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围绕多元养老需求 头部险企加速在青岛落子

原标题:布局养老社区,头部险企加速在青落子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傅军

养老社区项目接连落地

●2025年6月,泰康之家与青岛企业携手打造的青岛城心高品质养老机构正式签约落地市北区,计划2026年4月底正式开业。这也是泰康保险集团在青岛落地的第2个项目

●2025年2月,由中国人寿集团在青岛投资运营的养老公寓——国寿嘉园·青岛悦境正式开园。项目建筑面积达1.66万平方米,可容纳370位老人安居颐养

●2023年12月15日,由太平洋保险集团投资打造的太保家园青岛国际康养社区正式开业,这是其在北方区域首个投入运营的养老社区,定位于以康复护理业态为主的城市型养老社区

由保险公司投资运营的“险企系”养老社区,正成为青岛银发经济的深度参与者,是养老金融版图中崛起的“新势力”。

来自青岛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的统计显示,截至目前,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太平洋保险集团、泰康保险集团等保险企业在青岛投资建设养老社区,总投资超14亿元,已有3家正式开业,初步形成“保险+医康养”生态链。

保险资金是典型的“耐心资本”,险企特别是寿险公司的资金具有长期稳定的属性,同时也需要投资于具有长期、稳定投资收益的标的。

保险公司通过布局养老社区,能获得长期稳定的现金流,与保险资金的长期投资需求高度契合,同时还可与主业联动,提升产品规模和价值。

对城市而言,“险企系”养老社区的到来,可以提供包括医疗护理、生活照料和精神关怀等在内的全方位养老服务,迎合了市场“多元且分层”的养老需求,为居民从养老、乐老到享老,带来更多选择与可能。

青岛不久前印发的《青岛市加快推进“中国康湾”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描摹了“中国康湾”的未来图景,提出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康湾”,而吸引更多险资入青,探索建设不同模式的养老社区,将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极。

成为险企布局关键节点

青岛人口老龄化程度高,经济活力足,区位优势与辐射能力明显,越来越成为险企布局北方区域康养网络的关键节点。

2025年6月,由泰康保险集团旗下的养老板块——泰康之家与青岛融汇财富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携手打造的青岛城心高品质养老机构正式签约落地市北区核心地段。

这家养老机构建筑面积约1.3万平方米,可容纳约290位老人入住,计划2026年4月底正式开业,这是泰康保险集团在青岛落地的第2个项目。

此前的2023年11月,泰康保险集团在青岛投资的首个医养社区,位于城阳区的泰康之家·琴园开园。这也是泰康保险集团在全国投入运营的第20家高品质连锁医养社区。社区地上建筑面积约7万平方米,规划850个养老单元,为老人提供包括独立生活、协助生活、专业护理、记忆照护在内的覆盖老年人全生命周期的连续健康服务。

2025年2月,由中国人寿集团在青岛投资运营的养老公寓——国寿嘉园·青岛悦境正式开园,该项目是市北区首个央企养老项目,项目建筑面积达1.66万平方米,可容纳370位老人安居颐养。

国寿嘉园·青岛悦境为每位老人量身定制个性化照护方案,提供“吃、住、医、护、乐、学、游”七维养老服务。

2023年12月15日,由太平洋保险集团投资打造的太保家园青岛国际康养社区正式开业,这是其在北方区域首个投入运营的养老社区,定位于以康复护理业态为主的城市型养老社区。

太保家园青岛国际康养社区由位于市南区核心地段的原青岛太平洋保险大厦改建而成,目前有140多套康养房间,超260张康养床位。

头部险企先后落子,青岛成为当仁不让的养老社区“北方试验场”。

瞄准多元养老需求

近几年间,险企纷纷发力养老赛道。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数据显示,2024年,部分大型保险公司年度新增养老社区项目数量合计超20个,全行业累计投资规模突破2000亿元,建成及处于建设阶段的床位总数超15万张。

中国人寿最新发布半年报显示,截至6月30日,已累计在15个城市布局19个机构养老项目。

中国太保已在全国13个城市落地15个太保家园项目,有12个社区投入运营,“颐养、乐养、康养”三位一体养老产品体系日益成熟。其中颐养、康养常住长者居民超过2500人。乐养方面,从2021年首个社区投入运营以来,4年来乐养型养老服务短住体验已累计超28万间/夜。

