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2021 05/14 21:22
· 来源 ·
信网
· 责编 ·
伏仪
阅读量
扫描到手机
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二维码应用拍下左侧二维码,可以在手机继续阅读。

山海小城王哥庄凸显乡村品质 特色旅游之花竞相绽放

信网5月14日讯 在崂山,有一座独具魅力的山海小城,上山赏枫叶、尝野味,下海挖蛤蜊、玩垂钓,田间采茶、收获蔬果,桌边品山珍海味,浓浓馒头香也随春风飘到了千家万户,这就是“遍地是特产,随处见风景”的王哥庄街道。

王哥庄街道位于崂山东麓,仰口湾畔,地处崂山风景名胜区,拥有独一无二的自然禀赋,辖区面积143.48平方公里,有7个社区在崂山5A级景区内,拥有52公里优美的海岸线,崂山茶种植面积占崂山区70%,拥有崂山万年古冰川遗迹……这里山海相映,茶香鱼肥,青山、茶园、村落、沙滩、渔港、海湾、海岛相互映衬,描绘出大气磅礴而又闲适静美的崂山王哥庄风光。崂山5A级景区的太清游览区、仰口游览区、华严游览区均坐落于此,吸引着国内外游客来此休闲度假,这里也是艺术家们的青睐之地。

山海小城王哥庄以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和多样丰富的特色产品闻名远近,成为崂山乃至青岛的一个名副其实的特色小镇,王哥庄街道也被评为“山东省旅游强镇”。依托山海田园风光、乡土文化等特色资源,王哥庄聚焦全域旅游求发展,整合旅游资源,提升旅游理念,延伸产业链条,引领百姓致富产业百花齐放,实现传统农业服务业向现代化特色产业的凤凰涅槃,让山海小镇的景色更美、物产更优、百姓更乐。

农旅结合,让绿水青山成为百姓“聚宝盆”

乡村旅游是实现全域旅游的重要环节,王哥庄街道拥有34个农村社区,108个自然村,可以说是“村村有特色,处处是风景”。街道坚持规划引领,立足“特”字,打造了一批具有王哥庄特色的乡村旅游示范点,建成了一批品民俗风情、享旅游休闲的美丽乡村,培育了一批特色旅游品牌项目,使乡村品质和颜值大幅提升。

“青山渔村”是名副其实的“网红村”,青山社区先后被评为中国首批“国家级传统村落”、山东省记忆乡村,并登上《舌尖上的中国3》闻名全国。600多年历史的青山渔村至今仍保存着明清时期的古民居、古石碾、明代石刻、林家祠堂等文化遗迹12处,社区对这些历史文化遗产进行了系统保护和修复,使青山渔村形成了自然的民俗民居博物馆,形成“进得来、留得住、记得起”的传统民居古村落。

千亩茶园、巍巍二龙山,在晓望社区处处是欣欣向荣之景。“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中国美丽休闲乡村”,这里是养眼又养生的“国字号绿色乡村”。收藏着珍贵茶经、茶著、茶具的崂山茶文化博物馆、镶嵌于山间的历代名家石刻书法、怪石嶙峋的二龙山,使村庄的独特人文气息扑面而来。社区里至今还保留着石头房、石头路、石头桥,独具特色。相传,晓望曾有50多名石匠参与了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建设。这些厚重的文化内涵,成为了晓望社区独具特色的村庄年轮。社区还依托千亩茶园,发展二龙山景区“茶香人家”,形成山谷茶乡特色茶旅体系,而崂山茶也成为鼓了老百姓口袋的“黄金叶”。

在王哥庄的特色乡村里,形成了一批“点击率高”的特色旅游点。王哥庄的各大渔码头成为了岛城最新鲜的“海货超市”,到港东渔码头、黄山码头、仰口码头赏山海风光、观新鲜海蜇捕捞上岸、逛码头海鲜市场、尝海鲜宴和海蜇宴、游特色渔村历史景点,成为大家休闲度假的“标配”。除了鲜活海产,港东甜晒鱼、一卤鲜鲅鱼、汤腌鱼等海产品及独具原生态工艺的特色海鲜宴闻名远近,诱人美食吸引着众多食客光顾,其中,港东渔码头的海味也被誉为“六百年前的原汁原味”。凭山览海看风景之余,来小姚农场、解家河玥竹山庄等品尝王哥庄的山中野味也是极好的选择。

