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客吞吐量首破2000万人次大字,醒目地摆在青岛机场大厅内。
齐展双翼,星连世界,在青岛胶东国际机场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之际,青岛民航业再传喜讯。12月22日,青岛流亭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2000万人次,正式跻身国内大型繁忙机场行列。2000万人次的客流量标志着青岛机场迎来新一轮的黄金发展期,在向东北亚区域枢纽机场目标迈进的同时,也将对青岛地区经济发展和“三个中心一基地”建设等城市战略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跻身国内大型繁忙机场
22日上午11时许,乘坐厦门航空MF8562航班从青岛前往厦门的旅客林志坚办理完值机手续之后,一个新的纪录诞生了——青岛机场旅客年吞吐量首次突破2000万人次。厦门航空向来自福建的林志坚送出一张青岛—越南胡志明市往返免费机票表示祝贺。机场旅客吞吐量可以折射出一个城市的经济活跃度。“十二五”以来,与城市的发展活力与地位相匹配,青岛机场的旅客吞吐量正高速攀升。2010年,青岛机场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1000万人次,达到1110万人次。2016年突破2000万人次。年增200万的“青岛民航速度”折射出青岛近年来在城市发展进程涌现出的活力。
青岛国际机场管理公司副总经理于福全表示,“这对青岛机场具有里程碑意义,标志着青岛机场正式跻身国内大型繁忙机场行列。”我国机场每百万航空旅客吞吐量可产生经济效益18.1亿元人民币。由此测算,2000万人次的客流吞吐对青岛GDP的贡献率也不可小觑。这也标志着青岛机场迎来新一轮的黄金发展期,将对青岛地区经济发展和“三个中心一基地”建设等城市战略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一年开四条洲际直飞线
青岛机场深化同航空公司、伙伴机场、旅行社的互动协作,有序落实法兰克福、旧金山、墨尔本、温哥华等洲际直航开发,加大日韩及东南亚市场运力投入。今年以来,青岛机场新开了青岛至法兰克福、墨尔本、旧金山3条洲际直航航线,12月30日还将开通青岛至温哥华直航,全面实现了青岛机场与欧美澳地区重要城市间的空中对接。
11月24日,随着青岛飞往韩国首尔的SC4087航班旅客办完通关手续,青岛空港口岸年出入境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300万人次,预计今年达到320万人次,创下新高,成为我国内地继上海浦东、北京首都、广州白云、杭州萧山、成都双流、上海虹桥、厦门高崎机场之后,又一个年出入境旅客突破300万人次的口岸。目前,青岛正在向着东北亚区域枢纽机场目标迈进,航线连通亚洲、北美洲、欧洲、大洋洲四大洲的12个国家、21个城市。据于福全介绍,“青岛机场面向日韩的优势明显,日、韩航班每日往返运营达16和40架次,形成了高频次、全覆盖、常态化的快线运营态势,占青岛国际航班总量的68%,目前至韩国和日本的航班数量分别居全国各大空港第3位和第5位,充分发挥了面向日韩的门户机场功能。”
优化航线布局“双枢纽”
在拓展国际(地区)航线的同时,青岛机场也在完善国内航线布局。为优化调整航线网络结构,青岛机场推进青岛至中、西部地区空中快线建设,逐步搭建互为枢纽节点的‘空中走廊’,查遗补漏完善国内相关航点布局,提升国内航线网络通达效应。
2016年,青岛机场新开国内航线19条,新增拉萨、赣州、库尔勒、常州、临汾、遵义等6个航点,广州、西安、重庆、昆明、乌鲁木齐、哈尔滨等27个航点的运力得到加强。其中,拉萨、库尔勒航点的通航进一步强化了青岛与藏疆地区的衔接力度,航点布局继续朝向纵深推进。据于福全介绍,“青岛机场不仅要做东北亚枢纽,还要辐射中西部地区,深入推进‘双枢纽建设’,发展青岛至重庆、昆明、成都、西安、贵阳、郑州等中西部地区重要枢纽的快线运营模式。”
据了解,青岛机场将于年内完成同重庆机场、山航、郑州机场和贵阳机场的战略合作协议签署工作,持续加密中西部航线航班,搭建“东南亚、南亚—西南—青岛—东北亚”以及“中亚、西亚—西北—青岛—东北亚”的空中走廊集疏运通道。
每天过夜机数约52架
过夜飞机数量有序增加。青岛机场加强同航空公司协作,吸引过夜飞机增量。年内机场平均每天过夜飞机数约为52架,比去年同期增加5架。过夜飞机数量的增加提升了航线网络通达成效,为门户枢纽建设发展以及生产指标的持续平稳提升提供了坚实基础。
持续提高运行保障能力。截至2016年10月31日,青岛机场放行正常率75.66%,同比增长8.34%,其中有5个月位居华东时刻协调机场第一名,全年位居华东时刻协调机场第一位,处于全国大型机场中上水平。另外,据国际机场协会(ACI)最近公布的权威数据,青岛机场第三季度服务测评总体满意度列全球第33位,总体满意度由2015年的83%提升至95%。33项指标全部进入1500万~2500万吞吐量机场排名前十位,其中安检是否彻底、转机是否容易方便、手推行李车是否方便充足、候机楼内步行距离四项指标已挺近全球前20位。
-延伸
新机场远期可满足
吞吐量5500万人次
“年旅客吞吐量突破2000万人次,对青岛机场来说是荣耀,更是压力。站在这一新的起点上,青岛机场感受到的更多的是责任和使命。”青岛国际机场集团董事长焦永泉表示,青岛流亭国际机场原设计目标容量年旅客吞吐量为1200万人次,2012年已经满负荷。如今,通过挖潜,青岛机场年旅客吞吐量突破了2000万人次,已属于超负荷运行,空域紧张,资源受限。限于机场的规模,新机场的建设迫在眉睫。据了解,新建的青岛胶东国际机场是一座集航空、铁路、公路、城轨于一体的“全通型”综合交通枢纽,将在2019年实现转场运营。
据了解,青岛胶东国际机场总投资约381.75亿元,建设2条平行远距跑道,跑道长度3600米,跑道间距2200米,航站楼面积45万平方米,建成后可满足年旅客吞吐量35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50万吨,飞机起降30万架次的保障需求。新机场运行等级为4F,为目前国内机场建设的最高等级,与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广州白云机场等11个国内知名大机场等级相当,可起降空客380、波音787等目前最大机型。远期以2045年为目标年,规划将再建设2条近距跑道,跑道长度3200米,航站楼面积达70万平方米,可满足年旅客吞吐量5500万人次、终端60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00万吨、飞机起降45万架次的保障需求。
客货集疏也将造就崭新的航空城。日前,青岛胶东临空经济示范区正式获批,它将以新机场为中心,规划建设一座集生产、观光、办公、商贸、居住于一体的“航空城”,人们的吃住行游购娱都将与这座航空城接轨,与国际接轨。根据规划,示范区不仅构建区域性航空枢纽,还要打造高端临空产业基地和争创对外开放引领区,最终要建成现代化生态智慧空港城。在不久的将来,一个集生产、观光、办公、商贸、居住于一体的全国领先的新型航空城市将逐渐显现。
[编辑:可可]分享
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