从生存型被动养老向品质型主动享老转变,银发经济带来的升级养老需求,正是保险公司布局养老社区的最大动力所在。

国家卫健委日前表示,我国养老已形成“9073”格局,即90%左右的老年人选择居家养老,7%左右的老年人依托社区支持养老,3%的老年人入住机构养老。

这3%正是险企千方百计要拓展的市场空间之一,而从青岛到全国的实践无不印证这是一片“蓝海”。

据悉,入住“险企系”养老社区,通常有两种途径:一种是购买对接养老社区的保险产品,从而获得入住权益;另一种则是类似于会籍制,支付一定的入住资格费用或押金以获得入住权益。

泰康之家·琴园总经理何鹏告诉记者,截至目前,泰康之家·琴园已有超400位老人入住,入住老人平均年龄在80岁左右,主要集中在75—90岁年龄段。在性别比例上,女性老人略多于男性。在居住形式上,既有独居,也有夫妻共同居住的家庭。

与传统的居家养老或者普惠型养老院不同,险企投资的养老社区,医养结合成为突出特色。

“开业以来,琴园护理区的入住需求尤为旺盛,已开楼层基本处于住满状态。”何鹏说。

国寿嘉园·青岛悦境负责人告诉记者,从2月开业至今,半年的入住率已超过20%。青岛悦境项目提出的“医养结合、活力养老、专业照护、候鸟旅居”一站式综合解决方案非常受老人们的欢迎。

太保家园青岛国际康养社区总经理苏晗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目前社区入住率已超过三分之二,以高龄老人为主。“青岛项目的落地,不仅提升了太保在康养领域的竞争力,也为青岛乃至北方地区提供了高品质养老解决方案,实现社会效益与商业价值的双赢。”苏晗说。

竞逐养老金融赛道

“险企系”养老社区的落子探索,意味着青岛正在成为险资建设养老社区的北方重要“试验场”,其背后,则是城市人口老龄化、高龄化程度较深的刚性需求,且老年人群体相对而言消费水平更高,对于养老金融产品及服务的多元化、高质量需求也更强劲。

缘于此,养老金融成为青岛必须要写好的金融“五篇大文章”之一。

近几年来,作为全国首批多项养老金融改革试点城市,青岛通过完善政策体系、创新金融产品、优化服务供给,初步构建起多层次养老金融服务体系。

近日,青岛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联合13部门印发《青岛市养老金融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央地协同联合施策,共同推动青岛市养老金融体系建设完善。

青岛提出高质量建设养老金融示范城市,如争取养老金融政策试点,逐步扩大“金融+康养”试点模式,创新设立青岛特色养老金融示范点。

在何鹏看来,要吸引更多险企落子青岛建设高品质养老社区,需要推动养老服务标准化建设。同时,支持专业人才的培养与引进,为高品质养老社区提供稳定、专业的人才支撑。

苏晗认为,青岛需要构建阶梯式养老服务体系,即高端、中端、基础型养老机构,满足不同人群的养老需求。高端项目吸引高净值客群,中端项目覆盖工薪阶层,基础服务兜底刚需。

“青岛打造高品质养老社区,还可以差异化定位,如开发‘滨海疗愈’主题养老产品,依托胶东机场枢纽优势,设计‘夏季青岛避暑养老+冬季南方候鸟养老’跨区域联动方案,对接太保全国养老社区网络。”苏晗建议。

打造适宜养老金融发展的生态圈,让更多养老金融“新势力”落地实践,从容应对城市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青岛,起跑正当时。

[来源:青岛日报 编辑:赵晓珊]
精彩美图 更多 >>
2025 10/10 10:09
· 来源 ·
青岛日报
· 责编 ·
赵晓珊
阅读量
扫描到手机
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二维码应用拍下左侧二维码,可以在手机继续阅读。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AI调解员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21 增值电信:鲁B2-20180061 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
手机版 | 媒体资源 | 信网传播力 | 关于信网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