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上半年建成交付

2018-01-28 10:27:51
来源:青岛晚报
责任编辑:光影
\

原标题: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今年交付

记者从市城乡建设委了解到,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北海基地项目顺利完成单体规划验收,该项目计划今年上半年建成交付,届时将与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南海基地南北呼应,构成我国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事业“一南一北、双翼齐飞”的战略格局,同时也将有力提升我市海洋文化发展水平和影响力。

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北海基地项目是由中央和地方共建的国家级水下考古基地,也是我国北方唯一的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国家级公共技术支撑平台。项目由市城乡建设委建筑工务局负责建设,位于我市蓝色硅谷核心区南泊河东路以东、岛湾一路以西、问海路以北、科技四路以南地块,占地33.7亩,地块西北角主要建设1栋呈“L”型分布的水下考古科研训练楼,地块南部预留后期建设用地。水下考古科研训练楼地上3层,地下1层,建筑面积6331平方米,于去年底开工建设,现已封顶,主要设置设备存放区、业务教学区、文物修复区、文物库房区和业务科研区等。其中,业务教学区建有长28米宽20米,一二层连通的沉船存放池,主要用于古沉船船体、船板的浸泡保护研究。项目投入使用后,将主要面向黄、渤海约45万平方公里海域,开展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市建筑工务局一直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该项目建设始终,着力打造低耗、高效、经济、环保的绿色建筑。项目沉船修复池中50%以上的热水采用太阳能热水系统加热,其余热水的供应也采用高效、节能的燃气加热方式,替代了传统能耗较大的电加热方式;同时,选用密封性能好、传热率低的节能门窗,大幅减少建筑能耗,项目建筑节能率达到65%。该项目不仅实现了建设“零事故”的目标,获评青岛市首批“标准清单”式样板工程,还获得了省住房城乡建设厅颁发的“二星级绿色建筑设计标识证书”。下一步,市建筑工务局将继续加强管理,加快收尾工作,力争项目早日交付使用,确保重点项目及时发挥效益。(青岛晚报/掌上青岛/青网 记者 傅春晓)

什么是水下文化遗产

“水下文化遗产”系指至少100年来,周期性地或连续地,部分或全部位于水下的具有文化、历史或考古价值的所有人类生存的遗迹,比如:遗址、建筑、房屋、工艺品和人的遗骸,及其有考古价值的环境和自然环境;船只、飞行器、其他运输工具或上述三类的任何部分,所载货物或其他物品,及其有考古价值的环境和自然环境;具有史前意义的物品。海底铺设的管道和电缆不应视为水下文化遗产;海底铺设的管道和电缆以外的,且仍在使用的装置,不应视为水下文化遗产。

[编辑:光影]
精彩美图 更多 >>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信法网

Copyright © 2018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 新闻备案:鲁新网201653205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