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青西新区着力实体经济 迈出高质量发展新步伐

2018-05-08 08:56:23
责任编辑:芃芃

原标题:青西新区着力实体经济 迈出高质量发展新步伐

\

海西重机自主研制的国内首个自升式升降平台。

“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就要依靠科技创新”,十九大报告对经济增长动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日前,青岛西海岸新区印发加快建设四大基地促进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意见,并于5月1日开始实施。该意见指出,新区将以实施“一业一策”为主线,以开展定向招商和精准服务为抓手,全面落实“中国制造2025”重点产业发展方向,全力推进海洋制造业、高端制造业和新兴制造业三大领域十个产业,构建现代化的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以实体经济为着力点,迈出高质量发展新步伐。

■亮点 西海岸新区高新技术产业 产值突破2300亿元

近年来,青岛西海岸新区科技创新实力不断增强。海尔工业互联网平台、西门子青岛创新中心等项目投入运行,青岛开发区获批全国首批智能化工业园区试点,全国首个智能制造创新中心落户中德生态园。国家海洋基因库实验室投入运行,船舶与海洋工程创新中心获批全省首批制造业创新中心,新增市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等研发平台49个、累计达209个,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45家、累计达401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突破2300亿元,总量位居全市首位。技术合同交易额始终保持20%增长,发明专利指数位居全省前列,获批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区、海洋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等10多块国家级牌子。

新增国家级众创空间和兴创天地7家、总数达到18家,24个创业项目在三板、四板挂牌上市。国家海洋基因库实验室试运行,国家级海洋物探及勘探设备工程实验室揭牌,船舶与海洋工程创新中心获批全省首批制造业创新中心,新增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9家、累计达到149家。高新技术企业新认定186家、总数达到390家。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居全省前列。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3%,获批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区。

海洋制造业·东海药业 重研发,微生态新药创研领先美国

位于青岛西海岸新区的东海药业有限公司办公楼里,有一张袁隆平院士的合影引人注目,很少有人知道袁隆平就是用东海微生态药品治好慢性腹泻的患者之一。“我们应该汲取生态破坏造成环境恶化的沉痛教训,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好人体微生态平衡。”青岛东海药业董事长崔云龙曾在接受采访时这样说道。长期以来,人类医学发展史上犯了一个不容小觑的错误,就是过度重视人体自身的器官以及基因,忽视了由共生器官-人体菌群营造的人体微生态的重要性,致使人类对诸多疾病的起因认识不到位,造成了对这些疾病在预防和治疗上一直没有有效的措施。

东海药业,20多年专注于微生态制剂创研和普及微生态知识、疗法,1997年,东海药业成功分离出我国第一株药用酪酸梭菌,这也是我国第一株治疗腹泻、肠炎的药用酪酸梭菌菌株,生产的相关药品一举打破了日本在微生态制药领域长达半个世纪的垄断局面。酪酸梭菌、凝结芽孢杆菌领域技术领先美国十年,已经成长为国内最大的微生态制剂生产基地。

“我们的目标是打造人体微生态产业‘航母’。”该公司品牌部胡经理表示,东海药业的目标就是成为微生态领域里的标杆企业。为此,他们尤其注重研发和知识产权,“很多企业的微生态产品是通过其他平台转让的,我们都是自主研发的。”东海药业目前的研发团队有80多人,“今年7月份还将入职近300名员工,其中三分之一是研发人员。”正是有了强劲的研发团队做后盾,东海药业先后攻克了厌氧益生菌产芽孢困难的发酵技术和防止微生态药品失活的微囊技术等重大关键工艺技术,解决了益生菌药品需要2℃~8℃低温储运的技术瓶颈,使所生产的阿泰宁、宝乐安等益生菌药品均能常温储运,确保了药品质量和临床疗效。迄今,已成功创研获得了新药证书9个(一类生物新药3个、二类生物新药2个),其中微生态药品6个(国家一类新药2个),主持制定了微生态药品国家标准6个,系列研究成果荣获2013年青岛市技术发明奖一等奖,2014年山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先后主持完成了微生态药品领域的863项目5个,已申请新药发明专利60余项,获授权18项,其中获美国微生态新药发明专利授权2项,标志着我国在酪酸梭菌和凝结芽孢杆菌方面的微生态新药创研水平领先美国。

