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80后僧人17岁离家学琴 为练琴曾十指反复出血

2016-05-10 11:02:05   来源:青岛新闻网

查看原图

80后僧人17岁离家学琴 为练琴曾十指反复出血
分享到:
80后僧人17岁离家学琴 为练琴曾十指反复出血

  从17岁离家学琴,到今天出家为僧,十多年过去了,妙镜说他对于古琴的喜爱,一如既往。

  妙镜是位80后僧人,在湛山寺出的家。初见他时,妙镜穿着一身灰色僧袍,脖子上挂着一串佛珠,随手把玩着一把竹扇。

  妙镜师从广陵派琴家徐永,广陵派宗师为清初琴家扬州人徐常遇,传到妙镜这一辈已经是第十三代了。早在2013年,妙镜出版了自己古琴音乐作品《妙音禅境》,中国琴会会长龚一和副会长杨青先生共同赞誉妙镜禅师为:中国第一琴僧。

  17岁离家学琴

  “我是从小就有出家的想法,不是为了弹琴才出的家,这点一定要说清楚,免得大家误会。”妙镜笑着说。

  谈起自己学琴的初衷,作为佛教徒的妙镜喜欢把这一切归于一个“缘”字,“现在回想起来,就跟个梦一样。”妙镜说,他自己从小就喜欢古典民乐,虽然对古琴情有独钟,但也就停留在在家听听磁带的水平。

  “真正下定决心学琴,是因为当时看了一个央视的电视节目。”妙镜说,栏目的名字他已经记不清了,但是电视里的琴音让他过耳难忘。在那个网络不是很发达的年代,靠着一本电话本找到了中央电视台的电话,又通过电视台找到了展示古琴的徐州乐器厂,通过乐器厂,妙镜认识了自己后来的师傅。

  “你来吧,我去车站接你。”师徒俩仅仅通过一次电话,妙镜就决定从威海老家南下徐州,趁着暑假,拜师学琴。

  为练琴十指出血

  “每天就是弹琴,一般要弹到晚上一两点。”妙镜说,他们师兄弟都经历过这个过程,没日没夜地弹琴,中间老师给大家指点一下,就算是休息了。妙镜刚练琴的那段日子,手指经常会磨出血泡,出血、结痂、再出血,直到手指上磨出老茧,才算小成。

  “苦么?我不觉得。”出家多年,妙镜把他对古琴的喜爱,理解成为与生俱来的执着,就像是水中鱼、空中鸟一样,谈不上辛苦。2003年,妙镜背着自己的琴,到湛山寺出家当了一名和尚,尽管每日早课、晚课,但琴一直没有放下。

  随心而弹

  与刚学琴时不同,妙镜现在练琴更多的是看自己心情,有时可以两三天不弹,有时也会弹琴弹到废寝忘食。如今在青岛,妙镜也有了自己的徒弟,人数在100人左右,每周固定的时间抚琴授课。无论是弹琴还是授课,妙镜说他最看重的就是“眼缘”,琴遇知音,成了这位出家人心中珍视的喜悦时光。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21 增值电信:鲁B2-20180061 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