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青岛标准化建设走在全国前列 6月要办国际论坛

2017-03-21 07:31:35
来源:青岛早报
责任编辑:亚麦

原标题:青岛国际标准化论坛6月启幕

谁制定了标准,谁就掌握了话语权,谁掌握了标准,谁就占领了制高点。标准已成为世界“通用语言”。昨天,我市召开新闻发布会,今年6月27日到29日,我市将举办2017青岛国际标准化论坛,三大标准化国际组织ISO (国际标准化组织)、IEC(国际电工委员会)、ITU(国际电信联盟)高级官员已确认出席,论坛上将发出“青岛标准化”声音。

背景>>>

青岛标准化建设走在全国前列

城市的发展离不开标准化,青岛与标准化有着紧密联系,这种紧密联系,首先源于青岛的工业传统。工业革命催生了现代标准化,青岛是中国最早启动工业化的城市之一,随着1899年青岛港和胶济铁路的修建,机车、船坞、啤酒、缫丝等工业企业先后建造,这些企业在中国工业的标准化进程中发挥了先导作用。比如1964年诞生的《青岛啤酒操作法》成为中国啤酒工业的第一个行业标准。现在,青岛已经成为中国的制造业名城,拥有海尔、海信、中车四方等一批知名企业。这些知名企业的成功,也得益于标准化。

青岛与标准化的紧密联系,还基于城市的对外开放。青岛是中国第一批沿海开放城市,目前青岛已与世界216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往来,全市累计实际利用外资超过600亿美元,与67个国外城市结为友好关系,青岛港与世界700多个港口保持贸易联系。如此大规模的对外开放,使青岛能够广泛对接国际标准,加快城市的国际化进程。

青岛与标准化的紧密联系,体现在青岛的“标准化+”城市发展战略。青岛确立了“以世界眼光谋划未来,以国际标准提升工作,以本土优势彰显特色”的工作思路。 2015年,青岛在全国城市中首个提出实施 “标准化+”城市发展战略。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市培育了青啤、海尔、海信等一大批质量型全球知名企业,国际标准化建设走在全国前列。我市承担了25个国际和国家专业标准化技术组织秘书处,参与制修订国际标准74项、国家标准650多项、行业标准700多项。

目的>>>

将搭建起青岛通向国际的桥梁

在昨天的发布会上,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局长纪家栋介绍,2015年11月,国家标准委与青岛签署了《关于推动青岛标准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建设合作备忘录》,主要内容是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推动青岛标准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建设、推动青岛实质性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加快重点领域标准创新、支持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建设、培育发展标准服务业以及开展标准化人才交流和培养等,支持青岛举办国际标准化论坛,成立青岛市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和青岛市国际标准化研究中心。

国际标准化组织、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对举办论坛非常认可和支持,认为这将作为第39届ISO大会留给中国的遗产,搭建起青岛通向国际的桥梁,必将极大提升青岛市乃至中国标准化工作的国际影响力。

这次论坛将用标准助推创新发展,以标准引领时代进步。发挥标准化在完善全球治理、促进可持续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对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开展“标准化+”行动,建设青岛国际标准化培训基地,打造永久性国际标准化交流合作高端平台,服务“三中心一基地”建设,创建标准国际化创新型城市。

2017青岛国际标准化论坛

该论坛定位为一个定期、定址召开的国际会议,就国际标准化和经济、社会、环境发展关注的热点进行讨论、交流,与ISO、IEC、ITU等标准化国际组织大会倡导方向和主要议题形成延续和扩充。吸引世界目光,打造一个政府、企业等利益相关方积极参与的国际标准化高端专业对话平台,为建立与国际、区域和国家等标准化机构的合作创造机会,用标准化的方法促进全球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

论坛信息

基本形成“162”的架构:“1”是指主题论坛;“6”是设“自愿性可持续标准中国国家平台工作会议”“智能制造,标准引领”“标准助推高铁装备与技术创新发展”“国际标准支撑城市可持续发展”“船舶海洋产业发展和标准化”“国际标准化人才培养与教育”等6个专题论坛,分别由中国标准化协会、海尔集团、中车青岛四方公司、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中船重工714所、青岛大学主办;“2”是同时召开2个国际会议,分别是国际标准化组织中央秘书处会议、中德标准化合作会议。

标准让城市更加智慧

2020年“标准化+”覆盖各重点领域

根据《青岛市“标准化+”发展规划(2016-2020年)》,到2020年,“标准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和“标准青岛”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青岛标准”在国内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基本形成国内领先、具有本土特色的覆盖经济建设、社会治理、生态文明、文化建设和政府管理等重点领域的青岛标准体系。

《规划》提出,到2020年,我市将新承担国际、全国专业标准化组织秘书处5个,主导或参与制修订国际标准20余项,国际标准化会议、论坛常态化举办,新承担国家和省标准化试点示范任务50项,组建团体(联盟)标准组织10个,主持或参与制修订国家和行业标准200余项,制修订地方标准规范500余项,建立市级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20个,青岛标准馆藏量达到120万件,发展壮大一批专业水平高、市场竞争力强的标准化科研服务机构。围绕重点产业发展、重要民生工程、重大公共安全等领域,开展以需求为导向的标准化活动。依托青岛产业、产品、技术特色和优势,形成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满足青岛经济社会发展的“青岛标准”,树立一批“青岛样本”,推动“青岛标准”走出去,不断提升青岛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的能力。

具体实施方面,我市将加快利用“标准化+”促进产业升级。如加快“标准化+”在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科技创新领域的融合,推进社会治理、民政服务、公共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交通运输、行政管理、电子政务、安全应急、生态资源保护、新型城镇化、美丽乡村等方面的标准化建设。

【进展】

国际标准化培训基地落户蓝谷

今年,我市发布了青岛市“标准化+”发展规划,修订了标准化资助奖励办法,从战略谋划和政策支撑方面奠定了今后五年标准化工作发展的深厚基础。

同时,为了固化和深化论坛成果,推动青岛更深层次、更高水平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市编委办已正式发文,同意青岛市标准化研究院加挂青岛市标准国际化研究中心牌子,该中心承担有关标准化技术组织相关工作,承担标准化国际交流合作、国外及国际标准分析研究与应用、标准国际化人才建设及咨询服务等工作。我市已向世界上最大的标准化国际组织ISO申办成立国际标准化培训基地,3月15日,申办报告已通过国家标准委报到了ISO总部。

目前,国外有墨西哥、新加坡等国家和国内有杭州市、深圳等城市都在争取这一项目,竞争十分激烈。昨天上午,国家标准委田世宏主任在ISO第103次理事会期间与ISO秘书长进行了会谈,就青岛申办国际标准化培训基地一事形成了协商方案,基地将落户蓝色硅谷核心区,这标志着青岛在国际标准化培训领域取得了里程碑式的进展,必将对青岛今后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本版撰稿记者 陈勇 王婷 通讯员 叶家言李帅 制图

[编辑:亚麦]
精彩美图 更多 >>

分享到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AI调解员

Copyright © 2017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 新闻备案:鲁新网201653205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