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康复大学青岛中心医院肿瘤放疗中心:以顶尖设备与技术守护患者生命健康

康复大学青岛中心医院肿瘤放疗中心凭借其卓越的规模、雄厚的专家技术力量以及齐全的软硬件设施,成为青岛市肿瘤防治领域的标杆。走进康复大学青岛中心医院肿瘤放疗中心,先进的设备阵列令人瞩目。中心配备6台性能卓越的直线加速器,涵盖速锋刀、TOMO以及术中放疗加速器等。同时拥有1台后装机、1台放疗专用大孔径CT定位机、1台美国瓦里安模拟定位机,再加上配套齐全的放疗辅助设备,构建起一套全方位、高精度的肿瘤放疗设备体系,为精准治疗肿瘤奠定了坚实基础。

依托先进设备,康复大学青岛中心医院肿瘤放疗中心开展了丰富多样的放疗技术,涵盖外照射和内照射两大领域。外照射技术包括二维X射线放疗、二维电子线放疗、三维适形放疗、适形调强放疗、旋转调强放疗、图像引导放疗、SBRT、SRS以及TOMO等,能够根据不同肿瘤的特点和患者的个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内照射技术则包括术中放疗和后装放疗,其中后装放疗又细分为阴道内腔内放疗、妇科单管腔内后装放疗、妇科三管腔内后装放疗等,为不同部位、不同类型的肿瘤患者提供了全面的治疗选择。

EDGE“速锋刀”(来源:康复大学青岛中心医院)

EDGE“速锋刀” 放疗精准度达“亚毫米”级别

EDGE“速锋刀”是山东省首台放射外科巅峰之作,治疗过程中可追踪患者呼吸、体表及器官的运动,精准定位靶区位置。放射物理科主任王惠介绍,速锋刀采用先进的高精度机械系统,中心偏差小于0.5mm,优于国际规定的2mm标准。速锋刀多叶光栅仅为2.5mm,相比常规加速器的5-10mm更薄,能更好地提高靶区适形度,减少周围正常器官组织的辐照剂量。同时高剂量率大大提高治疗速度,SRS可将治疗次数降低至1-5次,亚毫米级误差,达到“无刀胜有刀”的效果。

TOMO治疗机(来源:康复大学青岛中心医院)

TOMO治疗机 多肿瘤病灶照射轻松应对

TOMO治疗机同样是中心的“明星设备”,它创新性地将6MV加速器集成到CT机架里,以CT扫描的方式用扇形射野进行螺旋照射实现调强放疗,实现了调强放疗的革命性突破。该设备拥有135cm×40cm的治疗范围,对于全脑全脊髓、淋巴瘤、多发转移瘤等较长肿瘤的治疗具有显著优势。同时,TOMO治疗机具备360°螺旋断层超强剂量雕刻能力,对于复杂靶区可高度适形。

2023年6月,康复大学青岛中心医院引进全球领先的第四代螺旋断层放射治疗系统TOMORadixactX5。两年来,TOMO已服务2万余人次,其中大部分患者为复杂性肿瘤,包括多发脑转移瘤、鼻咽癌、肺癌、乳腺癌、肝癌、宫颈癌、直肠癌等多部位肿瘤,涉及全身各个部位。

术中放疗加速器(来源:康复大学青岛中心医院)

术中放疗加速器 精准靶向瘤区

术中放疗加速器则为肿瘤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术中放疗(IORT)是指在手术切除肿瘤或手术暴露不能切除肿瘤的情况下,对瘤床、残存肿瘤淋巴引流区或原发肿瘤在手术中给予一次大剂量照射。这种治疗方式能够将射线集中于瘤床,防止或减少皮肤和周围正常器官的照射,降低放疗副反应。此外,术中放疗还能够减少或免除患者手术后的放射治疗次数,缩短治疗周期,减轻患者的身心负担。

后装治疗机(来源:康复大学青岛中心医院)

后装治疗机 以“内照射”精准施治

后装治疗机作为内照射治疗的重要设备,采用了独特的治疗方式。后装放射治疗是指通过鼻腔、食管、阴道等人体天然管道先将不带放射源的施源器置于治疗部位,由电脑遥控放射源送入施源器进行放射治疗。这种方式能够使放射源最大限度地贴近肿瘤组织,确保肿瘤区域获得高剂量照射,同时大幅降低周围正常组织的受照剂量,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正常组织损伤。

“在肿瘤治疗领域,医院依托高精度放疗设备与经验丰富的技术团队,从精准定位、精准制定治疗计划到精准实施治疗,全程将射线针对性聚焦于癌细胞以实现杀灭效果,同时最大限度保护癌细胞周围的正常组织。无论是分子诊断指导下的精准药物治疗,还是高精度设备支撑的精准放疗,医院最终目标均为‘双提升、双保障’——提升肿瘤治愈率、帮助患者延长生存期,同时降低治疗不良反应、提高治疗安全性,在保障患者生活质量的前提下,实现肿瘤治愈或有效控制,让患者既拥有良好的治疗疗效,又能减少副作用带来的身心负担。”康复大学青岛中心医院党委委员、放疗中心兼肿瘤放射治疗三科主任鞠芳的话语,道出了科室以技术创新守护生命的初心。

康复大学青岛中心医院以肿瘤诊疗为特色,高度重视肿瘤学科建设与专业技术发展,核心遵循‘以人为本,精准治疗’的肿瘤诊疗理念。多年来,医护团队始终坚守岗位,不断探索创新,以精湛的医疗技术和优质的医疗服务,为无数肿瘤患者点燃生命的希望。未来,康复大学青岛中心医院肿瘤放疗中心将继续紧跟国际放疗技术发展前沿,不断引进先进设备和技术,加强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努力提升肿瘤治疗水平,为守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作出更大的贡献,书写肿瘤防治事业的崭新篇章。文/记者 郭慧敏

[来源:信网 编辑:赵晓珊]
信网版权稿件,欢迎转载。转载时请保留完整信息,否则追究侵权责任。
精彩美图 更多 >>
2025 08/28 14:50
· 来源 ·
信网
· 作者 ·
郭慧敏
· 责编 ·
赵晓珊
阅读量
扫描到手机
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二维码应用拍下左侧二维码,可以在手机继续阅读。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AI调解员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21 增值电信:鲁B2-20180061 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
手机版 | 媒体资源 | 信网传播力 | 关于信网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