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12类新兴产业项目环评可实施告知承诺审批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吴帅
29日上午,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市生态环境局介绍第四批优化营商环境惠企措施相关情况。过去两年,市生态环境局持续推出惠企政策“组合拳”,累计出台三批共43条措施,政策内容涵盖审批服务、执法监管、惠企帮扶等关键环节,惠及市场主体5200余家(次),完成1100个省市重点项目环评服务。最新推出的第四批19条惠企措施将与以往政策相结合,推动生态环境服务再升级,精准帮扶市场主体,以高水平生态环境保护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项目是推动经济发展的生命线,环评审批是建设项目依法开工建设前必须完成的重要一环。青岛生态环境部门以主动服务为方向,围绕磁存储芯片、先进封装、新型显示技术、新技术电池、新型储能、无人机、机器人等12类新兴产业类项目,提供从实验研究、中试到生产的全过程生态环境指导服务,经行业主管部门确认属于新兴产业、不涉及一类污染物排放、编制报告表且选址位于产业园区或者工业集聚区的,项目环评可实施告知承诺审批,支持青岛市“10+1”创新型产业体系、“4+4+2”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青岛积极探索改进环评审批模式,不断扩大“简化环评”试点区域,今年新增中日(青岛)地方发展合作示范区、即墨区灵山医药产业园等5个试点园区试行告知承诺审批、打捆审批等改革举措,至此试点区域已覆盖全市28个产业园区。同时,在青岛海洋高新区海洋装备产业园、青岛西海岸新区交通商务区、青岛西海岸新区王台西片区3个试点产业园区内,对符合条件项目实行环评审批豁免;在莱西经济开发区、青岛中德生态园2个试点产业园区内,对符合条件项目实行环评文件降级、告知承诺审批等改革举措。在2个重点行业试点开展AI智慧环评服务,辅助企业开展前期项目策划。
护航经济发展,服务是关键。生态环境部门创新推行“圆桌式”座谈帮扶,把“背对背”的管理模式变成“面对面”的交流,企业提出问题,监管部门建立“收集—交办—反馈”全流程台账,明确责任人和办结时限,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开展“点单式”执法帮扶,一方面,搭建“线上+线下”点单平台,为企业提供“一对一”精准帮扶;另一方面,推行“柔性执法+点单服务”融合模式,实现了从“事后罚”到“事前帮”的转变。此外,聚焦重点行业编制“一业一册”环保合规指引手册,推动执法帮扶从“个案处理”向“行业覆盖”转变。
除了新增13条惠企措施,生态环境部门还通过对以往惠企措施修改完善升级形成6条举措,确保政策始终贴合企业发展需求。
[来源:青岛日报 编辑:赵晓珊]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