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2021 01/06 21:56
· 来源 ·
半岛网
· 责编 ·
可可
阅读量
扫描到手机
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二维码应用拍下左侧二维码,可以在手机继续阅读。

2019年青岛主要健康指标达到世界发达国家平均水平

原标题:青岛亮“十三五”时期卫生成绩单!主要健康指标达到世界发达国家平均水平

半岛全媒体记者 王鑫鑫

6日上午,青岛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青岛市卫健委对“十三五”时期青岛市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情况进行发布。据悉,“十三五”时期,青岛市卫生健康系统紧紧围绕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目标要求,积极推进健康青岛建设,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全市卫生健康事业稳步发展,城乡居民健康水平持续提高。2019年,全市孕产妇死亡率7.22/10万,婴儿死亡率1.89‰,人均期望寿命81.43岁,主要健康指标达到世界发达国家平均水平。

个人卫生支出占比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2016年以来,全市所有公立医疗机构相继取消药品耗材加成,实行零差率销售,并以此为突破口,同步深化综合改革,减轻群众医药费用负担,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与“十二五”时期相比,全市公立医院医药费用增幅降至10%左右,下降5个百分点;药占比降至30%左右,卫生总费用中个人卫生支出占比降至23.4%,比全国平均水平低5个百分点;公立医院医疗服务性收入占比提高到30%以上,运行活力和服务能力持续提升。

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

以城市医联体、县域医共体建设为载体,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到基层,逐步实现“首诊在基层,大病不出区(市)”的分级诊疗目标。6个区(市)被确定为全国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试点区(市),位列副省级城市第一位,青岛成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省级试点市。目前已建成18个县域医共体、13个城市医联体网格,基层服务占比由2015年的51.87%提升至2019年的52.63%。

多维度建设疾病控制体系

疫情发生以来,累计出动流调力量4.2万余人次,规范管理和治疗确诊病例及无症状感染者191人(其中包括日照市10人),大港疫情处置中首次在冷链产品外包装中分离到新冠活病毒,被国家肯定为全国冷冻食品行业相关疫情常态化防控的典范。

一方面,组建了青岛市预防医学研究院。在全省率先落实疾控机构编制标准,编制数增加790名。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项目进入施工阶段,7个区(市)实施了疾控中心新建、改扩建。实验室装备投入稳步加大,市级配置移动P2+实验室,10个区(市)全部建立P2实验室。搭建国内首个以城市为单位的智慧血液管理平台,实现了血液采集、制备、库存、运输、交接、临床使用全过程智能监管,医疗机构获取血液时间由20分钟缩短到1分钟,血液报废率为零。

另一方面,建设了重大疫情救治基地。加强手足口病、肾综合征出血热等“基层传染病防控示范基地”建设。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治疗率保持在90%以上。成功创建第四轮全国艾滋病综合防控示范区、首批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市,建成4个国家级、4个省级慢病示范区,碘缺乏病达到国家消除标准。

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更加完善

首先,推动“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强化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体系建设。建成国家级健康促进区1个,省级5个,市级4个。建成区(市)级以上健康教育基地22个,其中国家级2个,省级6个。建成470人组成的市级健康科普专家库,其中64人入选省级健康科普专家库。建成社区(村)“健康大学堂”127处,录播“健康大学堂”精品课程82讲,联合新闻媒体开设健康教育专栏12个。广泛开展健康教育“六进”活动,受教育群众数百万人次。全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由2017年的16.12%上升到2020年的24.38%。

其次,启动卫生行政执法规划化建设,创新开展了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双随机抽查、医疗机构“3+1”监管、二维码监管等,促进了综合监督执法效率的提升。目前青岛卫生行政执法规范化水平走在全省、全国前列。卫生行业相关行政复议、诉讼、听证程序案件大幅下降,降幅达到68.5%。

再者,积极推进卫生城镇创建工作,全市国家卫生镇街达到19个,占比达到20%;省级卫生村3075个,占比达到51.85%。培树了13个病媒生物防制示范街道和66个灭蚊达标小区。每年举办重点公共场所控烟培训班2期,培训人员600余人。2020年创建“青岛市无烟示范机关”397个。

最后,建立了市委市政府领导下的“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处置科学、运转高效”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形成市级卫生应急预案26个,医疗卫生机构预案1286个。建立了“党政牵头、部门联动、社区动员、全民发动”的平战结合、联防联控、群防群治、协同高效的应急响应机制。组建了四大类10支333人组成的市卫生应急救援队伍,建成2家省级、6家市级、15家区域性城区全覆盖的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开展了卫生应急知识和技能“五进”活动,市民应急行为素养和第一响应能力明显提升。

每千人口医疗资源配置得到提升

2016-2019年,青岛市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从5.34张增长到6.37张,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从2.97人增长到3.98人,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从3.12人增长到4.30人,三级医院数量由16家增加到28家。出台了《关于加快建设一流医疗中心城市的意见》,青岛被纳入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布局。引进建设清华大学附属青岛医院、青岛世福兰斯医院等高水平医院,建成市立医院东院二期、青大附属医院东院二期等一批医疗项目,医疗卫生资源布局进一步优化。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均补助经费从52元提高到74元。在省内率先推开随访数据自动采集和取消纸质健康档案,建成市级基本公卫数据中心和监管平台。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构建高血压、高血糖和高血脂“三高共管、三级协同”医防融合慢病服务模式,免费向签约“三高”患者提供7种基本药物,65万人次受益。率先在全省启动乡村医生合同制管理和定向培养,乡村医生基本药物补助标准达到每月1000元以上。

“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向纵深发展

建成市级质控中心52个、区(市)级质控中心187个,二级以上医院预约诊疗时段精确到30分钟以内,提供移动支付等“一站式”结算服务。布局重点疾病防治康复体系建设,31家胸痛中心、23家卒中中心、17家创伤中心、41个癌症规范化病房、16家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和9家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通过评价。新增75个急救单元,急救半径缩短37%;开通省内首个“空中120”项目,已实施航空医疗转运6例。出台《关于开展非急救转运社会化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试行)》,服务全省的“96120”号码上线,累计提供服务超过1.4万人次。

建成青岛市区域诊疗“一卡通”平台,通过网站、手机APP、微信服务号等渠道为居民提供预约挂号、诊疗信息推送、检查检验结果查询、排队叫号查询、预交金和第三方支付等服务。根据疫情防控工作的需要,38家医院开通“互联网+发热咨询门诊”,免费为4万余人次提供线上咨询服务。建成互联网医院36家,累计网上配送药品近3万盒。建成市级“互联网+区域影像诊断平台”,平台接入19家医院,互联网诊疗服务持续改善。

[来源:半岛网 编辑:可可]
精彩美图 更多 >>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信法网

Copyright © 2014-2024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21 增值电信:鲁B2-20180061 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
手机版 | 媒体资源 | 信网传播力 | 关于信网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