迄今为止,东海药业的产品已进入国内二级以上医院3000余家,年销售1000余万盒,实现产值3亿元。系列微生态药品和克敏特等益生菌复合粉等功能性食品已为800多万患者解除了疾病痛苦,“从2016年底开始,我们的产品往社区、乡村医院拓展销路,希望我们的药能够帮助更多人解除痛苦。”

■全力推进海洋制造业,实现蓝色产业引领示范发展

重点突出海工装备与高技术船舶、海水淡化、海洋生物等三大蓝色产业,为探索海洋先进制造业科学发展新路径发挥示范作用。

●海工装备与高技术船舶:到2020年,力争产值超过500亿元,打造全国高端船舶修造产业基地和世界级海工装备基地

●海水淡化:到2020年,力争实现产值100亿元,全区海水淡化生产能力达到24万吨/日,建设全国领先的海水淡化产业基地

●海洋生物:到2020年,力争海洋生物产业产值达到200亿元,打造国家级海洋生物产业基地

高端制造业·大东科技 智能柔性生产线实现操作无人化

青岛大东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3月,坐落于西海岸新区明关路729号,虽然成立时间不长,但“发展迅速,而且步子非常稳。”青岛西海岸新区工信局相关工作人员表示,作为高端制造业典型代表之一,该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研发、生产、销售智能数控冲压装备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其主要产品有数控转塔冲床、数控柔性生产单元、数控送料机、数控剪板机前送料等高效智能钣金数控冲压装备,是国内先进的自动化设备生产基地。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该企业从创立之初,走的就是高端、环保“路子”,“2013年创立之初我们就自主研发生产了D-T30系列数控转塔冲床,每小时耗能两度电,为全国首创。”该公司总经理李成忠告诉记者,这种数控转塔冲床的作用不单是冲孔,简单的拉伸、成型等都可以,“举个简单的例子,家用冷柜外壳上有些小孔及散热百叶窗等,就是用数控转塔冲床加工的;再比如一些高铁站及大型商场的铝单板幕墙装饰板,都由它来加工的。”而传统机床需要多道手工操作,效率低,安全性差,“现在国内的很多机床,耗电多的每小时20多度,少的也得5度。”不光能耗少,他们自主研发的高速伺服转塔冲床专用控制系统,还实现了高速、高精加工。“目前国内市场已全面做开,去年产值1.5亿,今年将进一步扩大国内市场,开辟全新的国外市场,今年产值争取达到2亿。”

除了产品高大上,该公司的生产线目前也在优化中,“我们公司正在投入研发智能柔性生产线,以实现钣金生产无人化操作。”李成忠介绍道。何谓无人化操作?“就是从一张铁板到生产出一个成型的产品(箱体、铁柜子),尽量节约减少人工操作,以致全部实现智能化全自动操作。”李成忠告诉记者,传统生产线上,一张铁板需要经过人工裁剪、搬运、冲压、折弯、成型等多项操作,工序非常繁琐,“简单的话3个以上,麻烦的得七八道工序。”耗时耗力,而通过智能柔性生产线,不光把人工成本省下来了,时间也能省一半以上,这一生产线的投用预计在明年上半年就可以实现。

据李成忠介绍,经过多年的发展,该公司已成为较为完善的数控设备生产厂家,并在全国设有23个办事处,产品畅销全国且各项经济指标位居全国同行业前列。共有19项专利技术,16项实用新型,2项外观专利,其中1项技术发明专利已进入实质审核阶段。其研发生产的设备已销往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乌兹别克斯坦、俄罗斯等多个国家。另外,该公司2018年还将投资2.6亿元,建设年产800台套的智能数控装备科技园,预计明年投入使用。

