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青岛新发房贷利率降至3.05% 存量房贷将降至3.2%

原标题:新发房贷“小步勤挪”利率降至3.05%

LPR年内首降!5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业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了最新一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1年期LPR为3.0%,5年期以上LPR为3.5%。较上一期分别下调10BP。这意味着新发和存量房贷的月供成本都将减少。

此次调整虽在预期之内,但青岛房贷市场却出现“非对称降息”的现象:新发首套和二套房商业贷款利率微调5BP,执行利率降至3.05%,此前均为3.1%。

新发房贷“LPR-45BP”

“首套和二套房贷利率执行‘LPR-45BP’,也就是3.05%,从今天开始执行。”5月20日,青岛一家国有大行工作人员介绍。经多方求证,目前青岛地区主要商业银行均已跟进这一利率标准。

此次调整后,青岛房贷利率仍处于历史低位,但相比LPR降幅,银行小幅收紧了加点空间,使得实际利率降幅低于市场预期。

在此之前,青岛主流首套和二套房执行利率为LPR-50BP,实际执行利率为3.1%,本轮LPR下调,银行收紧了5BP的加点空间。

“首套房贷利率从3.1%降到3.05%,虽然只降了0.05%,但总比不降好。”正在市北区看房的市民张先生算了一笔账:贷款100万元、30年等额本息,月供将从4270元降至4243元,每月少还27元,“虽然变化不大,但我能感受到政策在释放暖意。”

值得注意的是,这是自2024年以来,央行第四次下调5年期以上LPR,累计下调70个基点。回顾历次调整:去年2月从4.2%大幅下调至3.95%;7月继续下调至3.85%;10月又降至3.6%;直至本次,降至3.5%,呈现出“小步勤挪”的鲜明特征。

卓易数据分析师王玟琳认为,利率下调直接影响购房客户的购房总支出,有利于减轻还款压力,尤其是刚性需求的客户。同时,房贷利率下调后,接近3%这一敏感的分水岭,可能会影响到后期银行加点的调整。如果商业房贷利率低于3%,则接近公积金贷款利率,易形成分流压力;另外,低于3%会刺激投资购房心理,带来一定潜在风险。因而,银行调整加点空间也在情理之中。

存量房贷将降至3.2%

对于庞大的存量房贷群体,这次调整意味着“二次减负”。自去年10月底,央行批量调整存量房贷后,利率普遍执行“LPR-30BP”标准。随着本次LPR下调,部分市民的房贷利率将降至3.2%。

市民刘女士就是受益者之一。她的房贷合同约定日为5月26日,当前利率为3.65%,采用每年重定价。本轮利率调整后,从6月1日起她的月供将按3.2%的新利率执行。“每个月能省下一顿火锅钱呢!”刘女士开心地说。

2024年,针对存量房贷群体的政策利好叠加,在调整执行标准后,11月,又落地了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新的定价机制。也就是说贷款人拥有更多选择权利,可向银行提出将重定价周期调整为3个月、6个月或1年。

“周期调整得越短,代表着越早能感受到市场的波动。”青岛一股份制银行工作人员表示,重定价周期调整如同“单程票”,在整个商业贷款存续期内,重定价周期只能调整1次,借款人要根据自身情况谨慎选择。

市民李先生选择了“短周期重定价”策略。去年他将重定价周期调整为3个月,按合同约定,6月28日就能享受新利率,7月起月供将进一步降低。“我的房贷利率从最高点的5.3%,一路降到现在的3.3%,眼看就要降至3.2%,从月供7000多元降到现在的5000多元,和新房贷款的差距越来越小,心理落差也小多了。”李先生说。

组合贷成本“折上折”

5月8日,5年期以上首套公积金贷款利率由2.85%降至2.6%。叠加LPR下调,组合贷款的“折上折”,其性价比更加凸显。

以青岛市购买首套房组合贷款100万元为例,其中商贷50万元,公积金贷款50万元,30年等额本息还款,贷款利率调整前,每月还款4203元,到期共支付利息51.3万元;利率调整后,每月还款4123元,到期总利息48.43万元,共少还利息2.87万元。

若与调整后的100万元纯商业贷款对比,组合贷款月供再省120元,30年总利息差额达4.3万元,几乎抵上一辆小型电动车的落地价。徐晶

[来源:青岛日报 编辑:赵晓珊]
精彩美图 更多 >>
2025 05/21 08:42
· 来源 ·
青岛日报
· 责编 ·
赵晓珊
阅读量
扫描到手机
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二维码应用拍下左侧二维码,可以在手机继续阅读。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AI调解员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21 增值电信:鲁B2-20180061 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
手机版 | 媒体资源 | 信网传播力 | 关于信网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