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市九医盆底康复中心正式挂牌成立。据统计,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已成为威胁妇女健康的5种常见慢性疾病之一,我国已婚育的女性,有45%存在不同程度的盆底功能障碍。妇产科专家提醒,产后42天是产后进行盆底肌肉康复训练、治疗的最佳时机。
“在我的门诊上,有一群十分尴尬的病人。”27日,在接受城市信报/信网记者采访时,市第九人民医院妇产科主任孙航表示,这群病人以中老年女性为主 ,她们久坐不敢起、怕大笑、怕咳嗽、怕抱重物……因为担心漏尿。她们都是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孙航介绍说,妊娠和分娩是造成盆底肌损伤很重要的原因,妇女产后会导致多种盆底肌肉功能障碍疾病,一旦盆底功能受损,盆腔内的器官无法维持在正常位置,从而出现相应的功能障碍,如生殖器松弛、盆底肌器脱垂、大小便失禁等。而且,有的女性还会患上子宫脱垂、膀胱脱垂、直肠脱垂等疾病。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超过50%的已婚育女性会出现尿失禁的情况。同时,医源性因素作为盆底功能障碍的致病因素也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如果不及时的预防和治疗,盆底功能障碍会一直持续,影响围绝经期甚至老年时期的盆底功能。为此,专家提醒女性朋友,如果出现盆底功能障碍,一定要及时治疗。产后42天就对盆底肌肉的针对性训练,能够减轻膀胱脱垂和子宫脱垂,能把因生育引起的尿失禁可能性降到最低。
8月24日,青岛市第九人民医院妇产科成立盆底康复中心,这也是中国医疗促进会妇女分会在山东设立的首个盆底康复项目。专家通过电子生物反馈治疗仪反馈的信息,制定适合患者的训练方法,让患者在专业指导下,学会自主控制盆底肌的收缩和舒张。生物反馈结合个体化电刺激治疗,从而起到唤醒、激活盆底肌,加快产后阴道及盆底肌张力和弹性的恢复。
城市信报/信网记者 王鑫鑫 通讯员 沙家梅
分享
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