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AI融入人间烟火 青岛企业闪耀WAIC 2025

原标题:AI融入人间烟火:从“工具”迈向“共生伙伴”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杨光  文/图

青岛企业闪耀WAIC 2025

●卡奥斯发布石油化工千亿级大模型卡奥斯天智·石油化工大模型,以及行业首个源自可持续灯塔工厂实践的千亿参数能碳大模型——卡奥斯天智·能碳大模型

●创新奇智在大会期间发布了以“奇智孔明AInnoGC工业大模型”为技术底座的“一模一体两翼”新战略

●青岛地铁集团下属子公司青岛智运轨道科技有限公司亮相大会期间的论坛,分享了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首个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创新之路

●作为AI+交通领域的标杆案例,山东港口青岛港港口全要素智能调度系统入选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创新成果展

●极视角在大会上带来了“极智”智能体应用开发平台

●搭载了穹彻智能研发的“大小脑算法模型”的海尔洗护机器人,能精准识别物品并归置

●中远海运(青岛)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洗舱机器人“洗舱精灵”,是一款针对散货船舱设计的智能清洁专家

当你在全神贯注地看着机器狗攀爬高台时,转头倏然发现,站在身边的观众是宇树科技的人形机器人。感知到你的目光,宇树机器人跟你热情地握握手,潇洒地转身离开去了下一个展台。

这是记者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 2025)现场看到的真实一幕。

7月26日至29日,WAIC 2025把上海世博展览馆变成一个“赛博朋克”世界——看机器人在小吃街、商超、工厂“打工”;戴上AI眼镜“看一下”就能完成付款;打开手机里的医生智能体,就能跟顶尖医生面对面问诊;一句话说出你的要求,智能办公助手立即帮你做好PPT……

在这个人潮涌动的7万平方米展厅里,日行万步是“基本操作”。对AI前沿技术的好奇和对AI应用价值的探索,充溢在这个创新浓度极高的空间里。这也让今年WAIC门票早早售罄。开展前几日,原价168元的展览单日票,甚至被“炒”到3000元以上,溢价惊人。

让人目不暇接的场景背后,是800多家企业带来的最新成果,集中呈现40余款大模型、50余款AI终端、60余款智能机器人,以及100余款“全球首发”或“中国首秀”的重磅新品,规模创下历届之最,涵盖模型应用、智能体、具身智能机器人、智能硬件、AI眼镜、AI芯片、智算与AI基础设施等热门行业。

不负所望的是,这些站在行业最前沿的中国AI企业,联手上演了一场科技感十足的“乐高游戏”:把大模型、具身智能与算力底盘的积木对接上应用场景的接口,拼合成一个会向未来进化的AI生态系统,让AI融入人间烟火,让改变发生。

观众耐心地排队、沉浸在落地体验感极强的未来场景中,对于“AI到底能为我们做什么”这个时代之问,似乎有了更明确的答案。

大模型落地,生成更好的世界

WAIC 2025在开幕前夕曾提出“数学之问”“科学之问”和“模型之问”,借由“AI三问”探寻新一轮AI变革的演进方向。

在WAIC 2025的秀场,科技大厂、大模型厂商、行业巨头并肩登台,亮出了面向消费端和企业端的最新模型与应用成果,似乎在将“AI三问”转化为一个更为具体的问题——当AI行业的重心从基础模型突破转向应用落地,大模型能否生成更好的未来世界?

一些行业趋势已经形成,并迅速取得共识。在大模型领域,纯语言模型的能力被认为已经摸到了天花板,多模态融合可能是最终通往通用人工智能的有效路径。展位上普遍设有视频生成、图像生成、风格迁移的互动体验。大模型厂商纷纷带着“朋友圈”来、带着终端产品来,更直观地释放AI创新的价值。

大模型领军企业阶跃星辰和生态伙伴吉利联手打造的智能座舱“蛋舱”前,“预计排队时间超30分钟,请见谅”的标识十分醒目,但依然阻挡不了人们争相体验的热情。在其后方,“多模态卷王”的标语引人瞩目。

“卷”在哪里?大会前一天,阶跃星辰发布了首个全尺寸的原生多模态推理模型Step 3,在视觉感知和复杂推理方面表现出色。阶跃星辰大模型产品已搭载至汽车、具身智能、物联网等头部企业的旗舰产品中,50%以上头部国产手机品牌与阶跃星辰合作研发AI智能体。

