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2021 03/24 11:18
· 来源 ·
青岛日报
· 责编 ·
光影
阅读量
扫描到手机
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二维码应用拍下左侧二维码,可以在手机继续阅读。

赵春江:建议青岛所有的农机都装上导航和终端

原标题:“建议青岛所有的农机都装上导航和终端”

当前,乡村振兴战略正全面推进,我国农业进入了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信息科技对农业的影响越来越深刻,智慧农业成为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如何发展智慧农业?未来农业将呈现什么场景?作为农业信息化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首席专家赵春江阐述了自己的见解。

人物小传

赵春江,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首席专家,农业信息化专家。1996年,为应对基层农业科技专家数量不足的生产现实,服务北京郊区小麦生产管理的市/县/乡三级计算机网络运行试点建立,使更多农民能够在专业的农业技术指导下从事大面积生产劳动,实现了8个区县、80多个乡镇小麦生产网络化智能决策管理。赵春江正是该项计划实施的领军人物。1999年,他牵头成立“北京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中心”,这正是后来的“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他总结出精准农业技术不同生产规模和机械化水平条件的技术应用模式,累计在黑龙江、新疆、北京、河南等20多个省市示范应用5000多万亩,大幅提高了农业生产管理的现代化水平。2019年,赵春江院士团队与袁隆平院士团队联合在青岛市城阳区建立院士工作站,在我国盐碱地改造与智慧农业相结合领域开展研究。

核心观点

智慧农业,就是以信息和知识为核心要素,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和智能装备等与农业深度跨界融合,实现农业生产全过程的信息感知、定量决策、智能控制、精准投入、个性化服务的全新工业生产方式。

必须转变生产方式,发展智慧农业,由大水漫灌向精准高效、绿色发展转变,由主观经验判断向大数据智能决策转变。

农业生产功能实际上在变小,但是生活功能在加强。

农业产业链条分成不同的环节,我们过去更多关注了田间,而忽略了中间加工环节和销售流通环节。

农产品供应链应该做到生产源头可追溯,流通过程可控制,供需平衡可响应,应急需求可保障。

智慧农业把多个生产力要素进行组合

信息科技高速发展,极大加快了社会发展进程,对农业的影响非常深刻。

“农业发展经历了以作物矮秆品种为代表的第一次绿色革命、以动植物转基因为核心的第二次绿色革命,随着数字技术与农业的深度融合发展,以数字技术全面应用为代表的农业第三次绿色革命正在到来。”赵春江说,第三次绿色革命的结果就是智慧农业、农业数字经济,最终引领农业高质量发展。

2017年10月,欧洲农机协会提出在信息化背景下,农业数字技术革命正在到来,未来欧洲农业的发展方向是农业4.0,核心内容就是现代信息技术加上智能化的农机装备。在赵春江看来,欧美发达国家的农业发展在经历了不同历史阶段之后,最终都转向了以数字技术为支撑的智慧农业,全球的发展方向基本一致。无论承认也好、不承认也好,做也好、不做也好,这是一个客观事实。

长期从事农业信息化工作,赵春江对智慧农业的认识非常清晰。他认为,智慧农业的内涵,就是以信息和知识为核心要素,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和智能装备等与农业深度跨界融合,实现农业生产全过程的信息感知、定量决策、智能控制、精准投入、个性化服务的全新工业生产方式。

传统农业以土地为核心要素,智慧农业则强调信息和知识。智慧农业有几个显著的特征:一是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业深度融合,二是高质量、高效率、高效能,三是方便、快捷、人性化。过去从事农业生产又脏又累,智慧农业则力求把繁重的体力劳动交给机器去做,努力创造更好、更舒适的劳动环境。

“智慧农业之所以有这些特征,关键在于把多个生产力要素进行组合。比如生物技术做好品种这个农业基础,信息技术给机器赋能、让人更聪明,智能装备强化手段工具。”赵春江说,目前国外智慧农业的发展,已经基本形成数据信息采集汇集、建立数字化模型、以模型指导机器作业的典型形式,数字技术已经渗透到农业的全产业链。“比如以前筛选苹果按颜色,现在可以按照糖度等指标进行分拣,按照不同等级售卖。”

赵春江说,我国农业先后经历了以人力和畜力为主要生产手段的1.0时代、化学农业的2.0时代、机械化农业的3.0时代,当前正在进入智慧农业的4.0时代,由于地域广大,目前处于1.0至4.0并行存在的局面。“智慧农业是未来农业发展方向,青岛作为经济发达地区,可以提前布局发力。”

我们的差距在控制技术和农艺模型技术上

赵春江认为,发展智慧农业,是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虽然我国农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农业体量大而不强、生产效率低、国际竞争力弱、资源环境压力大等仍然客观存在。智慧农业可以在解决这些不足的同时,应对农村劳动力减少,人工成本大幅增加等问题。

