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岛城“双节”消费“新”意十足
中秋的团圆意蕴遇上国庆的家国情怀,岛城的消费市场迎来年中热闹时节。记者近日走访市内多家食品企业、水果市场与餐饮门店发现,为抢占双节消费红利,企业纷纷发力新品研发与场景创新:月饼市场跳出传统框架,“接地气”的蔬菜口味与“脑洞大开”的新奇品类同台竞技;水果市场依托私域渠道,高端礼盒与小众水果成为消费新宠;餐饮行业则借势“双节同庆”,家庭聚餐、团圆宴席预订火爆,特色主题套餐广受青睐。双节叠加,岛城消费市场火力足。
新奇口味月饼引尝鲜
作为中秋节的“灵魂单品”,月饼市场每年都不乏创新亮点。今年,岛城本土品牌与连锁商超纷纷跳出“甜咸二元对立”的传统框架,推出兼具地域特色与创意口感的新品,既有贴近市民日常口味的“接地气”之作,也有满足年轻群体猎奇心理的新奇品类,让月饼从“应景食品”变成“社交话题”。
本土烘焙品牌丹香,今年就凭借一款“青稞豆角卤肉月饼”意外走红。记者在一家丹香门店看到,这款豆角月饼被摆放在显眼的“中秋新品专区”,透明包装内清晰可见绿色的豆角味月饼,旁边还标注着“咸鲜口味、手工制作”的字样。撕开外包装,月饼外皮上印有“玉兔观月”图样,掰开月饼肉香味扑鼻,馅料中可见细碎的豆角颗粒和肉丝。加入青稞的饼皮有些软糯,入口后能够感受到在松软和咸香之间还有肉丝和豆角的韧劲,形成丰富口感。记者了解到,这款月饼单价10.5元/个,顾客买五赠一,线上线下均有销售渠道
“往年我们多在传统口味上做改良,比如蛋黄酥月饼、流心奶黄月饼,今年上架了这款新口味的月饼,销量很好。”这家门店工作人员介绍,这款月饼上市之后,突然在互联网上爆火,一天接到20多通客户的咨询电话,前期上架的上百个,几天时间全部售罄。“很多顾客反馈‘第一次见蔬菜馅月饼,没想到味道这么搭’,还有不少家长买给孩子,解决了孩子不爱吃蔬菜的问题。”记者在丹香门店看到,除豆角月饼外,丹香今年还推出了烟台苹果月饼等地域特色品类,成为年轻消费者的热门选择。
与丹香的“接地气”不同,连锁商超盒马则将月饼的“新奇感”拉满,推出多款突破想象的跨界口味,吸引消费者“打卡尝鲜”。在盒马青岛金狮广场店,记者看到“榴莲冰皮月饼”“贵州酸汤牛肉月饼”“芝士鲜肉月饼”等新品被陈列在独立展台。此外,盒马还针对健康需求推出“低糖流心奶黄月饼”“低糖豆沙月饼”,满足老年人与控糖人群的消费需求。
记者注意到,今年月饼市场除了口味创新,包装也更趋简约环保。丹香的豆角月饼采用透明塑料包装,盒马的多款月饼则使用纸盒+棉绳的组合,减少过度包装。“现在消费者更看重产品本身,花哨的包装反而会让他们觉得‘华而不实’。”业内人士分析,随着消费观念的理性化,月饼市场正从“重包装、重礼品”向“重口味、重体验”回归,这也推动企业将更多精力投入到产品研发与品质提升上。
DIY节庆礼盒受青睐
如果说月饼是中秋的“仪式感担当”,那么新鲜水果则是团圆餐桌上的“健康标配”。记者在走访中发现,今年岛城水果市场的消费方式有了新变化,水果商家纷纷布局私域渠道,通过小程序+社群的模式实现“当日下单、当日送达”。在品种的选择上,榴莲、柚子等应季水果领跑销量,小众进口水果成为消费升级新选择,定制化DIY礼盒则凭借个性化与仪式感,成为中秋送礼的热门选项。