加速落地,成为更多大模型厂商的选择。基于商汤日日新多模态大模型,傅利叶的通用机器人可实现融合图像、视频、语音和文本信息来理解环境,进行思考与表达。

与此同时,大模型的竞争正从“百模大战”演变为“垂模大战”,越来越多的垂类大模型正通过场景共创与数据耦合,重塑产业效率曲线与创新范式。

在这场“垂模大战”中,并不缺少青岛企业的身影。

基于在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深耕,卡奥斯发布石油化工千亿级大模型卡奥斯天智·石油化工大模型,以及行业首个源自可持续灯塔工厂实践的千亿参数能碳大模型——卡奥斯天智·能碳大模型。前者覆盖“油气煤化电”全产业,拉通“采供—生产—物流—销售—服务”全生产链条,为石化行业提供更普惠的数字化路径;后者打造“能源小智”智能体,实现自然语言交互,助力企业能源管理模式升级。

创新奇智也在大会期间发布了以“奇智孔明AInnoGC工业大模型”为技术底座的“一模一体两翼”新战略,一方面打造面向设备运维、销售运营、内部协作等多场景的AI智能体,另一方面以工业软件和工业机器人为应用两翼,为客户提供软硬结合的AI整体解决方案。

青岛地铁集团下属子公司青岛智运轨道科技有限公司亮相大会期间的论坛,分享了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首个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创新之路。目前,这一大模型已在青岛地铁6号线部署,场景全域覆盖后,预计运营效率提升超40%、乘客主动服务提升超60%、生产作业流程缩减超60%、成本降低超30%。2028年,506公里线网全部应用后,预计每年可实现运营成本节省超10亿元。

尽管这些探索赋能的行业领域不同,但一个明确的趋势是,在大模型不断升级的基础上,智能体时代正加速到来。

作为AI+交通领域的标杆案例,入选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创新成果展的山东港口青岛港港口全要素智能调度系统,同样应用了长思维链、智能体技术。针对港口作业要素多、专家经验难沉淀等难题,打造以深思考、强逻辑、自学习为特征的码头智能体,研发港口全要素智能调度系统,形成行业共性能力,带领全球港口从单点智能向全域智慧转变。

为降低智能体的落地门槛,同样是青岛企业的极视角,在大会上带来了“极智”智能体应用开发平台,让应用端无需深厚AI背景,即可快速构建、部署和管理具备真正推理力、知识融合力与业务执行力的智能体应用。

具身智能上岗,融入人间烟火

在展馆中央大厅,由上海石库门红砖里弄围合而成的“WAIC里·技能大舞台”一直处于限流体验的状态。

人们排队走进这个未来感满满但又烟火气十足的里弄,看机器人在各家店铺、各个岗位花样“整活”,预演了以具身智能为代表的AI深入“360行”、融入人间烟火的未来图景:

在智慧小卖部,银河通用销售机器人等可以准确根据顾客订单拿取货架上的商品;在威客小吃街,擎朗智能可以打爆米花、打饮料,复旦抓豆腐机器人能让嫩豆腐保持完整,云百生机器人可以剥鹌鹑蛋;在智慧修理铺,新松修理机器人“叮当”挥动着小锤;在邻里文艺站才艺表演区,智元远征系列机器人听得懂人话,敲得响乐鼓,舞得了彩绸;在智造车间区域,青龙机器人可以顺利完成自动化物料分拣工序……

据统计,在整个场馆内,有超过150台人形机器人同台亮相,机器人不仅实现了从“展品”走向“产品”,服务场景的颗粒度也在不断细化。

在和观众的互动中,展览馆也变成了机器人的训练场。在这场“上岗”竞速中,机器人厂商正从不同行业切入,为机器人寻找适合的“工作”。

银河通用锁定零售场景,Galbot机器在北京近十家药店全天候值守,单“人”管理着超过5000种药品和6000条货道。傅利叶为机器人戴上了“康复训练师实习证”,能将赛道聚焦在更需要信任感的康养领域。星动纪元在工业物流、工业市场、商业服务领域布局了多款产品,已实现超200台产品交付,订单中50%以上来自海外。智元机器人凭借其“机器人+具身模型”的技术路径,现已在工业制造、仓储物流、电力巡检、交互引导四大场景实现突破性落地。

摩根士丹利研报认为,2050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将突破5万亿美元大关,但由于成本因素,绝大多数人形机器人将被应用于工业和商业领域,仅有大约10%的机器人有望进入家庭场景工作。

而家庭场景,恰恰是青岛企业擅长的赛道。在穹彻智能展区,当脏衣篮中出现衣物时,能快速感应的海尔洗护机器人可以流畅地将衣物从脏衣篮中取出并放入洗衣机。这款机器人搭载了穹彻智能研发的“大小脑算法模型”,能精准识别物品并归置。

