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大任村手工粉条手艺面临失传断代 政府准备申遗

2015-12-19 09:11:57
来源:青岛早报
责任编辑:亚麦
\
\

早报讯 北风一吹,粉条走俏。进入冬季后,正是手工制作粉条的好时节。昨天中午,即墨市鳌山卫街道大任村村民尹香伦和妻子一起,将制作好的粉条运到田野上晾晒。据介绍,从明末清初起,大任村就有手工制作粉条的手艺,但是如今传承了400多年的老手艺,面临失传断代的危险,当地政府准备将这门老手艺的30多道制作古法,申请为即墨市非遗进行保护。

夏天种红薯冬季做粉条

昨天上午,在即墨市鳌山卫街道办辖区内的大任村,村民开始了一天的忙碌。一辆辆三轮车上装满了粉条,短短一个小时内,在村西侧的一大片田野上,便出现了一片片晾晒粉条的壮观景象。先是架起一根根绳子,又将一把把粉条挂在绳子上,白色晶莹的粉条,在阳光的照射下,形成了一道道瀑布般的风景。头顶红、黄围巾的农妇,用手剥离粉条上的冰丝,这就是祖辈们留下来的最为原始的古法制作。

村民尹香伦介绍,今年夏天,他家种了10多亩红薯,收获数万斤,天一冷就开始制作红薯粉条了。因为祖祖辈辈留下了手工制作粉条的传统,所以全村有上百户村民年年冬天都做粉条。这种纯手工粉条,每斤成本5元左右,批发价每斤7元左右。这一季忙活下来,每户平均能收入8万元左右。

老手艺有30多道工序

“从地瓜变成最后的粉条,一共得需要30多道工序。包括选材、清洗、过滤、发酵、摇粉、打粉、晒干等等……”尹香伦介绍说,每一个工序说着简单,实际操作起来很复杂,而且有很多讲究,如红薯收获后,要用一块细布做成一个兜,放入打碎的红薯粉渣,慢慢摇晃,经过几十次过滤,最后才能制成淀粉。

“再拿和粉来说,不像家里蒸馒头那样,而是要由几名壮汉一起围着一个大盆,将加入温水的红薯粉高高抬起,再重重摔下,这样反复上百次后,才能使红薯粉和得均匀。”尹香伦说,之后再将约5斤重的粉面团放在一个底部带着许多小孔的大漏勺里,用一个小木桩,重重捶打勺子的边沿,这时一根根粉条从漏勺底部的小孔中不断流出,散落到热锅里烫熟,再用筷子将一根根粗细均匀的粉条捞出,立即放入旁边的凉水里冷却,切断后搭在竹竿上上冻定型,而田野架子上,则搭满了晾晒的粉条,就像一道道瀑布。

粉条古法将申报非遗

据介绍,手工制作的粉条,由于传统工艺制作过程太过繁琐,劳动强度也大,村里的年轻人宁愿出去打工,也不想在家做粉条,目前大任村只有中老年人从事这一行。另外,胶州和黄岛等地制作手工粉条的也在不断减少。为了让传统工艺能够传承下去,大任村手工粉条的老手艺将申报即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村里还打算打造一个传统的旅游项目,和农业旅游相结合,让更多人了解手工古法制作粉条的工艺。

(记者 康晓欢 摄影报道)

精彩美图 更多 >>

分享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信法网

Copyright © 2015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