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网/信号新闻11月22日讯 近日,因为在还呗App的借款逾期,李先生感受到了来自催收的压力。不仅他本人被电话及短信“提醒”“警告”,包括岳母在内的一众亲友也都收到了催收短信。李先生在承受平台直接催收压力的同时还要遭遇亲友的抱怨,他想不通,催收人员是怎么得到自己那么多亲友电话的?
李先生告诉信号新闻(0532-80889431),自己是河北保定的一名网约车司机。3月份开始,他通过还呗App借了三笔钱用于日常资金周转。目前在还的欠款有两笔,共12900元。“借钱很方便,填好资料,点击下,很快就到账了。但还款就不是那么轻松了。”李先生说,因为家庭经济状况实在不佳,本应于11月4日偿还的一笔款项出现逾期。此后的10余天,李先生开始被催收。
“开始是短信,后来还有电话,频率越来越高,口气也变得不再客气。”李先生说,官方的信息还比较规范,一些私人号码发来的信息,就生硬得多,话里话外透着“威胁”。李先生提供的短信截图里,信号新闻看到了诸如“半个小时,你没把这个还进来,我们这边准时给你老父亲老母亲和家人打电话”“那我就联系你老家当地对你展开社会背景调查咯”等内容。
让李先生更加难受的是,这些催收信息还发给了自己的很多亲戚。李先生的妻子、岳母、姐夫等多位亲友都收到了向他催收的短信和电话,“这10多天我一边被催收信息轰炸,一边被亲人朋友责备、抱怨。”李先生说:“我也在想办法尽快还款,但这样的催收方式真的合法吗?何况,我借款时并未设定太多联系人,催收人员怎么找到我那么多亲友电话号码的?”李先生称,自己以前并没接触过网贷,目前也只是从还呗App一家借过钱。
社交平台上有网友分享了网贷平台可能获取联系人信息的方式。除了用户主动填写的联系人外,网贷平台会在用户注册时要求获得读取手机通讯录、通话记录等权限,平台可通过获取的数据分析用户的通话频率和社交关系链,顺藤摸瓜找出关联人;有的平台甚至会直接购买泄露的数据,一旦借款人曾授权或使用过不正规平台,个人信息就像撒出的“隐形种子”,可能被永久记录并用于催收。
信号新闻了解到,还呗App由上海数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在2016年发布。官网显示,这是一款基于消费多场景的分期服务平台。截至2025年6月,还呗宣称累计激活用户1.7亿,为2700万用户提供合理信贷服务,助力用户“好借好还呗”。针对李先生的情况,信号新闻联系到还呗App官方客服,向其提供了当事人的身份信息后,工作人员表示,会尽快上报并核实其催收情况,并给予回复。信号新闻根据发送催收短信的私人手机号回拨,均无人接听。截至发稿前,信号新闻未收到更多回应。
《小额贷款公司监督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小额贷款公司应当按照法律法规、监管规定的要求,严格规范催收行为。不得采取暴力、威胁、侮辱、诽谤、恐吓、跟踪、骚扰、误导、欺骗等手段实施催收;也不能向负有履行债务义务的单位或者个人以外的其他主体催收。
北京市京师(青岛)律师事务所曹严龙律师分析此事时表示,从法律层面来看,李先生作为债务人有还款的义务,但他的合法权益同样受到法律保护。曹律师建议当事人可以收集相关的短信截图、通话记录等证据,向金融监管部门进行投诉,要求调查催收行为是否违法并作出相应处理;也可以考虑通过民事诉讼的方式,要求还呗停止侵权行为,并对其造成的精神损害等进行赔偿。(李如艺)
[来源:信网 编辑:王荣]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