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青岛争创“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

2016-11-22 09:14:33
来源:青岛晚报
责任编辑:云彩

先进制造业是在传统制造业基础上,吸收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以及现代管理等创新成果,广泛应用于产品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营销管理、售后服务全过程,实现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生产的新型产业体系,具有产业高端、技术密集、业态创新、附加值高、成长性好、带动性强等特征,是引领经济转型发展、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的主导力量。

增创产业竞争新优势

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我市抢抓“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战略机遇,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发挥本土优势,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以蓝色、高端、新兴为导向,以促进制造业创新发展为主题,以提高制造业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发展互联网工业、高技术制造和装备制造业为主线,加快推进“海洋+”“互联网+”“标准化+”在制造业各领域的深度融合与创新应用。

大力发展智能制造、绿色制造和服务型制造,进一步做强比较优势、补齐发展短板、夯实工业基础、延伸价值链条、优化产业生态、拓展发展空间,打造特色鲜明的蓝色制造高地、优势突出的高端制造高地、面向未来的新兴制造高地和率先发展的互联网工业融合创新中心,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培育转型发展新动能,重塑经济增长新动力,增创产业竞争新优势,为建设区域性经济中心城市奠定坚实的产业基础。

坚持走高端引领发展道路

要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需要坚持走高端引领发展道路。瞄准高端产业和价值链高端,超前布局发展蓝色、高端、新兴产业,全面推进互联网与工业融合创新,促进传统制造方式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服务型制造转变、产业层次向中高端迈进,打造结构优化的产业新高地。坚持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强化企业主体地位,深化产学研用合作,构建多层次创新网络和人才培养体系,统筹推进产业创新、技术创新和业态模式创新,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促进发展方式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打造先进制造业创新策源地。

实施 “标准化+”“质量强市”“品牌强市”战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健全质量标准,弘扬工匠精神,积极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促进竞争优势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供需平衡向高水平跃升,打造以质取胜的品牌集聚区。立足区域资源禀赋和环境承载能力,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运用倒逼机制化解过剩产能,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构建绿色制造体系,促进县域和都市工业协调发展,实现由粗放生产向绿色制造转变,打造绿色集约的生态产业城。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超过2万亿元

立足青岛制造的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中国制造2025〉山东省行动纲要》,大力实施制造强市战略,力争到2020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超过2万亿元,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比重达到46%,工业产业集聚度提高到65%,培育“233”大企业集群和“131”中小企业“专精特新”梯队,基本构建起以蓝色制造高地、高端制造高地、新兴制造高地和互联网工业融合创新中心为支撑的先进制造体系与新型产业生态,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使青岛在新型工业化道路上率先走在全国前列,争创“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

加快构建以海洋工程装备与高技术船舶、海水淡化与海洋新能源装备、海洋生物产业、海洋材料产业为主导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力争到2020年,规模以上涉海工业总产值突破5000亿元。突破发展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装备、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力争到2020年,培育千亿级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装备和百亿级航空航天装备产业链,带动全市装备制造业产值突破1万亿元。

超前布局、创新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新医药、新材料和新能源产业,力争到2020年,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0%,打造支撑产业倍增、促进动能转换、引领未来发展的新兴制造新高地。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制造业各领域的深度融合与创新应用,力争到2020年,培育5个全国领先、行业主导的互联网工业平台,打造50个智能工厂或互联工厂,建设500条(个)自动化生产线或数字化车间,工业企业两化融合发展指数达到85,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55%。

[编辑:云彩]
精彩美图 更多 >>

分享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信法网

Copyright © 2016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 新闻备案:鲁新网201653205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