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门店数量大幅下降 呷哺呷哺近五年累计亏损超13亿元

原标题:门店数量大幅下降 行业竞争持续加剧 呷哺呷哺近五年累计亏损超13亿元

经济参考报 记者 曾德金

近日,呷哺呷哺餐饮管理(中国)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呷哺呷哺”,00520.HK)发布业绩预亏公告称,2025年上半年净亏损约为0.8亿元至1.0亿元之间,同比降幅约为63.2%至70.5%之间。

呷哺呷哺曾被业内誉为“连锁火锅第一股”,但在自身经营不善叠加行业竞争加剧的影响下,公司陷入业绩亏损困局,近五年已累计亏损超13亿元。

业绩连年亏损 资产负债率攀升

记者发现,呷哺呷哺2025年上半年预期亏损同比大幅收窄,但仍然面临最高约1亿元的净亏损,并且近5年已累计亏损超13亿元;与此同时,其资产负债率也不断攀升。

根据上述业绩预告,呷哺呷哺预计2025年上半年收入约为19亿元,同比减少约18.9%;净亏损约为0.8亿元至1.0亿元之间,亏损同比降幅约为63.20%至70.50%之间。

呷哺呷哺称,2025年上半年预期亏损同比大幅收窄,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公司致力于成本优化,以数字化供应链驱动结构性降本增效,依托采集优势,打通供应商协同链路;二是持续升级新型物流枢纽及标准化流程,优化配送路径网络,实现运营效率提升与综合成本下降,改善经营效益;三是通过优化餐厅布局结构,包括关闭低效餐厅、新增餐厅重点聚焦高潜力区域等举措提升运营效率,预计对关闭及持续亏损餐厅的资产减值损失计提金额较2024年同期大幅下降约64.1%。

然而,呷哺呷哺近年已陷入业绩亏损的困局。年报数据显示,2021年至2024年,公司净亏损分别为2.93亿元、3.53亿元、1.99亿元、4.01亿元,加上2025年半年度继续预亏0.8亿元至1.0亿元,近5年已累计亏损超过13亿元。

2014年12月17日,呷哺呷哺在港股上市。Wind数据显示,自上市以来,呷哺呷哺资产负债率呈现不断攀升趋势。其中,2021年至2024年的资产负债率更是逐年升高,分别为59.38%、64.70%、69.15%、74.75%。

大面积关店导致营收下滑

大面积关店给呷哺呷哺的业绩带来压力。记者发现,其两大主要收入来源大幅下滑或成为当前亟须摆脱的困境。

呷哺呷哺称,由于受到激烈的行业持续竞争及消费需求趋于理性的影响,2024年关闭138间呷哺呷哺餐厅和73间湊湊餐厅,致使2024年餐饮业态整体营收呈现同比回落态势。年报数据显示,2024年呷哺呷哺收入为47.55亿元,同比减少19.7%。

呷哺呷哺表示,上述餐厅关闭的原因是其大多数产生亏损,其中多数餐厅在不符合呷哺呷哺推广的“高性价比”模式的地区经营,且其模式不能够恰当反映品牌形象。

2024年,呷哺呷哺及湊湊餐厅收入仍为其收入的主要来源,占总收入的96.30%。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呷哺呷哺业务收入由2023年的30.24亿元减少13.10%至26.29亿元;湊湊业务收入则由2023年的26.52亿元减少26.50%至19.48亿元,两大主要收入来源均出现明显下滑。

数据显示,呷哺集团2024年共关闭219间餐厅。截至2024年底,旗下营业餐厅总数为957间。

不过,有分析认为,呷哺呷哺在餐厅数量上的减少并不是业绩下滑的唯一原因,提升品牌的核心竞争力或许是未来突围关键。

呷哺呷哺表示,2025年将深耕北京、河北、上海、广州、深圳等区域,通过优质产品和经典套餐打造高性价比小火锅的鲜明形象。同时,湊湊采取谨慎的开店策略,仅会选择大陆地区优质商场进驻开店,与强势品牌的知名商业地产联合提升品牌势能,重质不重量。

行业竞争令业绩雪上加霜

作为引领“一人一锅”小火锅风潮的餐饮品牌,呷哺呷哺曾以其“高性价比”赢得消费者的欢迎,如今正遭遇来自行业的市场挤压。

弗若斯特沙利文咨询公司的统计数据显示,一面是市场规模增长,一面是行业竞争加剧。截至2023年底,全国火锅门店超50万家,行业竞争激烈,头部优势明显,海底捞、巴奴火锅等头部品牌强势进军小火锅市场。

《经济参考报》记者查阅年报发现,2023年至2024年,呷哺餐厅和湊湊餐厅顾客的人均消费均出现下滑,呷哺餐厅的顾客人均消费分别为62.2元和54.8元,同比分别下滑2.66%和11.90%;湊湊餐厅的顾客人均消费分别为142.3元和123.5元,同比分别下滑5.70%和13.2%。

与此同时,在餐饮业竞争激烈的市场背景下,呷哺呷哺主打的“高性价比”品牌形象也受到一些消费者质疑。在某消费点评平台上,有消费者说:“以前这家餐厅的味道确实不错,每次来吃都很满意。但最近几年变化挺大的,价格涨了不少,可食材的质量反而在降低。虽然环境依然是那么优雅,服务也很到位,但总体来说性价比真的不高。”

弗若斯特沙利文的研究报告认为,除了价格以外,品牌效应也在消费者选择中发挥作用。消费者对品牌口碑、店内服务的关注,反映消费者对高品质火锅餐厅的更高诉求,从而驱动产品创新和服务升级。消费者对菜品品质、食材新鲜的关注,体现健康、新鲜的新趋势,引导火锅朝“高质价比”的方向发展。

呷哺呷哺在2024年年报中也表示,消费者在2024年更加谨慎,人均消费下滑,同时对性价比和高品质的要求依然较高。面对这样的外部环境,餐饮企业纷纷寻求新的发展路径:一些企业通过降价或推出副牌试探低价市场,不少企业开拓海外市场,试图实现餐饮全球化。

当前呷哺呷哺不得不尽快寻求脱困之道,推进出海战略成为其提升业绩的选择之一。公司2024年持续推进出海战略,以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及新加坡等地的经营为基础,打造全球化火锅品牌效应。截至2024年年底,在中国大陆以外,公司拥有及经营3间呷哺呷哺餐厅和16间湊湊餐厅。特别是针对亚太地区重点市场,公司倾力打造“湊湊”品牌国际化形象,成功实现从单点突破到全区域渗透的战略转型。

呷哺呷哺称,通过不断创新和提升服务质量,集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了较强的竞争力,并持续引领行业潮流。

不过,在自身营业表现不佳和市场竞争加剧的双重压力下,呷哺呷哺如何解决自身业绩困境,尚待进一步观察。

《经济参考报》记者就上述相关业绩问题致函呷哺呷哺,截至发稿时,尚未收到回应。(实习生徐黄凌对此文亦有贡献)

[来源:经济参考报 编辑:赵晓珊]
精彩美图 更多 >>
2025 08/19 08:46
· 来源 ·
经济参考报
· 责编 ·
赵晓珊
阅读量
扫描到手机
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二维码应用拍下左侧二维码,可以在手机继续阅读。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AI调解员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21 增值电信:鲁B2-20180061 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
手机版 | 媒体资源 | 信网传播力 | 关于信网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