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全市爱国卫生运动和健康青岛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青岛筛查干预重点慢性病近百万人次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黄飞
2025年4月是第37个爱国卫生月,主题是“爱卫新篇章 健康‘心’生活”。日前,以此为主题的“鲁医健康说·时令与健康” 系列健康知识发布会在城阳区流亭街道东蓝家庄举行,会上发布了青岛爱国卫生和健康青岛行动的开展情况。
青岛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38.46%
青岛爱国卫生运动起源于1952年。近年来,在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下,青岛爱国卫生运动和健康青岛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在病媒防制方面,青岛每年组织开展“除四害”行动,2024年累计出动3万余人次,清理病媒生物孳生地2万余处,累计投放鼠药近百吨,新建、改造灭鼠毒饵站5万余个,发放粘鼠板灭鼠笼等1万余个,有效预防和控制病媒生物性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切实保障了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
青岛是计划单列市、山东省内首家出台控烟法规的城市,近年来控烟力度不断加大,目前已实现无烟医疗机构、无烟学校、无烟党政机关全覆盖,二级以上医院全部规范设置戒烟门诊,并首创医疗机构门诊首诊询问吸烟史制度。青岛市作为社区戒烟综合干预试点城市,首次将中医针灸戒烟适宜技术引入社区戒烟干预服务中。青岛还举办百日戒烟大赛,参与群众达数万人。
每年,青岛利用爱国卫生月广泛宣传“人人都是健康第一责任人”,目前已开展“燃动你的多巴胺”“我的健康我做主”“健步行”等活动1500余场次,打造城阳区流亭街道东蓝家庄社区、崂山区中韩街道新宏路社区等一批具有特色的健康社区,青岛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38.46%。青岛还持续推进妇幼健康促进行动、老年健康促进行动、传染病与地方病防控行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行动等健康青岛16项行动。新生儿遗传代谢“四病”、听力障碍、先天性心脏病筛查率均达到99%,重点慢性病筛查干预近百万人次,两证齐全医养结合机构171家,全市人均期望寿命81.78岁,主要健康指标继续位居全国前列。
爱国卫生月集中灭鼠杀蚊改善人居环境
今年4月,青岛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第37个爱国卫生月活动,进一步完善多部门协作机制,围绕健康政策优化、健康生活普及、健康环境建设、健康服务提升等重点领域,推出群众可见、可感、可参与的具体举措,切实增强群众的健康获得感。
青岛将紧扣“精神卫生服务年”行动要求,提升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服务水平,聚焦儿童青少年、职业人群、老年人等重点群体,组织开展“健康课堂进校园”“健康咨询进企业”“健康服务进社区”等专项活动。在病媒防制方面,青岛将结合春夏季传染病防控要求,充分调动社会力量,采取“专业治理+群众参与”相结合的方式,清除卫生死角和病媒生物孳生环境。此前,青岛已统一投放鼠药,开展春季集中灭鼠,全面排查并规范灭鼠毒饵站设置。4月17日到18日将统一对蚊孳生水体投放灭蚊幼虫生物制剂,消杀蚊幼虫。改善城乡人居环境,以实际行动共建清洁家园,形成群防群控、全民参与的卫生健康新格局。
沙尘来袭老人孩子要减少户外活动
发布会上,相关专家分别回答了戒烟、春季情绪管理、环境卫生、病媒生物防治等方面的问题。
市疾控中心专家介绍,4月,岛城早晚凉意明显,昼夜温差较大,这种温度变化容易加重身体调节体温的负担,老人、儿童以及免疫力较弱的人群极易引发感冒、流感等呼吸道疾病。青岛过高的湿度容易滋生霉菌,污染室内环境,引发呼吸道过敏反应,如咳嗽、打喷嚏、鼻痒等症状。此外,沙尘天气会导致空气质量下降、能见度降低,主要影响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皮肤和眼睛等,易引发喉咙干痒、疼痛等不适。因此,沙尘来袭时,老人、儿童和呼吸道疾病患者要减少户外活动,外出需佩戴N95或KN95防尘口罩,回家后及时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清洗面部,去除附着的沙尘颗粒,有条件的家庭可使用具有除颗粒物功能的空气净化器。
4月还是花粉高峰期,易引发过敏。专家建议市民避免在花粉浓度高的早晨和傍晚外出,外出时佩戴防护眼镜和口罩。过敏严重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提前使用一些抗过敏药物。市民可关注环保部门发布的空气质量指数(AQI)或市疾控中心官网发布的空气质量健康指数(AQHI),及时了解空气质量,做好个人防护,污染严重时减少户外活动,尤其是不要进行户外跑步、打篮球等剧烈运动。
[来源:青岛日报 编辑:秦璐]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