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鸭绒价格一涨再涨 羽绒服市场“冷静”消费

原标题:果然财经|鸭绒一涨再涨,羽绒服市场“冷静”消费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魏银科 马玉姝 尹睿 张志恒

#1吨鸭绒从17万涨到58万#、#羽绒服出厂价已逼近千元##300元能买到真羽绒服吗#、近日,与气温一同牵动市场的,还有鸭绒的价格。社交媒体上,关于羽绒服“是否越来越买不起”的讨论热度未减,而相关数据显示,支撑起冬日温暖的这层羽绒,正经历一场剧烈的价格波动:羽绒金网11月25日的数据显示,白鸭绒价格已飙升至564.06元/公斤,同比上涨11.91%。

今年鸭绒价格为何大幅上涨?商场里的羽绒服涨价了吗?羽绒价格未来走势如何?记者多方采访,试图揭开这场“羽毛风暴”的真相。

“17万元/吨是多年前的价格了”

当前鸭绒价格是多少?记者咨询了从事羽绒服行业多年的资深人士周建国。

“当前鸭绒价格约58万元/吨,去年是40多万元/吨。现在网上说的那个“17万元/吨”是多年前的价格,噱头而已,不符合当前市场情况。”周建国对热搜词条“1吨鸭绒从17万涨到58万”给予澄清。

而羽绒金网的数据,也印证了周建国的说法,2025年11月20日,GB/T 14272-2021标准下的白鸭绒当前价格为559.32元/公斤,相较于去年同期,涨幅达到7.6%。更值得关注的是其近期的波动曲线:在10月20日至11月18日这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价格振幅高达55.3元,最高触及570.38元/公斤,最低下探至515.08元/公斤,显示出市场情绪的剧烈博弈,但最终定格于一年来的高位。

关于全国鸭绒是否有价格差异,周建国表示,“区别不大,现在信息很发达,北方和南方市场价格基本同步。”而与鸭绒的“亢奋”相比,向来被视为羽绒界“奢侈品”的白鹅绒则显得“冷静”许多。当前价格为938.52元/公斤,同比去年甚至下降了14.66%。不过,其价格绝对值仍是鸭绒的1.7倍左右,且同样处于一年中高位,期间波动幅度更大。

“鹅绒主要用于高端产品,价格比鸭绒高很多。去年价格超100万元/吨,今年略有回落,但仍居高不下且货源紧张,很难买到。”周建国解释。

养殖户减产一半,需求却突然爆发

一只鸭子的羽毛,如何搅动了整个市场?答案必须从产业链源头寻找。

华鸭集团财务经理王凯庆向记者介绍:“目前小白条鸭的原毛结算价上个月每只涨了5毛,而且比年初也有上涨。这和去年同期原料价格下降的情况正好相反。”这微小的5毛钱,乘以庞大的养殖数量便构成了成本压力的起点。

记者了解到,对于此番上涨的原因,王凯庆和周建国两位业内人士的分析形成了互补印证,主要归结为两大核心矛盾:

其一是在供给端,鸭肉价格低迷引发养殖萎缩,绒毛产量锐减。周建国表示:“鸭肉价格低迷,养殖户亏损严重,鸭子养殖量缩减至此前的1/2到1/3,鸭绒产量随之减少。”鸭肉作为主产品价格不振,导致养殖户积极性受挫,削减存栏量,而鸭绒作为副产品,其供应量被迫随之大幅减少。王凯庆的也佐证了这一观点:“今年鸭子供应量明显减少,鸭肉价格也比去年走低,现在鸭肉约2元/斤、每吨4000元左右,去年则是五六千元/吨。”

第二是气候概念与库存周期共振,采购集中爆发。王凯庆分析认为,“今年预计冬季寒冷形成消费概念”,增强了品牌方对羽绒制品销量的信心。同时,“今年羽绒服市场库存偏少,降温早且需求旺盛,厂家一降温就加大生产”,周建国补充道。

