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收益率超5%理财得半夜抢 储蓄分段付息受青睐

2016-03-21 07:24:33
责任编辑:亚麦

“明天记得去抢啊,没抢到损失好几百元啊。”前不久,市民鲁女士人在国外旅游,还不忘通过网络指挥老伴去“秒”一款5%收益的银行理财产品。

随着央行连续降息降准,如今年化收益率为5%以上的银行理财产品已经成为稀缺资源。普益标准监测数据显示,上周银行理财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率为4.10%,较上期减少0.1个百分点。

高收益产品上市就被“秒”光

“上月听说预期收益5%的要抢也就算了,现在预期收益4.8%的理财产品也要半夜抢了,还是算算能多拿多少利息再说吧。”近日,市民王女士收到平安银行理财经理的一条微信,通知她一款期限为91天的理财产品将于第二天凌晨零点开抢,该款理财产品的认购起点为5万元,额度是2.5亿元。“听理财经理说,之前一个利率有5%的理财产品半分钟就‘秒’光了,我要不要半夜起来抢呢?”王女士对此感到很纠结。

随着央行连续降息降准,如今年化收益率为5%以上的银行理财产品已经成为稀缺资源。普益标准监测数据显示,上周92家银行共发行了924款理财产品,发行银行数比上期增加10家,产品发行量减少113款。

保本浮动和保证收益型理财产品共238款,市场占比为25.76%;非保本型理财产品共686款,市场占比为74.24%。其中,预期最高收益率在6.00%及以上的理财产品共3款,市场占比为0.32%,环比上升0.07个百分点。

记者走访市场了解到,包括平安银行、兴业银行、招商银行等在内的多家银行,目前期限为90天的理财产品收益大多还在4.1%-4.6%,相较春节期间推出的理财产品收益率有小幅下滑。兴业银行热销的理财产品中,5万元起一年期预期年化收益率有4.55%,100万元起一年期才有5.3%;招商银行的理财产品中77天4.25%,84天4.3%;平安银行的双周和周成长理财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只有4%左右,1-3个月期的理财产品利率在4.1%-4.6%之间。

中信银行绍兴路支行理财师蔡倩表示,银行理财产品收益有持续下行的趋势,建议投资者应提早下单,购买中长期的高收益理财产品锁定收益。

储蓄分段付息业务受关注

“我婆婆有储蓄情结,前几天我帮她去银行存钱,发现银行的储蓄方式多样化,而且很灵活。”周女士说,一般的存款不仅收益会上浮,而且银行还推出了定期存款分段付息储蓄业务。记者了解到,这种储蓄模式的特点是打破了过去定期存款提前支取、利息按活期利息处理的模式,可以让储户尽量减少利息损失。

比如一家银行推出的“期期赢”产品,储户既可像活期存款一样随时支取,又可享受定期存款收益,不用再担心定期提前支取利息全部变活期,还是纯存款产品,纳入存款保险保障范围,既安全可靠又能保证不错过其他投资时机。如果储户储满一年需要支付的话,利息在1年定期基准利率基础上还会上浮40%,储蓄满两年、三年或者四年,客户提前支取都会在基准利率基础上上浮40%。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储户储满5年只在基准利率的基础上上浮30%,所以储户可在即将满5年的前一天支取,这样比较划算。

记者注意到,很多商业银行也推出了类似分段付息的储蓄业务,目的均是鼓励储户进行定期存款业务。从市场反应看,这种“分段计息”的“变通”方案很受储户欢迎。 (记者 景虹)

[相关链接]

收益缩水 百姓如何打理手中的钱

来自银率网最新数据显示,2月份人民币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4.14%,较上月下降0.08个百分点,延续下跌趋势。银行理财收益跌破4%,股票基金收益“告负”,存款利息跑输通胀……面对下滑的理财收益,普通投资者该如何打理手中的钱?

“在目前的低利率环境下,银行理财投资回报率不太可能出现大幅回升。不过,一季度是银行传统的旺季营销时间,存款、理财、客户的新增和留存依然是考核重点,据此预计3月底之前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大概率地维持小幅波动的平稳走势,投资者可重点关注这一时期一些股份制银行和大型城市商业银行发行的产品,收益相对较高。”闫自杰说。

在基金类型中债券型基金是不错的选择。数据显示,近一年来债券型基金平均累计收益率达到7.81%,上月净值小幅上涨0.21%,表现优于银行理财和宝宝类基金。

但上海证券基金分析师王博生认为,基金赚钱效应仍在,短期机会或更多地处于结构性行情中,投资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风险偏好选择相应的基金,同时根据市场行情相应调整。

同样随着全球宏观经济增速放缓、美元加息缓行、金融市场动荡,资本纷纷涌入黄金避险,黄金再次成为市场宠儿。眼下,纽约商品交易所黄金期货价格徘徊在1260美元/盎司附近,今年以来累计涨幅已接近20%,是目前表现比较好的大类资产。实物黄金市场也再次“焕发生机”。

专家建议,黄金作为避险资产具有一定的保值功能,可适当配置。不过,对于金价的后续走势市场仍存较大分歧。国际机构瑞银集团近期“唱空”黄金,认为金价高企局面不可持续,宜尽早获利了结。

面对当前理财市场缺少短期获利产品,专家建议,不能过于关注短期理财,要做长远打算。

闫自杰建议,作为相对稳健的资产配置渠道,银行理财等固定收益产品依然是较好的选择,并且理财产品期限越长收益也越好。

“最高年化利率达16.2%”“国资背景、保本保息”……在一些城市的街头和社区,类似的宣传屡见不鲜。

“几乎没有一款理财产品可以同时做到超高收益、超低风险,还能灵活存取,如果遇到类似宣传,消费者就得仔细甄别。”北京汇佳律师事务所律师邱宝昌提醒,要加强信息的公开透明度,确保消费者充分知情。

市场人士认为,在传统渠道理财收益下降的情况下,互联网理财、贵金属投资、P2P网贷等新型理财产品的平均预期相对较高很有吸引力,近年来,这类社会融资机构迅速增加,滋生了不少风险和问题。公开资料显示,2015年我国金融犯罪案件频发,P2P、融资担保等领域非法集资犯罪呈井喷式爆发,比上一年增加48.8%。

专家提醒,投资理财要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来选择产品,警惕高收益的诱惑,强调风险匹配。投资理财不可盲目跟风,一定要了解投资平台及产品等相关信息,相信“天上不会掉馅饼”,把握投资机会,守住自己的“钱包”。 新华

[编辑:亚麦]
精彩美图 更多 >>

分享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AI调解员

Copyright © 2016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