在市北区中海寰宇小区附近的一家水果档口,记者看到工作人员正忙着分拣水果、打包礼盒,货架上整齐摆放着泰国柚子、新西兰爱妃苹果、哥伦比亚燕窝果等品类,“快到中秋节,生意明显迎来起色,上个月日均营业额在7000元至8000元,节前这几周已经稳定在1万元左右。”门店老板于安阁一边核对订单,一边向记者介绍,礼盒作为中秋送礼的热门选择,成为节前水果销售的“主力军”。于安阁透露,目前他的门店礼盒销售占比超六成。他推出的礼盒主打中高端定位,客单价集中在100元左右,涵盖多种优质水果品类。除固定搭配礼盒外,DIY定制礼盒同样受欢迎,根据顾客预算与偏好灵活搭配水果,做成类似花束的精致造型,因“仪式感强、可选性多”,成为不少人送礼的首选。
除了礼盒外,于安阁介绍,榴莲是节前当之无愧的“销量王”。值得关注的是,新奇水果正成为今年节前市场新亮点,推动消费升级。哥伦比亚燕窝果、海南面包果、澳洲血橙,以及新西兰苹果、南非牛顿小苹果等以往不常见的品种,如今销量稳步增长。“大家对常见水果已经很熟悉,总想尝试新口味,这些新奇水果不仅颜值高,口感也有特色,自然能吸引消费者下单。”于安阁表示,新奇水果的走红,反映出消费者对水果品质与多样性的追求不断提升。
双节同庆带火“团圆宴”
中秋的团圆与国庆的欢庆碰撞,让今年的餐饮市场早早迎来消费高峰。记者走访青岛多家餐饮门店发现,无论是主打鲁菜的老字号,还是融合创新的网红餐厅,均推出了针对双节的特色套餐,家庭聚餐、朋友宴请预订火爆,部分热门门店国庆期间的包间已预订一空。与此同时,“中秋礼盒”“外卖团圆餐”等新兴消费模式也受到青睐,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选择。
在位于中山路附近的一家老字号饭店,前台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从8月中旬开始,就有顾客咨询双节包间预订,中秋当晚的包间仅剩一间,国庆前三天的包间也几乎全部订满。“今年我们中秋的菜品还是以鲁菜为主,涵盖香酥鸡、九转大肠、葱烧海参等经典菜,很多顾客反馈,菜品丰富,性价比高,适合全家一起吃。”
在崂山区一家主打海鲜的餐饮门店,记者了解到,今年双节期间,餐厅推出了“海鲜团圆套餐”,包含清蒸梭子蟹、蒜蓉粉丝蒸扇贝等海鲜菜品,人均消费80元至100元。“青岛人爱吃海鲜,中秋国庆期间又是海鲜最肥美的时候,所以我们特意增加了海鲜菜品的比例。”门店经理表示,套餐推出后预订量超出预期,目前国庆前三天的晚餐时段包厢已基本订满,“很多家庭会提前打电话确认菜品,有的还会要求调整辣度,我们都会尽量满足。”
随着外卖行业的发展,“在家吃团圆饭”也成为不少消费者的选择。记者在外卖平台搜索“中秋团圆餐”发现,青岛本地已有多家餐饮门店推出相关套餐,涵盖鲁菜、川菜、粤菜等多个品类,价格从几百元到上千元不等,部分套餐还赠送月饼、果盘等礼品。一家位于崂山区附近的餐饮门店推出的外卖团圆餐,包含6道热菜、2道凉菜和1份汤品,“我们的外卖团圆套餐采用保温包装,确保送到顾客手中还是热的。”门店工作人员介绍。
除此之外,一些本地知名餐厅企业也推出一些礼盒类产品吸引消费者。在石老人附近的“船歌鱼水饺”门店,记者了解到,今年双节期间,餐厅推出了“四大当家”水饺礼盒,包含鲅鱼水饺、大虾水饺等招牌产品,售价232元。鑫复盛礼记酒店推出“礼遇团圆家宴钦选”礼盒,内含猪蹄、肘花火腿等产品,售价198元。
业内人士分析,今年中秋国庆双节叠加,为餐饮市场带来了难得的消费机遇。从目前预订情况来看,家庭聚餐成为主流,消费者更看重菜品品质、性价比与节日氛围,这也推动餐饮企业在菜品创新、服务升级与模式拓展上不断发力。随着节日临近,岛城餐饮市场的消费热度还将持续升温,为节日经济注入更多活力。
青岛早报/观海新闻记者于倢 摄影报道
[来源:青岛早报 编辑:陆云琦]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