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十三五”末青岛十大企业集团总资产将达1万亿

2016-11-25 14:52:21
来源:大众网
责任编辑:光影

11月25日,大众网记者从市直国有企业深度融合“三中心一基地”建设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到“十三五”末,青岛市直国有企业每个平台公司和企业集团至少培育1家上市公司,创新型企业的产业结构和商业模式基本形成,十大国有平台公司总资产达到1万亿,十大企业集团总资产达到1万亿。

目前,青岛国有企业持续向好发展,在全国37个省、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当中,青岛市直大企业利润总额排在第7位,资产总额排在第11位,营业收入排在第13位;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当中,青岛市直大企业的利润总额排在第2位,资产总额排在第2位,营业收入排在第3位。

据悉,今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建设国家东部沿海重要的创新中心、国家重要的区域服务中心、国际先进的海洋发展中心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简称“三中心一基地”)的战略部署。为进一步发挥市直大企业在“三中心一基地”建设中的骨干作用、主导作用、支撑作用和引领作用,对接全市“三中心一基地”建设总体规划,结合青岛国资国企改革发展,青岛制定了《市直企业深度融合“三中心一基地”建设行动计划》。

大众网记者了解到,行动计划表示,经过“十三五”的建设发展,要实现以下目标: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创新能力大幅提升、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国有投资公司等平台公司支撑服务功能更加强大,市直企业成为“三中心一基地”的骨干支持性能力创造者、创新转型发展的示范者、蓝高新产业和知识密集型高端服务业发展的引领者。

企业投融资功能更加完善,到“十三五”末,每个平台公司和企业集团至少培育1家上市公司,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资本运营能力进一步增强。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更加健全,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创新型企业的产业结构和商业模式基本形成,企业规模和实力大幅度提升。到“十三五”末,十大国有平台公司总资产达到1万亿,十大企业集团总资产达到1万亿。

同时,在创新中心建设方面,把优质资源向大企业和优秀企业家倾斜,支持海信、青啤、双星等大企业加大科研投入,增强企业持续创新实力,全面推进创新型企业建设。发挥大企业的创新引领作用,落实“科技创新行动”、“产业创新行动”,使大企业成为青岛建设创新中心的重要支撑。发挥国有投资公司平台作用,推动创新中心平台、创客空间等创新载体建设,扩大天使投资、创业投资和产业投资基金投资规模,促进创新创业项目与各类资源的对接。

服务中心建设方面,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大资本运营力度,支持市直企业积极布局现代物流、现代金融、现代旅游、健康养老等现代服务业,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转变。在高端业态、知识性和平台型上下功夫,着力培育发展检验检测、咨询等知识密集型高端服务业,在轻资产、高价值业态上小投资、大作为、高回报、广辐射,推动业态模式创新,有力支撑区域服务中心建设。

海洋发展中心建设方面,支持国有投资公司加大投资建设力度,推进红岛会展中心、海洋设备试验与检测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等重点项目建设,完善“一谷两区”功能和配套保障。按照全市建设“一带一路”综合交通枢纽的定位,市直企业推动新机场、港口、西客站商务区建设,强化机场、车站及港口辐射功能,打造国家“一带一路”重要门户和交通物流枢纽。

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方面,制造类企业瞄准高端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积极布局光电芯片、精准医疗、直升机等蓝色、高端、新兴产业,打造先进制造体系和新兴产业生态。国有投资公司推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东区工程、惠普软件大数据项目等制造业创新平台,莱西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航天微电子产业园、惠普大数据产业园等重点园区建设,为先进制造业发展提供创新支撑和载体。(记者 刘宇昕)

[编辑:光影]
精彩美图 更多 >>

分享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AI调解员

Copyright © 2016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 新闻备案:鲁新网201653205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