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花海,听起来有点儿奢侈,但在即墨灵山镇西姜戈庄村,这已成了这个村土地上真实的存在、真实的风景。在209国道东侧的玫瑰小镇,千亩多彩的玫瑰花汇成的海,似乎把村庄的天空都衬映出另一番格调。
据介绍,灵山镇扼青烟公路及西部青济铁路之咽,209省道和王刘公路交相通过,几年前,209省道旁的西姜戈庄村西边,迎来了玫瑰小镇农业生态观光产业园的落户,这里的一切发生改变。
一望无际的玫瑰花、绿色枝叶,如一块五彩地毯盖在这片昔日寻常村落的地头,浓郁的玫瑰花香扑鼻而来,300多种玫瑰花品种,“全世界的玫瑰花品种这里都齐了。”玫瑰小镇执行总裁张元波介绍,目前园区已引种世界各地300余种玫瑰,建成了食用玫瑰种植区,观赏和鲜切玫瑰花种植区、玫瑰产品研发加工区等。
“这里任何一朵玫瑰或一种玫瑰产品,如果测出一克农药、防腐剂,我送你99亩玫瑰花!”张元波笑着说道,这个项目也在做着一个实验,即全流程贯彻生态绿色农业开发。一朵小小的玫瑰,他们从花苞、花瓣,花粉、花叶等几十个环节展开微细化开发,极尽其利用价值,开发了100多个品种原生态花卉健康产品,最后连玫瑰树枝条也不放过,开发了生态灯、玫瑰花篮……产业链条贯穿了日用、日化、家纺、食品等多个环节。
据介绍,始建于2012年的玫瑰小镇,2014年5月第一批食用花卉即进入生产期,部分区域开园赏花,进入运营期。
如果说玫瑰小镇带来了一种令人耳目一新的“美的经济”,那么旁边的西姜戈庄村,则得以借力而兴、而变,“美的经济”引领“美的村庄”发展。
扑鼻的花香不散,我们信步东行,来到几百米外的西姜戈庄村,只见处处街道平整,桃花怒放,绿树成荫,把粉刷一新的黄色农家小屋衬映得很美观,“很快,这里的路两边将全部栽上玫瑰,与玫瑰小镇融合起来!……”说这话的是村主任刘元鹤,底气十足,因为这个小村正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
村里有条1000多米长的龙元河,正在施工整治,“村民过去长期倒垃圾,把这里倒成了一条窄沟……”他介绍,玫瑰小镇项目来了以后,村里开始整治这条河,引种荷花,满塘的田田之荷开得十分惊艳,“惊动”了四乡八疃,他们又改造河道,种上柳树,布置奇石,投资了200多万元。
各家各户门前进行亮化、绿化、硬化,建漂亮的花墙,全村现在要实现大路、小巷户户通,路路通!“每家门前要有棵名贵树苗,种什么树,让咱老百姓自己来选。”村民宋文君喜滋滋地说,通过征集民意,来打造柿子树街、桃树街、郁金香街……
“村里的路都要拓宽。”刘元鹤介绍,村里已和联通、移动沟通好了,所有的管线重新敷设。
“原先一个再平常不过的村庄,自明朝永乐年间从云南迁过来后,这里就没啥大的波澜”,刘元鹤介绍道,村里800多人,150户,这个地方是最常见的那种农业村,地多,出去打工的少,在家种地的多。
而今村庄经济、村民就业早已今非昔比,“我们村里老人都去帮着摘花了,旺季时六七十人摘不完。”宋文君老汉介绍,玫瑰小镇雇用了大批当地村民当花工。
玫瑰小镇显现了多元效应。业内人士分析,一是大大提升土地种植价值。种植食用花卉一亩产12000斤玫瑰,每斤收购价10元,对农户来说每亩收益不菲。二是产品深加工。目前企业研发团队开发的花卉家纺、日用品、日化、食品系列,大部分为国内专利产品。三是种植与旅游观光有效结合。一年四季的花海世界,从簇拥的玫瑰花海中步入999米的地下文化长廊,从动人的东方爱情传说,到情调火辣的西方爱情故事题材,吸引了大批观光游客。“玫瑰花季从每年‘五一’一直延伸到十月,每天客流不断”,刘元鹤兴奋地说,小长假期间每天有十万人光顾。
“玫瑰花产业链正在惠及各个年龄段的村民。”刘元鹤介绍,村里一批在家照顾孩子的“宝妈”,现在也精神头十足,原来,她们纷纷在网上开淘宝店、微店,代销玫瑰小镇的系列产品。
“所有项目均不改变土地使用性质。”这是玫瑰小镇执行总裁张元波强调的一点,都是采用填沟复垦,立体种植,地下造景等手段进行建设。
据悉,玫瑰园区一期项目占地1200亩,二期项目拟带动周边农户加盟种植,统一技术统一收购,种植面积万亩以上,形成“公司+农户”的模式。
“玫瑰”来了,村庄变了,但一切才刚刚开始。
青岛日报/青报网记者 钱卓 通讯员 郭磊 王稳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