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青岛市委、市政府下发《关于印发青岛市建设国家东部沿海重要的创新中心、国家重要的区域服务中心、国际先进的海洋发展中心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行动计划的通知》。我市专门制定了《青岛市建设国家东部沿海重要的创新中心行动计划》《青岛市建设国家重要的区域服务中心行动计划》《青岛市建设国际先进的海洋发展中心行动计划》和《青岛市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行动计划》。今日起,本报推出聚焦“三中心一基地”专题报道,详细介绍各行动计划的最新进展和重要活动。
在 《青岛市建设国家东部沿海重要的创新中心行动计划》中,我市将重点实施十大创新行动,包括科技创新行动、产业创新行动、业态和商业模式创新行动、开放创新行动、文化创新行动、金融创新行动、质量和品牌创新行动、军民融合创新行动、体制机制创新行动、行政管理与服务创新行动。
记者从市科技局获悉,在科技创新行动中,我市将靶向产业发展,建设十大科技创新中心;着眼未来产业,超前布局十大科技创新中心;强化科技服务,建设十大科技创新服务平台;优化创新生态,实施十大科技创新工程。
其中,建设十大科技创新中心,包括建设海洋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国家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建设橡胶材料与装备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智能制造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虚拟现实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科学仪器设备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新材料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生命健康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新一代信息技术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新能源汽车科技创新中心。
新闻延伸
国家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正式启动
记者从市科技局获悉,国家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已由科技部、国务院国资委正式批复,标志着首个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的建设在高铁领域正式启动。该中心以青岛为核心区域,发挥中国中车行业引领作用,在五年计划期内打造世界高速列车科技创新高地和引领世界高速列车科技与产业发展的“火车头”。
下一步,我市将根据国家批复要求,构建高速列车全球技术协调创新体系,凝聚全球创新资源,围绕创新中心建设总体目标,将建成“三平台、两中心、一基地”,并形成开放的、国际化、专业化协同创新资源网络。
66家众创空间纳入国家备案
在众创空间建设工程方面,前不久,科技部公布了第三批纳入国家备案的众创空间名单,青岛有40家名列其中,本批次数量居15个副省级城市首位,青岛的国家备案众创空间总数也因此达到了66家。截至9月底,全市已有121家众创空间投入运行,创业街区建设初见成效,青岛创客大街、西海岸创新创业中心、五四创客城等三个街区已全面投入运营,引进创新创业服务机构33家;专业孵化器渐具规模。
[编辑:云彩]分享
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