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四五”期间,齐鲁大地以实干书写高质量发展答卷,用“走在前、挑大梁”的担当彰显经济大省硬核力量。五年来,山东在产业升级、绿色转型、开放融合等领域实现历史性突破,绘就中国式现代化实践的齐鲁图景。从黄河之畔的生态蝶变,到黄海之滨的开放脉动,山东以非凡实绩交出“十四五”答卷,未来将持续以创新为笔、实干为墨,续写高质量发展新篇。
-
走在前、挑大梁 山东这样拼出来
-
-
时政眼|从三个维度,解读“走在前、挑大梁”
时间拨回一个月前,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习近平总书记再次亲临山东视察,赋予山东“走在前、挑大梁”的重大使命。山东如何理解“走在前、挑大梁”,更好把握在全国发展大局中的位势?
大众新闻客户端 2024-06-22 -
挑起大梁走在前
以五年为尺度,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决胜之年;以百年为尺度,我们已经站在本世纪的四分之一处;以10万亿为坐标,历史性的突破亟待“临门一脚”。为长远蓄力,为未来奠基,迫切需要我们拿出奋力一跳的信心、勇气、魄力,在新征程上一往无前地“挑起大梁走在前”。
大众日报 2025-01-20 -
牢记嘱托走在前 一以贯之抓落实——一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山东视察,要求山东在全国发展大局中定好位、挑大梁,“继续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上走在前、在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上走在前、在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为山东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大众日报 2024-05-27 -
挑起大梁走在前——干出“走在前”的好样子 干出“挑大梁”的大担当
“走在前”的好样子,“挑大梁”的大担当是拉高标杆、对标先进的进取劲头。“走在前”的好样子,“挑大梁”的大担当,是保持定力、知重负重的坚韧勇气。“走在前”的好样子,“挑大梁”的大担当,是加压奋进、主动作为的自我超越。
闪电新闻 2025-01-28 -
挑起大梁走在前丨2025年的山东,这样拼出来!
1月20日,山东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隆重开幕,省长周乃翔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总结了2024年我省取得的系列成果,明晰了2025年的工作重点。蓝图绘就,全省上下锚定目标,挑起大梁走在前,一起拼,加油干!
大众日报 2025-01-21
-
-
山东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成果丰硕
-
-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山东绘就强村富民新景
2021年10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省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考察时强调,开展盐碱地综合利用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端牢中国饭碗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大众日报 2025-10-17 -
灼言 | 丰收,不止于粮满仓
作为全国首个农业总产值过万亿元的农业大省,农业是山东的一面旗帜。这份沉甸甸的丰收成果,是山东农业硬核实力的直接体现,为国家粮食安全稳定了“压舱石”,这正是山东作为粮食大省“走在前、挑大梁”的坚实底气所在。
闪电新闻 2025-09-24 -
山东4案例入选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典型案例 居全国第一
近日,由中央社会工作部、农业农村部联合开展的2024年度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典型案例征集活动,正式公布、推介46个典型案例,山东共有4个案例入选,数量位居全国第一。
大众日报 2025-04-01 -
滕州深化“农是根、文是魂、旅是花、富是果”理念,铺就乡村共富路
“深化‘农是根、文是魂、旅是花、富是果’,一手抓农文旅融合、一手抓一二三产融合,健全乡村振兴片区运管机制,实现共建共赢共享。”枣庄市委常委、滕州市委书记王广部说。
大众日报 2024-11-03 -
沿着总书记的足迹看山东|产业花开富乡村,丰收节里话丰年
山东牢记嘱托,坚定扛牢农业大省、粮食大省责任,重点培育了包括枣庄石榴在内的14个特色产业链,全力推动农业全环节升级、全链条增值,夯实“齐鲁粮仓”,助力农民丰收。
闪电新闻 2025-09-24
-
-
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
-
加速能级跃升 最年轻五亿吨大港的“新”与“变”
一年来,这个世界上最年轻的5亿吨大港在山东港口一体化改革平台支持下,人人争当奋斗者,推动科技创新,深化改革开放,加速能级跃升,向世界级海洋港口群迈进。
大众日报 2025-10-17 -
沿着总书记的足迹看山东|牢记嘱托,擘画新质生产力壮美图景
向海图强。发挥依海而兴优势,大力发展海洋经济新质生产力。聚焦高端海工装备、海洋生物医药、智慧绿色港口、深远海养殖,建设世界级港口群,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奏响新时代的“蓝色牧歌”。
大众新闻 2025-09-18 -
让风电主轴超强服役20年|走在前 挑大梁·产业链上的山东好品牌
正因风电主轴在传递动能,抓不到的风才能变成源源不断的绿电。一旦装机,它们就需要矗立在野外,或是高盐、高湿的海上,或是强沙土、极寒的高山荒漠,不仅要抵抗恶劣环境,还需要长期服役。