在另一个青岛擅长的产业赛道——航运服务,中远海运(青岛)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洗舱机器人“洗舱精灵”,是一款针对散货船舱设计的智能清洁专家,通过“小模型”“大模型”云端协同,持续优化清洗策略,让设备性能随应用场景不断升级,适应更多复杂工况。

让具身智能机器人加速从“实验室”走向“应用场”的一大推动力,是全链条的共同努力。

作为模拟人类手部功能的高自由度机器人末端执行器,灵巧手被看作人形机器人走向商业应用的“最后一厘米”。今年WAIC,灵巧手企业展台也是一大热点。会按摩的星动纪元、弹奏钢琴的灵心巧手、和观众猜拳的因时机器人,在AI技术的加持下,这些“钢铁手指”正在重新定义人机交互的边界。

更强的算力、更大的生态

当机器人走向台前在制造和服务岗位“实习”,大模型在幕后从比拼参数到比拼落地场景,算力基础设施、开源生态的构建是有力支撑。

在算力基础设施方面,华为、阿里、百度等科技大厂均展出自家AI集群。其中最吸睛的当数华为展位,展出了业界最大规模的昇腾384超节点,这也是今年的“镇馆之宝”之一。

“这相当于一台‘超级AI服务器’,由12个计算柜和4个总线柜构成,集成384颗昇腾NPU芯片和192颗鲲鹏CPU芯片,算力规模达300PFlops。”展台工作人员表示,以往芯片之间的数据传输就像城市堵车,而昇腾384则像在它们之间开辟了一条“高速通道”,让整个集群像一台统一的大型计算机高效运行。目前,华为昇腾384超节点已在多行业中落地。比如帮助新浪“智慧小浪”推理交付效率提升50%以上;为中国科学院自研模型训练框架,快速构建AI4S科研大模型等。

现场还集结了超20家芯片企业竞技,AI服务器大厂悉数亮相,多款高性能AI服务器、超节点产品、AI交换机,展现了本土系统集成能力。

在开源生态方面,尽管DeepSeek并未亲临现场,但作为中国AI开源技术变革的支点,已然潜移默化地奠定了中国AI应用创新的开源方法论。

阿里巴巴也携最新开源的三款大模型重磅亮相,其中通义千问已实现全尺寸、全模态的全面开源,下载量突破4亿。依托通义千问大模型等AI能力,阿里巴巴揭开了首款自研AI眼镜“夸克AI眼镜”的“神秘面纱”,深度融合了阿里和支付宝生态,支持高德近眼导航、支付宝看一下支付、淘宝比价、飞猪商旅提醒等丰富场景。

腾讯正式发布混元3D世界模型1.0,并宣布全面开源。这是业界首个开源可沉浸漫游、可交互、可仿真的世界生成模型,为游戏开发、VR、数字内容创作等领域带来了全新的可能性。

在发布多模态推理开源大模型Step 3的同时,阶跃星辰联合多家本土芯片厂商成立“模芯生态创新联盟”——这也是“国产大模型+国产算力”联合创新模式的首次亮相。联盟将为企业和开发者提供高效易用的大模型解决方案,加速应用落地。

联盟首批成员包括华为昇腾、沐曦、壁仞科技、燧原科技、天数智芯、无问芯穹、寒武纪、摩尔线程、硅基流动等。目前,华为昇腾芯片已首先实现Step 3的搭载和运行,沐曦、天数智芯和燧原科技等也已初步实现运行Step 3,其他联盟厂商的适配工作正在开展。不少联盟成员都在WAIC 2025上亮相,展示出了中国AI芯片自主创新的最新成果。

来自WAIC 2025的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全球AI企业35042家,中国5170家,全球占比约15%。其中,中国AI上市企业超过300家。中国AI独角兽企业71家,全球占比约26%,分布排名前五的产业领域包括大模型、自动驾驶、智能机器人、商业智能应用、智算芯片。

更强的算力、更大的生态、更好的应用——中国AI带来的令人耳目一新的未来,值得期待。

[来源:青岛日报 编辑:赵晓珊]
精彩美图 更多 >>
2025 07/30 10:33
· 来源 ·
青岛日报
· 责编 ·
赵晓珊
阅读量
扫描到手机
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二维码应用拍下左侧二维码,可以在手机继续阅读。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AI调解员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21 增值电信:鲁B2-20180061 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
手机版 | 媒体资源 | 信网传播力 | 关于信网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