此外,王凯庆还提到一个现象:“部分品牌服饰爆款带动小加工厂模仿,这些小工厂下单晚,集中在近一两个月采购原毛出货。”这种短期内的集中采购,进一步放大了供需缺口,急速推高了价格。

而根据羽绒金网的分析,鸭苗价格因前期利好已迅猛上涨,屠企投放合同鸭的积极性增加,但随着11月中下旬鸭苗供应量回升至日均1000万羽以上,叠加消费疲软及传统淡季,鸭苗价格预计承压下行。这意味着,供给收缩的最严峻阶段可能正在过去。

促销对冲涨价,消费者感受并不明显

原料成本的高涨,是否意味着消费者手中的羽绒服必然“身价”倍增?

在世茂广场等商圈,羽绒服无疑是冬季服饰的绝对主角。某品牌店员向记者证实:“近两年羽绒服的销量明显优于棉服及其他保暖类外套。”她将原因归之于气候:“这与近年气温下降较早、同期气温偏低有关。天气更冷,消费者就更倾向于选择保暖性更强、更轻便的羽绒服。”

关于羽绒服的价格浮动,店员表示:“疫情后整体定价趋势有所变化,每年都有一定上浮。”然而,她紧接着强调,“七折、八折已成为常规促销活动,折扣周期转换也比较快,再叠加‘折上折’等优惠后,实际成交价与往年相比差距不大。”这表明,品牌方通过灵活的定价和促销策略,在一定程度上消化了成本压力,避免直接冲击消费者的价格敏感神经。

消费者的感受也印证了这一点。有消费者表示“没有太大感觉”,并指出“现在很多电商直播间里,羽绒服都在搞促销,有的打折力度还很大,几百块钱就能买一件。”更有精打细算的消费者分享反季购物心得:“我夏天买的一件羽绒服,原价999元,撤柜后289元,而我买到手花了99元。”还有消费者表示,羽绒服是耐用品,“买一件穿好多年”,购买频率不高。这种理性消费观念,使得终端市场并未出现因原料涨价而引发的恐慌性购买。

在价格博弈之外,羽绒服产品本身也在进化。上述品牌店员介绍,今年羽绒服在填充材质上有所升级,“选用大颗粒鸭绒,蓬松度更高,保暖效果更好。”并且工艺提升,“对羽绒服做了分段工艺处理,做到了可机洗状态,更便于打理。”

记者调查发现,市面上羽绒服的填充物以鸭绒或白鸭绒为主,高端品牌则采用鹅绒。影响价格的关键因素在于含绒量、面料、款式设计等。以常见的165尺码为例,充绒量普遍在140克至314克之间。一款标注含绒量约135克、蓬松度750in³/30g(in³:立方英寸)的儿童羽绒服,售价为699元。

市场将逐渐回归由需求主导的平稳格局

回顾此次鸭绒涨价风潮,它并非单一因素所致,而是养殖产业周期、气候预期、市场需求脉冲和行业库存策略共同作用的结果。王凯庆也提到了市场的短期反复:“‘双十一’落幕及气温偏暖曾使羽绒制品短期消费热度降温,羽绒行情回落,但新寒潮酝酿让市场对终端销量信心增强,原料端高位调整后趋于企稳。”

羽绒金网的预测指出,鸭毛价格高位回调将有助于缓解羽绒行业的成本压力,市场将逐渐回归由需求主导的平稳格局。当前,原料端的狂热正在冷却,而终端消费市场在激烈的竞争和透明的信息环境下,表现出惊人的价格弹性。对于消费者而言,冬日保暖是刚需,但选择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多元和理性。

[来源:齐鲁晚报 编辑:赵晓珊]
精彩美图 更多 >>
2025 11/26 11:14
· 来源 ·
齐鲁晚报
· 责编 ·
赵晓珊
阅读量
扫描到手机
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二维码应用拍下左侧二维码,可以在手机继续阅读。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AI调解员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21 增值电信:鲁B2-20180061 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
手机版 | 媒体资源 | 信网传播力 | 关于信网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