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青岛市财政局政府采购监督管理处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市部署要求,紧紧围绕财政中心工作,充分发挥政府采购政策功能,不断提升政府采购质效,助力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破困局、解难题 多措并举助力经济社会发展
惠企纾困,助力中小企业发展。将面向中小企业优先采购政策纳入青岛市“稳中向好、进中提质”政策清单,综合运用预留采购份额、实施评审优惠、推行合同信用融资等举措,加大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力度,全年授予中小企业合同金额99.07亿元,占总规模的83%,较上年增长1.5个百分点,发放贷款金额3.46亿元,同比增长50%。
乡村振兴,助力脱贫地区发展。充分运用“832”平台,凝聚预算单位、工会组织、职工个人合力,通过预留份额、定期调度等方式,加大政府采购脱贫地区农副产品力度,发挥消费帮扶作用,助力乡村振兴,全年交易额达3388万元,超预留份额6个百分点。
绿色采购,助力绿色低碳发展。督促采购人严格落实优先采购和强制采购政策,持续加大绿色产品采购力度,全年采购节能产品1.43亿元,占同类产品采购额的96%,采购环保产品3.41亿元,占同类产品采购额的83%。积极推进政府采购支持绿色建材促进建筑品质提升试点,试点以来共确定试点项目98个,总建筑面积453.2万平方米,总投资额1646亿元,绿色建材采购额达62.6亿元,进一步推动绿色建筑和绿色建材推广应用。
抓落实、促发展 不断提高信息化建设水平
强化全流程电子化监管。根据工作需要,扩展采购人诚信管理、电子化合同接口、紧急采购项目执行通道等。通过功能扩展,加强采购人诚信评价记录管理,改进电子签署服务等,实现政府采购监督管理与执行交易各环节的协调联动,进一步加强全流程电子化监管。
加强数据共享共用,助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调整数据接口符合财政部发布的最新合同公告和采购公告数据接口规范,及时与中央主网接口对接,实现所有采购项目信息同步在中国政府采购网发布,进一步提高政府采购信息透明度。
加大信息化公开水平,构建公平透明营商环境。大力推广使用新版青岛市政府采购网,增设项目进度显示、诚信曝光台、短信提示、交互式体验、中小企业标识等功能,提升用户体验。建立“政府采购汇聚平台”,形成1套监管平台和多家交易系统的监管服务模式,实现政府采购全流程电子化交易和管理,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互通,进一步提高政府采购工作效率。
提站位、凝共识 集中力量强化监督管理
持续推进专项整治工作,规范政府采购市场秩序。常态化开展政府采购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防范化解违法违规风险。聚焦采购人设置差别歧视条款、供应商围串标等“四类”行为开展专项整治,共检查165个项目,对存在违法情形的4家供应商依法处罚。聚焦质疑答复不规范问题,开展质疑答复专项检查,共检查131份质疑答复,对相关问题进行业务指导,进一步提高政府采购质疑答复质量。聚焦扰乱政府采购市场秩序等问题,开展工程建设政府采购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检查,重点检查756个项目,发现1096个问题,已责令相关单位予以整改,并相应采取诚信惩戒措施。聚焦采购文件中设定最低限价、未落实政府采购政策等15项问题,开展采购文件编制检查,对于存在问题的33家代理机构提出限期整改要求。
有序开展行政执法工作,提升政府采购执法效能。建立行政执法小组讨论、疑难问题会商、多研判机制,不断优化内部工作流程,提升行政执法质量。落实政府采购争议纠纷调解机制,采取先调解、后裁决、调解与裁决并行的模式,力争将可调解的问题化解在前端。今年以来,政府采购领域共收到各类案件53件,其中投诉39件,举报14件;成功调解23起案件;涉及2件行政复议案件,1件行政复议机关调解,1件维持我局行政裁决。对5起涉嫌提供虚假材料谋取中标的违法当事人立案调查;对1起无正当理由放弃中标的违法当事人处以罚款并市场禁入一年的行政处罚;对2起分值设置未与评审因素的量化指标相对应的采购人与采购代理机构作出警告的行政处罚。
加大培训指导力度,提高各方主体素质。以常态化、长效化开展政府采购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和实操业务培训为切入点,不断提高监管部门、采购人、代理机构及评审专家各方参与主体业务能力,进一步提高政府采购效率和质量。全年共计开展十余批培训,共培训各类主体近千人次。文/王梦婷
[来源:信网 编辑:秦璐]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