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青岛金融机构加力支持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傅军
本报5月15日讯 加力服务海洋经济正成为青岛金融机构的共同行动,记者自青岛金融监管局获悉,截至今年一季度末,青岛涉海贷款余额达1240.86亿元,较年初增长8.09%;涉海保险保费收入4.66亿元,同比增长28.55%;服务海洋经济发展的特色金融产品超100项。
围绕海洋经济多元化、个性化的金融需求,青岛积极鼓励银行保险机构为科技型海洋企业量身定制金融产品,努力构建与海洋科技创新相适应的海洋科技金融体系。
青岛浩然海洋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以海洋生物的育种改良、增养殖、精深加工为一体的海洋保健食品制造企业,流动资金一度较为紧张,浦发银行青岛分行了解情况后,依托科技金融领域的特色信贷产品,形成以海域使用权抵押结合科技信用贷政策的授信方案,针对性解决了企业短期资金需求。
“真没想到海域使用权也能抵押贷款,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全新抵押贷款模式让青岛浩然海洋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点赞。
浦发银行通过与相关部门、科研院所、行业协会、产业园区等合作,搭建了海洋产业生态圈,更精准提供融资支持,目前累计服务涉海企业超过千家,提供各类融资超过300亿元。
作为地方法人银行,青岛银行通过“蓝色金融”系列产品,为海洋经济产业链上的小微企业提供定制化金融服务。其中,“海洋科创贷”专门针对海洋科技型企业,提供最高5000万元的信用贷款,期限最长可达5年,有效解决了海洋科技企业研发投入大、回报周期长的融资难题;与青岛港集团等龙头企业合作,推出“港航通”产品,实现港口、航运、货代、贸易企业全链条金融服务,年服务客户超过1000家,累计投放资金超200亿元。
青岛农商银行创新海洋经济抵质押融资产品体系,将海域使用权、渔船、货船、水产品仓单纳入海洋金融产品融资担保体系,进一步拓宽涉海企业融资担保方式;构建以海域使用权抵押贷款、园区贷、渔船贷等信贷产品为核心的全产品体系,创新海洋经济发展增长点。截至3月末,青岛农商银行服务300余家涉海企业,海洋贷款余额超140亿元。
青岛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则充分发挥综合化优势,不断“探新路”服务海洋经济。
针对海工企业单笔订单金额大、生产周期长、外汇波动剧烈等复杂局面,农行青岛分行打造了集外汇衍生品、涉外保函、银行承兑、国际结算、供应链融资等于一体的“上下游、投融资、境内外”综合金融服务,助力海工企业乘风破浪。2024年以来,仅青岛农行西海岸分行为海西湾相关企业开立保函24亿元、银行承兑汇票9亿元,办理即远期外汇交易4.2亿美元,企业授信余额79亿元,并为上游高端产业集群发放普惠贷款6000万元。
建行青岛分行充分利用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金融科技领域的积累,为海洋企业提供定制化、智能化的金融服务解决方案,从而提高金融服务效率与精准度。发挥数字金融在降低交易成本、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方面的作用,通过搭建线上服务平台,为海洋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提供一站式金融服务,助力企业“走出去”。
海洋保险作为海洋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涉海产业安全、促进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青岛金融监管局指导保险机构发挥优势、补齐短板,努力打造青岛海洋保险特色样板。
目前,青岛保险机构已落地海参/牡蛎气象指数保险两个政策性海洋渔业保险产品,提供风险保障近7亿元;为全球首艘15万吨级渔业养殖工船“国信1号2-1”提供风险保障约8亿元,此外还承保“蛟龙”号、“深海一号”、“青消一号”、“深蓝2-2号”等大国重器,承保全球最大静音海洋综合科考船“东方红3”轮等海洋科考船30余艘,年均提供各类风险保障超82亿元。
在护航海洋科技研发方面,2025年,青岛保险机构深耕海洋科研板块的保险产品配套支持,为青岛海大生物集团等10家成长型海洋生物制品企业提供责任险、财产险等超20亿元风险保障;为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国家海洋局北海海洋技术保障中心等高校及科研院所提供累计1496亿元的风险保障。
近日,青岛金融监管局会同人民银行青岛市分行、市委金融办、市海洋发展局等四部门印发《关于青岛银行业保险业支持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鼓励银行保险机构从加强体制建设、优化产品供给、提升服务能力等方面入手,健全金融与海洋经济融合的服务体系,为海洋经济提供高质量全方位金融支持,努力实现青岛海洋经济贷款余额和海洋保险保障金额稳步增长。
[来源:青岛日报 编辑:赵晓珊]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