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两融余额重返2万亿元传递出三大积极信号

原标题:两融余额重返2万亿元传递出三大积极信号

日前,A股市场两融余额时隔十年重返2万亿元高位,引发市场热议。上次两融余额突破2万亿元是在2015年5月份,彼时正值牛市。联系到近期A股市场持续上行,加之两融余额重返历史高点,这也留给市场更多期待与想象空间。

两融余额能够直观反映杠杆资金规模,是衡量股市活跃度的关键指标之一。两融即融资与融券,融资是指投资者向券商借入资金买入证券;融券是投资者向券商借入证券卖出。A股市场两融余额重返2万亿元高位,意味着市场看多情绪高涨,资金入市意愿增强,释放出三大积极信号。

其一,这是一系列稳股市政策落地成效的逐步展现,也是市场预期稳步向好的证明。

今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今年4月份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持续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在此背景下,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推出一系列金融政策维护资本市场平稳运行,进一步优化支持资本市场的货币政策工具、险企股票投资、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等方面的制度规则,形成政策合力,更好发挥市场各参与方的稳市功能。

随着稳股市政策渐次落地,“稳预期、提信心”效果逐步显现,稳步攀升的两融余额也反映出更多资金由观望转向入场,做多力量积聚,市场情绪升温,资本市场稳中向好的态势持续巩固。

其二,这直观反映出资本市场活跃度提升,流动性增强,投资者信心持续提振。

两融余额重返2万亿元,主要得益于融资余额的贡献。Wind资讯数据显示,截至8月5日,两融余额达20002.59亿元。其中,融资余额19863.11亿元,融券余额139.48亿元。融资业务的本质是投资者通过杠杆放大收益,这一行为建立在对股市的乐观预期之上,投资者更愿意承担融资成本与市场波动风险。两融余额回升至历史高位,意味着越来越多的投资者认可市场价值,敢于利用杠杆工具加大资金配置,体现出投资者信心不断修复,看好后市发展。

其三,这彰显出资金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看好,也折射出市场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坚定信心。

从资金流向来看,年内融资资金主要流向信息技术、工业、材料等行业,其中,既有新能源汽车、高端制造等前沿赛道的科技型领军企业,也不乏电力等传统支柱产业的龙头公司。这体现了资金对新兴产业成长潜力的敏锐捕捉与对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韧性的充分认可,传递出投资者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看好。这种看好也与外资上半年加力增持境内股票和基金的情况相呼应,形成境内外资金的共振效应,进一步印证了中国经济发展长期向好趋势。

总体来看,与十年前相比,此次两融余额重返2万亿元所处的市场生态已发生深刻变革,政策更加完善,资金更加稳健,投向更加精准,呈现出明显的价值投资倾向,向上的动能具有更加扎实的市场基础。

随着资本市场全面深化改革向纵深推进,我们也期待两融余额杠杆资金的“短钱”变为“长钱”,与险资、公募基金等中长期资金形成功能互补,持续为市场注入源头活水,更好助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邢 萌)

[来源:证券日报 编辑:赵晓珊]
精彩美图 更多 >>
2025 08/08 08:44
· 来源 ·
证券日报
· 责编 ·
赵晓珊
阅读量
扫描到手机
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二维码应用拍下左侧二维码,可以在手机继续阅读。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AI调解员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21 增值电信:鲁B2-20180061 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
手机版 | 媒体资源 | 信网传播力 | 关于信网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