■重点突出优势制造业,实现传统产业高端化发展

立足存量变革,加快提升企业装备技术和智能制造水平,通过引入新技术、新管理、新模式,重点提升家电、机械装备、汽车制造等传统产业转向网络家电、智能装备、新能源汽车等优势产业,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国内行业领先地位的产业集群。

●网络家电:到2020年,家电产业力争实现产值1200亿元,成为青岛家电产业由大变强的核心支撑,建设全球网络家电研发及智能制造基地

●智能装备:到2020年,机械装备制造业产值超过1000亿元,建成国内知名的专业化智能装备制造业基地

●新能源汽车:到2020年,汽车及零部件产值达到500亿元,建设国内重要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

青西新区着力实体经济 迈出高质量发展新步伐

\

董家口中石化国内首个LNG接收站。

新兴制造业·华世洁环保科技 打破中国环保技术无“芯”神话

华世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坐落于西海岸新区六盘山路16号,在十余年的发展历史中不断创新突破,“分子筛吸附转轮”技术实现了国内首创,打破了中国环保技术无“芯”的神话。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从初创开始,该公司就秉承“走国际化自主研发路线”。“‘分子筛吸附转轮’于2008年开始研发,通过近4年时间的研发成功,并于2014年获得国家首台(套)认证,在当时打破了中国环保技术无‘芯’的神话。”该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以往同类型技术主要被国外企业垄断,而他们的这项技术的研发则打破了这一垄断。到目前为止,该项技术已成为我国该产品的国家标准,技术水平已达到国际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并能与国外企业相媲美。

“分子筛吸附转轮”到底有啥用呢?“‘分子筛吸附转轮’技术目前广泛应用于针对中小企业的高效净化一体机中,它可以理解为一个用于工业的大型空气净化器。”该负责人解释道,现阶段我国VOCs(挥发性有机物)控制才刚刚起步,系统性不强、行业针对性差、控制不全面等问题较为突出。废气治理方面,产品类型单一、技术水平落后、产品运行维护差。而该项产品则能根据废气的成分、浓度、风量实现“一厂一策”,净化效率达到90%以上,方便安装,并大大缩短了工期。“这项技术的突破也为我国汽车涂装、机械制造、造船等行业对大风量、低浓度有机废气治理技术水平的提高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另外,“由于大型企业设备比较完善、理念比较先进,对于空气污染配套治理的措施也比较完备,而目前中小型企业在这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中小企业也经常因为空气治理不达标而被迫关停,基于这种情况,目前公司的主要业务集中在中小型企业中。”据该负责人介绍,目前他们已为十余家中小企业提供净化一体机服务。经过十余年的发展,该公司在涂装行业废气治理方面已成为行业翘楚,并为500强企业及知名车辆企业提供优质的工程项目及服务,如长城汽车、长安汽车、比亚迪、约翰迪尔、捷安特等。

2017年,华世洁环保新增4项VOCs治理国家级专利,截止到目前,该公司已拥有60余项专利。在解决空气治理、为绿色发展助力的同时,华世洁环保也提高了自己在行业内的地位,拥有了自己的核心材料,就相当于拥有了一张属于自己的名片。2017第十届环境产业大会上,青岛华世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荣获“绿英奖·工业废气VOCs治理标杆企业”荣誉称号,目前公司产值达到7亿。下一步,该公司将继续致力于为企业提供健康舒适的清洁的空气,共享蓝天。

■培育扶持新兴制造业,实现新兴产业崛起壮大发展

全力培育扶持具有一定产业基础和项目储备条件,且符合青岛市产业发展方向的新兴制造业,重点发展集成电路、新材料、仪器仪表、高端医疗器械等四大产业,推动高端新兴产业规模化、专业化、集群式发展,培育新区工业发展新动能。

