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肠因其位置深邃、蜿蜒曲折,常规的胃肠镜检查难以触及,因此小肠一度被形象地称为消化道检查的“黑暗大陆”。患者夏先生经历长达一年的间断腹痛折磨,虽辗转多家医院求治,却始终未能明确诊断。来到青岛市市立医院后,本部消化内科凭借先进的气囊辅助式小肠镜技术,成功为夏先生进行了精准检查,准确定位了其小肠内的占位性病变。这一突破性进展不仅为夏先生解除了病痛之苦,也为更多类似患者带来了希望的曙光。
肠病反复折磨,腹痛之谜难解
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64岁的夏先生(化名)因腹痛反复发作,曾在青岛市多家医院接受诊疗,并被诊断为“小肠不全梗阻”。虽然经过保守治疗病情有所缓解并出院,但在外院多次的腹部CT及胃肠镜检查都未能给出明确的诊断。这期间,夏先生的病情多次复发,给他的生活质量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此次,夏先生腹痛再次发作,在家属陪伴下来到青岛市市立医院急诊科,腹部CT检查结果显示:盆腔局部小肠肠壁增厚伴小肠不全梗阻,随即就诊于本部消化内科溃疡性结肠炎与克罗恩病专病门诊。
在仔细询问病史并接诊了夏先生之后,青岛市市立医院本部消化内科主任李文利给予方案:在夏先生的小肠梗阻症状得到缓解之后,进一步完善气囊辅助式小肠镜检查以明确诊断,为夏先生提供精准的治疗方案,并有效防止病情的复发。
探查“一镜到底”,精准施策破局
夏先生住院后,经过内科的积极治疗,梗阻症状迅速得到了缓解。小肠CTE(造影)检查结果显示,病变可能位于回肠。对此,李文利立即组织科室专家进行讨论,并决定为夏先生进行经肛单气囊小肠镜检查。
气囊辅助式小肠镜检查需要高效的团队协作,青岛市市立医院本部内镜中心的麻醉团队和护理团队提供了精准而高效的配合,在团队的共同努力下,本部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王鹤鸣成功操作单气囊小肠镜,逐步进镜至回肠下段、回肠中段,最后,在距回盲瓣150cm处,发现了较大的占位性病变阻塞了回肠肠腔。王鹤鸣在镜下精准获取活检组织,并顺利完成了退镜操作。
后续的病理检查结果显示,夏先生所患的是良性肿瘤。随后,由青岛市市立医院本部胃肠外科主任梁忆波主刀,为夏先生实施了腹腔镜下小肠肿瘤切除术。术后,夏先生的恢复情况良好,1周后便康复出院。
小肠镜技术突破,消化道诊疗全覆盖
与常规的胃肠镜检查、胶囊内镜检查相比,小肠镜检查展现出了其独特的优势,能够实现精准的全小肠探查及诊疗,然而,小肠镜的操作过程相对复杂,操作风险也远高于胃肠镜检查,对医生的技术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李文利介绍:“由于人体小肠较长,整个小肠镜的诊治过程通常会比普通胃肠镜检查更为耗时,大多数患者需要在麻醉状态下接受检查,因此,在进行小肠镜诊治前,应由专业医生进行全面的评估。”近年来,青岛市市立医院本部消化内科成立了炎症性肠病亚专科,并致力于小肠镜技术的研习与精进,实现消化内镜检查对消化道的全覆盖,为更多肠病患者带来了康复的新曙光。文/首席记者 丛黎 通讯员 张小青
[来源:信网-商讯 编辑:戴慧慧]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