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15岁学生猝死课堂引深思 如何做好小升初衔接

2015-11-19 08:46:54
作者:魏海洋
责任编辑:光影

无奈的老师:

中考看成绩,不想让学生吃亏

青岛37中的初一班主任魏贝拉已经带过很多届初一学生,在她看来,从小学到初中的跨越,学生们欠缺的还很多。“从小学到初中,最直接的还是考试考查内容的增多,知识容量、课程的增多以及难度的大幅增加。”11月18日,她告诉记者,这会给学生和家长都带来严重落差。

小学的考试,老师大多以填鸭式的方式练习,考试时很多是考原题甚至差不多的题目,而初中考试时学生几乎见不到平时做过的原题,小学与初中在教学、学生习惯培养以及考试上都不是一个套路。

魏贝拉说,初中三个年级里,初一是最让老师们头痛的年级,怎样转变学生的态度,怎样培养学生紧张的学习习惯,都要初一老师手把手地教。

“中考逼得紧,我们老师谁都不想让孩子掉队,都想让他们升入好的学校。”魏贝拉说,看着班上的孩子因为学习而发愁和喊累时,自己的心也是难过的,但是如果放松了孩子的教育,不仅家长不愿意,中考也不愿意。那么,孩子们考得好,学得好会不会与老师的评职称等利益相关呢?市区一所初中主管教学的副校长告诉记者,并不是,虽然在初三毕业时学校会对教育成绩优秀的老师进行表扬,但金钱上的奖励微乎其微,而评职称则看的是论文量、年限等硬指标,并没有与学生的学习成绩挂钩,把学生教好大多凭借的是老师的良心和职业操守。

症结:

招考体制下无奈采取灌输式教学

孩子、家长、老师为何累?为什么感到无奈?市区一所小学的校长告诉记者:“从表面上看,是初中课程量的增加,是学生本身逐渐心理成熟的转变,而实质上则是招考制度在发挥影响。”他说,小学升入初中是按照就近入学、划片升学的方式,而初中升入高中、高中升入大学都要靠实实在在的考试和分数来决定,初一显得比高一更为重要,初一是学生第一次实实在在接触大容量的学习和高密度考试的时期,如何做好小升初的转变非常重要。

在此次市教育局推开的全面课改中提出,目前岛城虽在课程改革上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灌输式教学方式仍然存在。对于这个问题,一所初中的语文老师告诉记者,灌输式教学方式属于无奈之举,因为初中所要教授的课程量实在太多了,老师们必须赶进度。“拿语文来说吧,一本书有很多章,每一章又有5小节,每一小节必须在一节课讲完,在课堂上讲的知识点需要学生回家自己掌握。”她说,灌输式教学也是催生很多学生参加课外辅导班来赶上进度的原因之一。

“我认为不管是中考的分数制,还是等级制,都要考出实实在在的分。”这位老师告诉记者,小学考评机制减弱了学生的竞争意识,而到了初中,中考是淘汰制,又必须要求学生有竞争意识,初中的考评机制以具有决定性的分数和等级来量化。

精彩美图 更多 >>

分享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信法网

Copyright © 2015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