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信号山:聚焦立德树人 山东构建全环境育人新格局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今年以来,山东省教育厅等四部门联合制定印发《中小学幼儿园推进全环境立德树人工作方案》,着力建成“时时、处处、人人”育人的学校全环境立德树人体系,要求将立德树人贯穿教育全过程。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学校、家庭、政府、社会共同的责任,只有创造全面良好的教育环境,才能将年轻一代培养为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学校教育是立德树人的主阵地

青少年时期是学生接受教育的主要阶段,育人是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学校中的每一个要素,课堂、课程、教师、管理、环境都要发挥育人作用,将立德树人贯穿至学校教育全过程,伴随学生成长、学习生活始终。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中心环节,应落实在学生教育的起始阶段,加强幼儿园时期立德树人课程建设,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小学生课堂教学质量达标的重要标准,将德育教育融入学生课堂,发挥不同学科独特的育人功能,从不同方面长期培养学生品格。

学校的文化课程、教育活动、制度管理、教师队伍多方面融合,筑牢全环境立德树人主阵地。青岛市教育局制定的《加强新时代高品质中小学德育工作体系建设的若干措施》中提出,打造多彩思政课堂,丰富学生课堂课后文化生活,推动各类优质社会教育资源进学校,将育人与校园课堂相结合,提升教育实效。

“探寻红色印记 传承红色基因”主题教育活动(来源:大众日报)

5月以来,青岛多所学校围绕全环境立德树人开展了系列活动。青岛市启动中小学“探寻红色印记 传承红色基因”主题教育活动,让红色精神通过校园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融入学生日常生活,从而内化于心。

家庭教育应成为立德树人的主力军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一个人出生后最先接触到的是父母,交流相处最多的也是父母与家人,在学校、家庭、社会三个不同教育环境中,家庭教育于个人而言,影响重大且伴随终生。父母的言行举止,孩子看在眼里、记在心中,有的被学习与模仿,有的直接影响孩子行为,有的启发、引导孩子判断思考,成为其价值观、人生观、道德观形成的基础。事实证明,良好的家教能让孩子成人成才,更能使其帮助他人、服务社会、贡献国家。

父母要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提高家庭教育的能力,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为孩子提供基础的生活保障同时,注重家风家教培养,最大限度发挥家长的榜样作用。

立德树人是家庭教育的根本,为深入推进家庭教育在立德树人方面的作用,山东省制定出台《山东省家庭教育工作指南》《山东省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学校建设标准》,让家庭教育做好立德树人的参与者、同盟军。山东省也涌现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教育基地,青岛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青岛市清廉家风馆、山东省港口集团有限公司上榜,在传承好家风、涵养好家教方面发挥引领示范带动作用。

青岛市积极关注农村家庭教育水平,发展多方协同的农村家庭教育指导兼职工作者队伍,强化家长责任意识与留守儿童教育帮扶。目前,全市95%的村庄社区都建有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点,为农村家长提供普惠性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

家庭教育是启蒙教育、基础教育,家长理应承担起教育子女的责任,与学校共同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才能为新时代培育更多有理想、有担当的合格接班人。

社会广泛参与方能实现全环境立德树人目标

立德树人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学校家庭的积极参与,更需要社会各界形成合力。强化校园主阵地、发挥家庭教育主体作用同时,全社会都应承担教育的责任。

社会是育人的“多元空间”,把教育搬出课堂融入社会生活需要各方积极参与。5月15日,青岛市教育局、青岛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青岛市文化和旅游局发布第四批市级研学旅行基地名单。研学活动能加强社会教育与校园教育有效衔接,利用现有社会资源,组织学生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科普教育基地等参观学习,搭建全方位育人平台,促进学生素养综合提升。5月12日,青岛华夏职业学校举办“感悟儒家文化 传承红色基因”主题研学活动在枣庄台儿庄大战纪念馆举行,学生们见证大战史实,树立“敢当英雄、捍卫和平”的意识,传承红色基因,让红色精神薪火相传。

青岛华夏职业学校主题研学活动(来源:大众日报)

同时,青岛市组建名师专家宣讲团、家庭教育宣讲团、青年讲师宣讲团、“齐鲁好家风”宣讲团、好少年宣讲团等12支专业宣讲队伍,开展“名家进校园”“家长大课堂”“红色宣讲”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全环境立德树人宣讲活动,打造好立德树人的社会大舞台。

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全环境德育教育格局,就是要将“立德树人”贯穿至教育的各个领域。学校注重培养良好品德习惯,家庭帮助孩子系好人生第一颗扣子,社会不断拓展多维育人空间,营造“时时可育人、处处是学校、人人是老师”的全环境立德树人教育生态,方能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信网评论员 王熠冉

[来源:信网 编辑:孙宝震]
信网版权稿件,欢迎转载。转载时请保留完整信息,否则追究侵权责任。
精彩美图 更多 >>
2023 05/18 17:20
· 来源 ·
信网
· 作者 ·
王熠冉
· 责编 ·
孙宝震
阅读量
扫描到手机
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二维码应用拍下左侧二维码,可以在手机继续阅读。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信法网

Copyright © 2014-2024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21 增值电信:鲁B2-20180061 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
手机版 | 媒体资源 | 信网传播力 | 关于信网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