●集成电路:到2020年,力争新引进和培育集成电路企业10家以上,集成电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00亿元

●新材料:到2020年,力争新材料产业产值达到200亿元

●仪器仪表:到2020年,力争实现产值50亿元

●高端医疗器械:到2020年,力争实现产值30亿元

■突破 从定标到定向 领航新旧动能转换

作为青岛发展的龙头和引擎、推进新旧动能转换的主阵地,青岛西海岸新区率先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当好排头兵,发挥辐射带动作用。由“定标”转向“定向”,改变传统“定目标、定任务”的方式,出台《新旧动能转换存量变革工程三年行动计划(2017-2019)》以及《关于加快建设四大基地,促进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不仅明确干什么,更重要的是让大家知道谁来干、怎么干、干到什么程度,为传统产业率先实现新旧动能转换指明了方向,画好了路线图。以实体经济为着力点,率先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迈出高质量发展新步伐。

“一业一策”定目标。对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针对新区工业特点和优势,确定26个行业“一业一策”予以跟踪推进。目前已完成了船舶海工、家电电子、汽车、机械装备、纺织服装、橡胶轮胎和食品饮料等7大产业16个细分行业的“一业一策”行动计划,逐一摸清发展底数,研究发展趋势,确定发展目标,细化发展举措,提出招商目录,将发展的思路细化到每一个领域、每一个项目,让企业知道政府鼓励什么、引导什么,让招商部门知道缺什么、引什么。

“三大领域”抓产业。全面落实“中国制造2025”重点产业发展方向,结合新区实际,确定推进海洋制造业、高端制造业和新兴制造业三大领域十个产业,构建现代化的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海洋制造业,着眼实现蓝色产业引领示范发展,重点突出海工装备与高技术船舶、海水淡化、海洋生物等三大蓝色产业,为探索海洋先进制造业科学发展新路径发挥示范作用;高端制造业,依托存量优势,发展网络家电、智能装备、新能源汽车等三大升级版产业,实现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新兴制造业,发展集成电路、新材料、仪器仪表、高端医疗器械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新生动能。

“四大基地”建载体。空间布局上,依托各大功能区,规划建设现代产业“四大基地”:以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主体,建设信息技术基地,重点发展网络家电、智能装备、仪器仪表、新能源汽车;以董家口经济区为主体,建设循环经济基地,重点发展有机化工、新材料、钢铁深加工、海水淡化、船舶海工等临港产业;以中德生态园为主体,建设智能制造基地,发展智能制造及高端装备、海洋生物、集成电路、新能源等产业;以海洋高新区为主体,建设海洋制造基地,发展海洋生物、海洋仪器装备、海洋新材料和涉海军民融合等产业。

“八大方向”促转换。贯彻“中国制造2025”和《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精神,结合实际,研究提出了工业经济新旧动能转换的八大方向:创新发展,加强企业技术中心、技术创新项目建设,突破一批关键装备、核心技术和高端产品;智能发展,鼓励智能制造、机器换人推进互联网工业试点;绿色发展,加强节能环保、低碳高效、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服务型发展,推进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加快生产性服务产业发展;品牌发展,落实明星企业培育工程,加强“瑯琊榜”宣传推介和各级品牌、商标建设;融合发展,推动军民融合、两化融合和产业融合,进一步加强地产地配、地品地用;高端发展,引导企业向自主品牌、高附加值、高水平发展;集聚发展,完善壮大八条千亿级产业链和四大基地。力争到2020年,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突破800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突破3600亿元,占规模工业产值的比重达45%,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13%以上。文/图 半岛全媒体记者 肖玲玲王丽平

[来源:半岛都市报 编辑:芃芃]
精彩美图 更多 >>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信法网

Copyright © 2018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 新闻备案:鲁新网201653205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