顶面积较大、承重能力较强的沂沭铁路临沭站货场,绿色能源以另一种形式不断产出。2023年4月,临沭站货场雨棚棚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成功并网发电,这是全省首个既有铁路货场雨棚棚顶光伏发电项目。项目装机容量5.1MW,发电消纳采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为临沭站货场及区域电网提供绿色清洁能源,预计年发电量637.5万度,按25年运营期计算,预计总发电量可达1.5亿度,可减少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二氧化碳及烟尘等污染物排放量13.3万吨。在济青高铁青州市北站线路两侧闲置空间同样布设了光伏发电站。该项目装机容量1MW,利用高铁站周边只能绿化无其他用途的综合用地建设,采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25年预计总发电量约为3300万度,总收入1650万元。

“潍烟高铁全线光伏项目即将开工建设,未来每个车站的停车场都将采用‘低压并网+充电桩’的光伏发电模式。”王爱斌介绍,经测算,山东铁投集团控股的铁路可开发光伏空间共计51.8万平方米,光伏装机容量预计能达到300MW。下一步将继续挖掘可用区域,加快推进济青、鲁南、潍烟等高铁沿线光伏发电项目。

绿色生产力就是新质生产力。除开发新能源产业外,通过用数字化、智慧化方式开展能源管理设施的技术改造,实现节能降耗。

去年12月16日,全省首个高铁站复合可再生智慧能源供应系统在济郑高铁4座新建车站投入使用。面对去年冬季-20℃超低温和连续低温的考验,系统运行保持稳定,各站室温度保持不低于18℃,为乘客提供了温暖舒适的候车环境。

济郑高铁长清站外,一座白色小屋并不显眼,记者走进去一看,高铁复合可再生智慧能源站便在其中。项目负责人姜彦亮告诉记者,该能源站创造性地采用了“地源热泵和空气源热泵多能互补智能耦合供能”方案,解决了传统高铁站单一供能方式存在的痛点,提高了能效比,实现了应用该系统的各车站冷热能源利用近零碳排放。

值得注意的是,高铁站复合可再生智慧能源供应系统不只是两种供能方式的结合,还聚焦“控制”与“运营”两个关键环节,打造了符合高铁车站应用特点的数字孪生、可视化AI能源利用模式的管控调节系统,以及绿色高效供冷(热)全生命周期智能运维系统,均为省内高铁车站能源管理领域首创。

据了解,已经运营的高铁站复合可再生智慧能源供应系统供能总面积约80000平方米。经测算,相较于单一空气源热泵系统,节能效益可提高15%,每年节约用电327.5万度,减少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排放量2803吨。

系统自动采集相关数据,根据高铁站内外的气温动态调节站内温度,这样的智能化供能场景将成为现实。“我们正在探索进一步将数字孪生技术用于系统的运维,实现系统的全自动化管理。”姜彦亮说。

本报记者 范薇 常青

[来源:大众日报 编辑:王荣]
精彩美图 更多 >>
2024 05/13 08:01
· 来源 ·
大众日报
· 责编 ·
王荣
阅读量
扫描到手机
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二维码应用拍下左侧二维码,可以在手机继续阅读。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信法网

Copyright © 2014-2024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21 增值电信:鲁B2-20180061 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
手机版 | 媒体资源 | 信网传播力 | 关于信网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