说起吃的特色,闻名全国的王哥庄大馒头已是王哥庄的“第一张名片”, “王哥庄大馒头产业是如何做大做强的”还被《焦点访谈》专题报道,一夜间使这一乡村特色产业再次引起“爆点”,2021年春节被《经济日报》头版报道。经过位于何家社区的王哥庄大馒头一条街,浓郁的麦香味扑鼻而来,使人忍不住进店中瞧上一番,探寻“比脸还大”的大馒头蕴藏的奥秘。在街上,有30余家馒头店,更有各类崂山特产店,不管是大馒头、山野菜、凉粉还是海水豆腐、干海产品,一站式购齐特产并不费力。来王哥庄“嗨购”早已成为大家不约而同的事,每逢四、九的王哥庄大集让小城格外热闹,特别是进入腊月门,各地市民游客都会闻名前来赶王哥庄百年大集,来寻找小时候的“年味儿”和“海味儿”。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山海小城王哥庄的优势是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和丰富的旅游资源,茶叶村、馒头村、海蜇村等,各具特色,为此在推进全域旅游发展中,街道坚持一村一品,因地制宜,进行产业培育和品质打造。“成方连片”打造庙石、唐家庄和张家河3个社区,建设标山田园综合体,将着力发展培育高端茶叶、休闲采摘、乡旅民宿、游览观光、婚纱摄影等产业,形成乡村生活体验示范带。

文旅飞扬,梦想让山海小城更具魅力

王哥庄大馒头、崂山茶、海水豆腐、黄山海蜇、甜晒鱼等特产不仅是王哥庄的“特色名片”,也是彰显当地特色的“文化符号”。这里有山海风光,也有二龙传说、仰口仙桃石传说,崂山道士等民间故事,发掘着港东舞龙、浦里花棍、晓望水鼓、崂山剪纸等民间艺术,不少怀揣梦想的人在这里创业,让山海小城王哥庄更具魅力。街道鼓励特色商户依托本土特色文化,突破传统产业格局,盘活零散资源,使特色优势变为旅游产业,实现三产融合,带动特色产业增效升级。

坐落于背山面海的会场社区,圣罗尼克庄园的不负美岸民宿是市民游客的“幸福打卡地”。圣罗尼克重点挖掘了崂山王哥庄的幸福文化底蕴,结合山海婚典优势和特色旅游发展良好态势,形成了婚纱旅拍基地、民宿、生态采摘、婚宴承办等一体的幸福目的地。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打造了“山盟海誓”婚礼殿堂,未来将打造青岛市首个以山海恋歌、山盟海誓为主题的“婚旅小镇”,形成全民爱情、婚恋以及生活的幸福产业闭环,引领简约、时尚的婚恋新风尚,展现属于新时代的幸福感。

在王哥庄,倍受家庭、中小学生、国内外游客青睐的亲子活动地、素质拓展地、文化体验地要说二月二生态农场,这里不仅可以体验王哥庄大馒头的制作,学习崂山面塑中蕴含的特色文化;更可以与崂山剪纸、海水豆腐制作近距离接触,品地道农家宴、与小动物们共同度过美丽时光、体验各种DIY……回归田园慢生活,感受乡村风情,这里成为大家的首选之地。遇上“二月二龙抬头”的日子,这里还可以制作棋子块、贴龙鳞、粘龙角,浓厚的民俗文化气息吸引着“小小传承人”们的到来。

