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思客姚洋:楼市重新繁荣是经济回暖的重要信号

2016-04-02 09:02:27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紫鸢

3月29日,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举办第53次“朗润-格政”论坛,主题为“供给侧改革还是需求端管理:当前经济政策重点”。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姚洋在论坛上发表了演讲,本文根据发言内容整理而成。

\

姚洋:尽管高铁目前看来并没有获得巨大的直接收益,却改变了人们的地理观念。

需求拉动是造成产能过剩的深层原因

结构改革是必然的,供给侧改革的提出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改革方案一脉相承,同样是为了加快改革的步伐。实际上,改革是长期的,它关注的问题也是长期存在的。

但我们今天要谈的则是短期问题:当前,我们处在什么样的经济状况下,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现在经济下行已经出现,在这种情况下,新经济中创新的部分还好一些,传统行业却差强人意。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局面?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金融危机,这一轮的经济下滑要以上一轮的经济上升来做参照。为什么这一轮下滑让我们产生了比以往强烈的危机感?因为金融危机的前十年,我们上升得太快了,我们赶上了两个非常好的机会。一方面,这一时期我国的人口状况达到了最顶峰,劳动力转移也达到了最高峰。这一轮全球化,中国和印度功不可没,因为这两个国家为世界劳动力市场贡献了大量的有效劳动者。另一方面,在这个时期中国加入了世贸组织。大家看一下我们的数据,2001年的时候我国工业化进程突飞猛进,就业岗位明显增多,这与中国加入了世贸组织有很大关系。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国内的经济产生了多么大的变化呢?从2001年到2008年,我国的出口额翻了五番,那是惊人的增长。王小鲁在前面的发言里提到,我国目前的产能过剩是由前些年的过度投资造成的,我认为,更进一步说,过度投资是因为需求拉动。当企业看到国外的订单像雪片一样飞来的时候,谁能不投资、不扩大产能?而当前,面对全世界都在调整和收缩的局面,中国的出口变成了负增长,产能过剩的问题显现出来。

第二个原因是结构性原因。我觉得结构性原因是经济增长的自然规律。2001年以后,我国出现了一个重新工业化的过程,这一轮是重工业化的过程,钢筋、水泥、重化工业上升速度非常快。2008年年底,这一进程就开始减缓,放眼世界,同一时期各个国家的发展都显出停滞的趋势。到了2012年,我国这一轮的工业化进程基本上完结了,当然这不意味着我们不搞工业了,而是因为这一轮上升期结束了。而当前,面对从工业增长到服务业增长的结构性调整,经济增长的速度肯定要相对放缓。谈到结构性转型,我总在想,政府在结构性转型中应当起什么作用呢?真正的结构性转型恐怕还是要更多依靠市场调节。

第三个原因,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基本上每七年就要经历一个周期——七年上升,七年下降。从1991年、1992年到1997年、1998年,再到2003年,这段时间是一个通缩期。而2003年之后,我国经历了一个非常长的增长期。现在,我们面临的是一个新的“下降期”。有人说股市七年为一周期,我们的经济基本上也是七年一个周期。我觉得经济发展的增减速,追根究底是经济规律自身的原因,毕竟不可能有永远的增长。我同意之前余永定的分析,我们现在缺需求,但我们也要考虑到经济的潜在增长率。现在人们的需求增多了,而不是变少了。我个人觉得,只要投资增长率能够保持,我们的潜在增长率还是可以有效拉动经济的。虽然当前我国的劳动力在减少,但是减少的数量毕竟有限。另外,我们的教育水平在上升,科技投入在增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劳动力的缺失。

房地产业重新繁荣是经济回暖的重要信号

探究我国经济周期,可以发现一个事实,现在我国经济的真实的增长率是远远低于我们的潜在增长率的。因此,我们需要提高有效需求。如何提高有效需求呢?恐怕还是要政府加大投资,消费的增长速度已经很快了,想完全依赖老百姓的消费拉动经济是有难度的。相对来说,还是政府投资比较直接。

刚刚王小鲁提到了投资效率和利用率的问题。的确,政府这些年的投资非常多,拉动GDP增长的速度却不快。国家的投资里有多少是搞基础设施建设的呢?大概四成到五成。基础投资当然不会带来直接的收益,但是它本身是老百姓的福利。尽管这些投资在短期内无法转换成生产力,但是改善了大家的生活质量。

我特别爱讲日本改善基础设施的例子。田中角荣的家乡是日本积雪最厚重的地方。那里雪又厚又湿,在过去,一到下雪天老百姓根本出不了门。于是田中角荣提出口号,如果我当上了国会议员,我要让本地的老百姓在冬天穿上木屐。他做到了,他在每一条路下面都埋上热水管,一下雪就通热水,在房顶上也全扑上热水管,这样很容易就让积雪融化,不至于压塌屋顶。你说这创造了什么生产力呢?没有。但是老百姓的生活改善了。我们的高铁也是一样,你说投资值得不值得?当然值得,高铁改变了我们的地理概念。那么高铁有没有创造收益呢?目前似乎没有,现在唯一能够盈利的就是北京到上海这条线路。但它也只是日常运营有点盈余,要想把投资收回来是不太可能的,连利息都收不回来。

说到投资,钱从哪儿来?我国货币政策的效率目前来看并不是非常理想,因此政府发行债券也是一种好的辅助方式。我以前也觉得中国的投资太多了,可是问题在于我们的储蓄比投资还多,外汇储备怎么来的,储蓄减投资出来的,所以美国人说,你们国内的投资不足。此外,我们那十年的经济增长太快了,那样的增长才造成那么多的储蓄,没用完。而高储蓄可能带来流动性问题。

这个问题必须要解决,如果流动性太多,就像当年的日本,没解决好,就造成了资产膨胀,然后泡沫破灭,日本因此在过去的20年一蹶不振。这种情况下,老百姓消费少,企业又不投资,只能靠政府。政府发行债券,把钱转化成证券化的资产,让膨胀的钱都变成实际的资产。债券一方面可以用在基础设施投资上,另一方面,也可以解决房地产问题。举个例子,四川有一个县级市,政府补贴农民,鼓励农民进城买房。如果各省政府也能发行类似债券,用这些钱补贴老百姓购房,或许可以帮助消化房产库存,有助于房地产业回暖了。一旦房地产业的经济死结被打开,相关产业比如钢铁、水泥这些行业都可以借机复苏。我想说的是,从现在的情况看,房地产业的重新繁荣有可能是我国走出这一轮经济低潮的重要的信号。(姚洋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

[编辑:紫鸢]
精彩美图 更多 >>

分享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AI调解员

Copyright © 2016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