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上市公司大股东疯狂减持 市值高达140.84亿元

2016-06-14 09:25:19
来源:青岛早报
责任编辑:亚麦

进入6月以来,随着股市略为转暖,上市公司大股东们的减持热情就迸发出来,仅仅前六个交易日,就发生了386起上市公司重要股东减持,涉及上市公司达166家,减持市值高达140.84亿元。如此频繁的减持,无疑会打击股民的积极性,从而消减股民的投资信心。

6月至今,A股在六个交易日内稍有起色,但弱势反弹中上市公司的重要股东们却更倾向于“落袋为安”。《国际金融报》记者查阅Wind统计发现,截至6月8日,在6月的前六个交易日中,已经发生了386起上市公司重要股东减持,涉及上市公司达166家,减持市值高达140.84亿元。而整个5月上市公司重要股东减持市值总数为237.80亿元。这意味着6月刚过去的六个交易日,重要股东的减持市值就超过了5月的半数规模。

减持高发地:中小创股票

根据Wind数据统计,在6月1日—6月8日间,A股上市公司重要股东在二级市场交易总变动方向为“减持”的为166家,其中只有20家为沪市股票,146家为中小创股票。

“中小板和创业板股票的兴起就出现了很多新股限售,这些年,大部分原始股股东的限售期到了,并且这些板块的重要股东多为民营企业或者个人,在板块‘三高’的背景下,减持的冲动自然要比主板更强烈。”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会计系主任洪剑峭教授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如此指出。

值得注意的是,从大宗交易数据来看,减持小高潮发生的时点都踏准了大盘弱势反弹的节奏。

5月31日,上证综指猛涨3.9%,当天大宗交易平台减持便突然激增。根据Wind统计,四、五月以来,大宗交易平台日均减持规模为21.29亿元;但在5月31日成交额却突飞猛进至51.23亿元,随后在6月1日达到减持顶峰——61.68亿元。6月2日,6月3日以及6月6日亦保持较高的减持规模,分别为38.60亿元、47.36亿元、55.61亿元。

在这短短5天时间内,有42笔大宗交易“减持市值超亿元”,其中北京银行累计减持10.78亿,中南建设被减持5.41亿元。

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院长助理、副教授曹啸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大股东减持或者重要股东减持,从根本上就是“目前股价是高的,但从长远看,股价不会那么高,对后市股价表现是看低的”,在这一原因的驱动下,他们往往会选择“落袋为安”。

“中小创公司大股东持股比例高,尤其高比例质押股权的大股东在中小创公司比较多,这一类大股东未来进一步减持的可能性很大,因为在高比例质押股权的情况下,越是减持,股价就会越低,那么质押的股份价值也就越低,股价稍有反弹,股东减持的意愿就越强烈。”曹啸向记者解释称,同时,投资者还要警惕一些有高送预案的,股价上涨但是大股东或者高管还在减持的股票,“尤其要注意这些公司的盈利状况、营业来源、资本运作等,未来这类企业发生违规减持的可能性会比较大”。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大股东减持都是“负面”。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教授蒋展在接受 《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指出,“一般大股东减持释放的信号是他们认为公司股票的价格和价值产生了背离,价格高于真实价值于是想要卖掉,但也有一种可能是大股东出现资金紧张,希望套现投资别的领域,或者希望把手中的股票释放出来给一些新的概念投资者,这时对公司基本面的影响便不是负面的。”

蒋展强调,投资者对大股东减持行为的判断,还是要根据大股东的动机,并结合公司的基本面。

承诺不靠谱:说后悔就后悔

二级市场向来有 “恐减持症”,尤其当看到大股东或者重要股东减持时,在信息并不完全对称的情况下,中小投资者往往会跟风走人,这样导致股价遭遇更大的“滑铁卢”。

于是,今年上半年已有逾百家公司重要股东以“不减持承诺”、延长限售等方式来稳定市场。其中,股东承诺半年内不减持的有网宿科技、海源机械、聚飞光电、光环新网等公司;承诺7个月不减持的公司有爱尔眼科、回天新材等;承诺9个月不减持的公司有天银机电、美盛文化等;一年不减持的有海伦哲、美欣达、金达威、上海绿新等。

一些上市公司早在去年下半年便有过不减持承诺,六个月届满后又继续追加不减持承诺。但也有一些公司股东虽然也承诺不减持,但之后又“后悔”了。

今年5月17日,博云新材披露公告称,股东高创投在退出认购公司定增后,声明将解除不减持承诺,对此,深交所向博云新材发来关注函。

据了解,高创投的 “不减持承诺”发布于2015年11月。其时,博云新材向证监会报送非公开发行股票申请文件反馈意见的补充回复文件中,高创投作为非公开发行股票认购对象向公司出具《承诺函》:“承诺自承诺函出具之日起至本次非公开发行完成六个月内,高创投及高创投控制或同一控制下的关联方不主动减持公司的股份,若违反上述承诺,高创投减持股份的所得全归博云新材所有。”

不过,随着博云新材调整了非公开发行的认购对象,高创投不再参与本次定增认购。基于此情况,5月6日,博云新材收到高创投解除 “不减持承诺”的声明函。

面对撕毁承诺一事,深交所要求博云新材股东高创投说明,不减持公司股份的相关承诺中,是否明确承诺的履行以认购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为前提条件;以及解除承诺是否合规。

对于“不减持承诺”,在曹啸看来并不是那么靠谱,“因为资本市场已经出现了这样的现象,不承诺期限等于是没承诺,承诺了期限的到期后一样减持,所以从法律上来讲并没有多大效应。”

洪剑峭也表示,在去年股灾发生后,监管层就有要求大股东进行不减持承诺,但这个承诺是没有依据的,可信度一般。“就好像监管层要求上市公司有业绩承诺,但一些公司年报达不到业绩承诺的依然存在,这方面监管层也没什么办法。所以我认为最好监管还是要从法律和制度的角度去规范它”。

严控后:进一步完善

事实上,证监会今年1月8日便出台了《上市公司大股东、董监高减持股份的若干规定》,自2016年1月9日起施行。《规定》要求:股东拟通过集中竞价交易减持股份的,应提前15个交易日预先披露减持计划,且在三个月内减持股份的总数不得超过公司股份总数的百分之一。

今年5月9日沪深交易所下发关于落实《上市公司大股东、董监高减持股份的若干规定》相关事项的通知,在给大股东减持立规后,沪深交易所5月13日深夜再度联合发文,表示将高度关注大股东减持及大宗交易情况。

安信证券分析师江金凤认为,乐观按减持20%数据计算,则今年减持供给只为4743亿元;中性按减持30%测算,则减持供给为7115亿;更悲观一些按减持50%测算,则减持供给为11858亿元。总的来说,不管哪种情况,静态看12月减持供给压力最大,6月次之,而10月减持压力最小,7月、9月相对减持压力也较小。

“大股东、高层内部交易行为统称为内部人交易,这种交易最大的问题就是有可能会产生内幕交易。在新规之前,对于这些人员的减持行为只有限制卖多少,没有限制时间,新规是一个重要的过渡,先将减持收紧,接下来才有条件研究证券法,对减持制度做进一步的完善。”洪剑峭指出。

国金

[编辑:亚麦]
精彩美图 更多 >>

分享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信法网

Copyright © 2016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