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保护孩子想象力有窍门:第一条是要引导孩子想象

2016-12-08 08:14:10
来源:青岛晚报
责任编辑:可可

\

“很多家长都把‘画得像’作为孩子美术水平高低的标志,这里有相当大的误区。艺术需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审美能力与感受力,只关注技法反而可能起到反作用”,12月3日,在由斯玛特主办的艺术教育公益讲座上,儿童美术教育专家武志老师建议家长,陪伴启发引导比灌输重要,看高质量的画展比考级重要,对于家长来说,保护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其实并不难。

他画出了疼痛的颜色

“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曾说:每个人接受什么样的教育,决定了他以什么样的生活方式而存在。美术教育需要引导和开发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艺术为载体塑造孩子们的美德、品鉴和社交这三大素养”,作为斯玛特儿童美术的创始人,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的武志老师建议家长要 “以父亲的心做教育”,用陪伴、引导、尊重、启发的方式,帮助孩子更好地完善自我。

“比如这幅4岁孩子的作品,大家看上去第一眼的印象是乱、看不懂”,武志老师展示了一幅孩子的画作:一大片绿色外面,有一圈黑色的栏杆。原来这个孩子不小心跌倒了,老师扶他起来之后,引导他“画”出自己的疼痛,于是他就画了一片“带着刺的绿色”来表示疼痛,然后还画了一个笼子,把疼痛关起来,“这样就能慢慢地不疼了”。 “通过引导,孩子发展了想象力,还自发地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武志老师认为,在美术教育领域,更应当重视孩子感觉的培养,而不仅仅是造型或技巧,也不应该把这种极富个性和感觉的儿童美术用某种量化的标准加以束缚。

保护孩子想象力有窍门

“家长要学会引导孩子想象,让他们从被动想象逐渐过渡到主动想象。 ”保护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每位家长都想做到的,在实际的生活中该如何实现呢?武志老师给出了具体的七条办法,第一条就是要“引导孩子想象”。比如家里在包饺子的时候会给孩子一小块面,家长可以让孩子把面压成圆形的,问孩子这个圆挂在天上像什么,放在衣服上像什么,然后问孩子“还像什么?”“还像什么?”,让孩子的想象力驰骋起来。

除了引导想象之外,对孩子进行“通感的训练”也很重要,比如画出好闻的气味、画出高兴的感觉等等,让孩子在不同的感觉中转换,试着用语言、画笔表述不同的感受,对于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增长也很有帮助。除此之外,“给孩子讲故事,让孩子给你讲故事”、“多玩角色扮演的游戏”、“积累丰富的生活经验”、“给孩子发自内心的尊重”、“让孩子爱上画画”这些招数,也可以让孩子随时可以进入到想象空间中,“当孩子看见云彩,会主动说它看起来像什么,还像什么的时候,恭喜家长,这种引导已经初见成效了”。

艺术教育在于唤醒

“现在很多美术教育更应该说是美术培训,他们重视的是技法的培养,训练的是孩子的模仿能力。即使一些做‘创意美术’培训的,也是以老师为主体,老师根据自己的创意与设定,让孩子做出预设好的东西”,武志老师认为,真正“生成式”的课堂是不预设结果的,而是让孩子成为真正的表达主体,老师通过科学的教学步骤,引导学生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 “创意和艺术想象力不是教出来的,而是孩子释放出来的”,武志老师认为,当孩子内在的表达需求被唤醒,他自然就愿意去学习技法,而这时候的学习是自主的,也更有效。

对于很多家长希望孩子“画得像”的诉求,武志老师认为,素描作为一种技法,只是美术中的一种形式,而由于考级或升学的原因,不少家长都把它的作用过于放大了。 “家长需要创造环境,对孩子进行艺术熏陶,比如听经典音乐、看画展、欣赏高质量的艺术作品,让孩子感受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成为能够欣赏美、感受美、创造美的善良的人”,从这个角度说,美术教育并不需要考级。

[编辑:可可]
精彩美图 更多 >>

分享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AI调解员

Copyright © 2016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 新闻备案:鲁新网201653205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