他举例说,农业生产效率方面,一个美国农场工人的产出可以养活近140个人,日本能够养活60人,中国北方则只能养活20个人左右。目前美国农业从业人员比例已经低于1%,我国超过20%,比例仍然偏大。资源利用效率方面,化肥、农药、水的利用率都有很大提升空间。“这要求我们必须转变生产方式,发展智慧农业,由大水漫灌向精准高效、绿色发展转变,由主观经验判断向大数据智能决策转变。”

相比略显抽象的概念,赵春江更愿意通过应用场景来阐释智慧农业。他认为,农机化是现代农业生产最重要的标志之一,当前应该把简单的机器作业加上智能化。比如,给每台农机加装北斗导航终端和监控终端,时时了解机器作业的数量、质量等信息,更好安排农业生产。这样作业质量更高,可以节约更多土地,并且减少对农机数量的依赖。“我建议青岛所有农机都安装终端,耕种管收都有监控数据,这个投资不大但意义很大。” 赵春江说,这同样属于农村新基建的范畴,实施这项工程,可以按照农机新技术应用走国家补贴的路子。

当前,我国农业生产跟荷兰等发达国家相比,在单产等方面还有较大差距。赵春江说,这种差距主要体现在控制技术和农艺模型技术上。比如温室智能化生产,一定是工业技术、农业技术和工程技术融合在一起的产物。动物育种则需要一个大的种群,国外大企业都是商业化的体系,可以在多个组合里只选有用的。这些方面我们仍要努力,将人工智能大数据信息技术应用到农业生产的各个层面。

“智慧农业应用数字技术后,可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减少对人力的依赖。在农村实施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农机装备智能化提升,大数据人工智能充分运用后,未来农业有很好的发展前景。”赵春江说。

现代绿色智慧是农业的战略发展方向

赵春江认为,进一步发展智慧农业,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是坚持现代绿色智慧发展的理念,这是未来农业的战略发展方向。现代就是要把科学技术、工业技术用到农业生产上;绿色是要靠可持续发展,减少对资源环境的影响;智慧主要是应用新一代信息科技,三者相辅相成。

其次,要大力发展农业创意产业,在发展科技的同时努力提高适应市场的能力。“农业生产功能实际上在变小,但是生活功能在加强,城里居民总想到农村去看一看,这就意味着新消费的机会,可以是旅游,也可以是一种体验。青岛很多农业可以做成体验型的农业,像日本北海道一样。”赵春江说,当前很多大城市有农业主题公园,比如上海在城区里面建了一块水稻田,市民晚上可以去休闲,青岛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增加体验感。通过数字化的创意,能够进一步提升农业的品牌。创意产业,实际上本身就是一种产业数字经济的业态,也是提升传统产业价值品牌的重要形式。

第三,要推进农业的三产融合。农业产业链条分成不同的环节,我们过去更多关注了田间,而忽略了中间加工环节和销售流通环节。“实际上,美国农业价值链中,加工、零售、服务占了大部分,我们要在这方面加强,进一步推进农业三产融合。”

第四,要构建现代的农产品智慧供应链。未来农产品供应链应该做到生产源头可追溯,流通过程可控制,供需平衡可响应,应急需求可保障。目前发展现代农产品供应链,很重要的是要加大冷链物流的基础设施建设。目前中国农产品保鲜量占总量的比例只有10%至20%,冷链运输率低造成了较高的损失率。

第五是加强数字乡村建设。要做好“三个工程、一个平台”,三个工程包括数字农业工程,重点解决农业生产方面的问题;数字富民工程,主要解决农村居民收入问题;数字乡村建设工程,通过数字化技术的应用,提高乡村建设、管理、可持续发展能力。同时,把这三项工程统一到一个大平台,即农业农村大数据平台。

其中,数字农业工程重点考虑农业增产增收增效。通过数字技术在农业生产、加工、流通等整个产业链的应用,提高劳动者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加速社会分工协作,提升农产品质量和品质,解决农产品供应链的诸多问题。

数字富民工程重点聚焦农村居民素质的提升。包括农民技术培训与知识更新、农民就业帮扶与信息服务、市场信息服务、农业品牌塑造、农产品分级仓储和电商等。另外,农村地区居民的诚信体系建设应该纳入进来。通过数字富民工程,提升农村居民素质,加强农产品品牌的塑造,提高品牌价值,让农民更加适应市场化发展。

数字乡村建设工程重点要实现城乡均等化,消除数字鸿沟。围绕提高农村地区居民生活质量、生活水平,为农村地区居民提供优质公共资源服务,实现资源高效利用与环境保护,创新乡村发展模式。建议乡村把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作为重点,同时加强乡村数字化实体建设,激活资源要素,发展数字经济,积极培育亲农惠农乡村新业态、新模式。要加强以大数据为基础的乡村治理工作,建设乡村集体资产、公共服务、公共事务、公共安全、乡村党建等数字系统。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首席记者 王 凯

[来源:青岛日报 编辑:光影]
精彩美图 更多 >>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信法网

Copyright © 2014-2024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21 增值电信:鲁B2-20180061 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
手机版 | 媒体资源 | 信网传播力 | 关于信网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