这里还是非遗的“集中地”,除了大家熟知的螳螂拳、崂山面塑、崂山茶种植之外,最令人惊奇的要说崂山剪纸和手扒海蜇里子技艺。一幅16米的上合主题剪纸长卷曾吸引了各级媒体的关注,特别是登上了《人民日报》,这正是出自崂山剪纸第四代传承人苏霞之手。每年夏天在黄山社区,男的捕捞海蜇,女的在船上手扒海蜇里子成为一道渔村风景,新鲜的海蜇经过渔民之手,变成了海蜇脑子、里子、爪子等,再经过渔家独特烹饪之法,海蜇宴由此闻名。

茶旅散发一缕清香,崂山茶文化可以如此时尚

以茶兴旅,以旅促茶。在主产地王哥庄街道,崂山茶正在脱离传统的简单加工模式,以精深加工、休闲采摘为代表的茶旅融合新业态正成为新的产业动能和增长点。在位于囤山社区的碧海蓝田生态园,记者看到,这里有生态茶园130余亩,大规模的茶园使人感受到清新的茶香,游客们带着“花帽”,拎着篮子在茶园里忙的不亦乐乎。据悉,生态园推出了茶文化体验游,“自己采、自己炒、自己喝,对游客来说是一种全新的体验,大部分游客都会体验整套崂山茶的采摘加工流程,制好的茶叶作为纪念品带走。如今,茶文化体验游也成为我们一个的重要经营项目。”生态园的经理说。

在王哥庄街道,老一辈的茶农们偏向传统的采茶制茶,而年轻的茶农已开启了崂山茶的“时尚化模式”。记者发现,崂山茶文化体验馆逐渐在王哥庄兴起,露涎春茶厂的总经理鲁琦就是一名典型的有独立做茶理念的90后“茶二代”,也是一名高级茶艺师。2018年鲁琦建起了王哥庄首家崂山茶文化体验馆—“道茗斟”茶舍,“在这里不仅能实现品茶、学茶、玩茶,还可以亲身体验DIY制花茶的乐趣,并由茶专家讲解传统崂山茶文化知识。”鲁琦说。除了有新思想,她还将崂山茶“玩”出了新花样,研发“崂山桂花红茶”“崂山桂花绿茶”“崂山花果茶”等创新产品,设计崂山茶枕,这位“90后”一直在挖掘崂山茶中的发展潜力。在王哥庄,有越来越多的青年像鲁琦一样,怀揣着对家乡深切的热爱之情和满腔热血,为传统的崂山茶行业注入了新鲜活力,从弘扬传统到开拓创新,从品牌发展到文化传播,成功的接过了传承茶匠精神、坚守崂山茶品质、弘扬崂山茶文化的一棒。

开启“全域旅游”王哥庄模式,百花开放结硕果

山海小城王哥庄立足丰富的特色资源,依托全年特色优势,成功举办了王哥庄大馒头节,多届王哥庄花样大馒头大赛和崂山茶文化节、开海节、海蜇节等特色节庆,提升了王哥庄大馒头、崂山茶、甜晒鱼等一大批王哥庄特产的知名度,真正实现了以节聚客、吸粉,做强特色旅游的目的。王哥庄的风土人情和特色旅游点在国家级媒体频频露脸,引来中央电视台、中国日报、人民日报、新华社等纷纷报道。2017年至今,王哥庄登上央视达80次,成为远近闻名的山海特色小镇。

不仅要让游客走进来,还要让王哥庄特产走出去。2018年11月,在位于青岛极地海洋世界酒吧街28号的崂山王哥庄特色产品展馆正式开门纳客,城里的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买到正宗的王哥庄土特产。据悉,王哥庄还发布了手绘旅游地图,美丽茶园、特色民宿、特产商户、景点名胜……山海小城的吃、住、游、娱、购攻略全在手中,充分展现出了山海小城全域旅游的独特魅力。

[来源:信网 编辑:伏仪]
信网版权稿件,欢迎转载。转载时请保留完整信息,否则追究侵权责任。
精彩美图 更多 >>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信法网

Copyright © 2014-2024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21 增值电信:鲁B2-20180061 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
手机版 | 媒体资源 | 信网传播力 | 关于信网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