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网9月20日讯 (首席记者 丛黎 通讯员 王萍萍)一年前,孙女士(化名)发现自己患有高血压合并低血钾,血压高达180/100mmHg,血钾仅2.4mmol/L(参考范围3.5-5.5mmol/L),后口服降压药及钾片治疗,并多吃香蕉等食物补钾,但效果欠佳,血钾持续偏低,身体乏力,日常工作受到影响。一个偶然的机会,她来到青岛市中心医院内分泌风湿免疫科就诊,接诊医生问诊后发现孙女士已持续低血钾一年之久,便将她收入院进行病因筛查。住院期间,通过筛查,最终确诊为: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肾上腺腺瘤。
肾上腺是人体相当重要的内分泌器官,肾上腺腺瘤是发生在肾上腺皮质的一种瘤样病变,通常是良性的。大多数肾上腺腺瘤是无功能、无症状的,部分肾上腺腺瘤是功能性的,会分泌过量的激素。其中,分泌过量醛固酮的肾上腺腺瘤,则引起醛固酮增多症,主要特征是高血压、低血钾、低血钠、肌无力等。找准了高血压、低血钾的病因后,孙女士接受了手术治疗,切除了肾上腺瘤,术后停用全部降压、补钾药物,血压、血钾也恢复了正常。
专家表示,高血压患者是否需要长期用药要看病因,继发性高血压或可根治停药。高血压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其中继发性高血压患病率可达14%,内分泌性高血压是继发性高血压中常见的类型。随着人们对内分泌性高血压的不断认识以及筛查方法的不断改进,肾上腺性高血压的诊断率也逐步提高,已成为继发性高血压与内分泌性高血压的“主力军”。肾上腺性高血压包括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库欣综合征、嗜铬细胞瘤等,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是最常见的肾上腺性高血压,在一般高血压人群中患病率最高可达19.2%,难治性高血压中最高可达29.8%,在新诊断高血压患者中患病率最高达13.2%。肾上腺性高血压主要表现为长期的血压升高,伴随血液中的血钾浓度降低为特征。但也有少数的患者血钾是正常的,在临床上就常常忽视了对这个疾病的进一步的检查。继发性高血压都有明确病因,通过及早筛查,及早诊治,及早处理,对于远期预后大有裨益,甚至可以停药。
专家简介
张方华,副主任医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青岛市中心医院内分泌风湿免疫科主任、住院医师规培内科专业基地教学主任;山东省医师协会糖尿病医师分会委员会常务委员;青岛市医学会内分泌专科分会副主任委员;青岛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内分泌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青岛市卫健委优秀青年医学人才;美国阿拉巴马大学访问学者;主持省市级课题多项。擅长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甲状腺疾病、痛风性关节炎及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疾病的诊治。
王秀秀,硕士研究生,主治医师,青岛市中心医院内分泌风湿免疫科内分泌性高血压亚专业组长。青岛市医学会内分泌学专科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青岛市医学会糖尿病足与慢性创面多学科联合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省老年医学会内分泌学会委员。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进修,擅长肾上腺疾病(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嗜铬细胞瘤等)、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类风湿关节炎等内分泌疾病的诊治。
[来源:信网 编辑:王熠冉]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