山东新闻联播 2025-09-06 -
加速集聚海洋人才 协同攻关核心技术丨走在前 挑大梁·海上新山东
加快引育海洋高层次创新人才,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山东设立了总规模30亿元的海洋人才发展基金,累计安排省级专项资金4.65亿元,支持49家企业引进高层次人才224名。
山东新闻联播 2025-09-06 -
绿色低碳引领 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丨走在前 挑大梁 · 海上新山东
国内首座工厂化全海水漂浮式光伏项目,近日在青岛西海岸新区并网发电。项目装机容量7.5兆瓦,预计年发绿电近1000万千瓦时。不同于以往,这座电站创新采用浮式材料,无需打桩、不惧潮汐,始终轻盈漂浮于碧波之上。
闪电新闻 2025-08-31 -
山东大模型产业观察丨透过“三对关系”解码AI森林生态法则
今年,省委、省政府将人工智能产业链确定为山东19条标志性产业链之一,统筹推进补短板、锻长板、扬优势各项工作,全省人工智能产业增长势头持续向好。记者从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了解到,1至4月,我省人工智能产业产值突破500亿元,约占全国的9%。
大众新闻 2025-06-12
-
-
在勇担文化使命中积极作为
-
-
论稳扎稳打、踏踏实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精神
举办第十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和2024中国国际孔子文化节,打造思想文化的全球盛宴;启动实施国际青少年“研学山东计划”,开展走读中国之齐鲁印象行活动……山东搭平台、育载体,在交流互鉴中传播中华文化,与世界相知相交。
大众日报 2025-05-26 -
瞭望·治国理政纪事 | 担负起新时代的文化使命
山东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是中华文明重要发祥地、儒家文化发源地,在灿烂辉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破题开路,为文化传承发展打头阵做示范,山东有基础、有条件,重任在肩、责无旁贷。
《瞭望》2025年第18期 2025-05-03 -
山东:打造开放共享文化书院,用优质文化资源提升群众精神食粮获得感
文化书院的传统可追溯到中国古代的书院制度,是中国传统教育的重要形式,起源于唐代,兴盛于宋代,著名的书院如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尼山书院等,是文化传播的重要场所。山东是孔孟之乡,有着办书院的悠久历史和传统。
政知见 2025-04-13 -
做好文化赋能 谱写齐鲁华章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文化是重要内容;推动高质量发展,文化是重要支点;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文化是重要因素;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风险挑战,文化是重要力量源泉。
求是网 2024-12-16
-
-
推动经济健康高质量发展
-
-
推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青岛在先行区建设中走在前列
支持山东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是党中央提出“双碳”目标以来,全国第一个以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战略布局;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以“国发”文件赋予山东的战略任务。
青岛日报 2022-11-19 -
绿色低碳引领 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丨走在前 挑大梁 · 海上新山东
目前,山东正加快建设千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和海上光伏基地。向海要绿电,离不开上下游产业链的支撑。 眼下,在中加特电气公司,工作人员正在对兆瓦级水下变频调速一体机进行测试,它是海底电缆施工机器人的动力源。
闪电新闻 2025-08-31 -
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
当前摆在全省上下面前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决策部署上来,更加扎实有力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山东篇章。
大众日报 2025-07-31 -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以作风建设新成效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会议指出,持续加强作风建设,必须坚定筑牢政治忠诚,增强党性修养,提高政治能力,严守纪律规矩,以实际行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大众日报 2025-05-17 -
扛牢“走在前、挑大梁”使命担当 推动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
山东是人口大省、经济大省,也是民营经济大省。“十四五”以来,山东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高于全国平均0.5个百分点,扛起“走在前、挑大梁”的使命担当,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作出了突出贡献。
经济日报 2025-03-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