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青岛大学将建胶州校区 项目选址规划审批阶段

2016-12-10 08:22:26
责任编辑:帛幼
\

9日上午,青岛大学服务青岛“三中心一基地”建设发展论坛在青大国际学术交流中心举行。当天,青大同时与市南区、李沧区、崂山区政府、青岛市教育局等各区市和部门共签署了12份战略合作协议,青岛大学与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合作设立的杂化材料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也在论坛上揭牌。

论坛上,山东省教育厅与青岛市政府签署了共建青岛大学“十三五”建设项目协议;胶州市政府与青岛大学签署了共建青岛大学胶州校区合作协议;青岛大学还与市南区、李沧区、崂山区政府分别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与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签署了国际合作谅解备忘录。青岛大学还与青岛市教育局等有关部门、市直有关单位和区市签署了7项合作协议,合作内容涵盖教育、知识产权、大数据、医疗、新材料等领域。

据青岛大学校长范跃进介绍,立足青岛、融入青岛、服务青岛是青岛大学的战略选择。“十三五”期间,青岛大学将围绕建设国际知名高水平大学的目标,聚焦一流本科,建设一流大学。

据了解,自去年以来,青岛大学为服务青岛市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制定实施了《青岛大学关于加强服务青岛工作的意见》和《青岛大学服务青岛行动计划》,着重围绕提供人才支撑、智力支撑、科技支撑和服务青岛社会需求、“三创”事业、民生事业、文化事业、国际交流等方面,加大服务青岛工作力度,充分融入、全面对接青岛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这次一系列协议的签署,将会进一步推进青岛大学服务青岛的各项工作。

青大共签订 12个协议

1、山东省教育厅、青岛市人民政府共建青岛大学“十三五”建设项目协议

2、胶州市人民政府、青岛大学共建青岛大学胶州校区合作协议

3、青岛市有关区市(市南区,李沧区,崂山区)与青岛大学签署合作协议

4、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与中国青岛大学国际合作谅解备忘录

5、青岛市教育局、青岛大学推进青岛基础教育创新发展的合作协议

6、青岛市知识产权局、青岛大学共建青岛大学知识产权学院协议

7、关于青岛市卫生大数据联合研究合作协议

8、共同建设青岛市精准健康一体化平台的战略合作协议

9、崂山区人民政府、青岛大学共建青岛大学肿瘤精准医学研究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10、青岛出口加工区管理委员会、青岛大学关于合作共建青岛海洋新材料研究院的协议

11、青岛市黄岛区——青岛大学新材料研发中心建设意向书

12、国际干细胞再生医学研究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新校区面积比仨校区总和还大 选址规划目前仍在审批阶段,建成后将开展本科、硕博研究生教育

青岛大学与青岛相伴而生,一直追随青岛的脚步成长。在12月9日青岛大学服务青岛“三中心一基地”建设发展论坛上签订的十余项协议中,最受关注的无疑是青岛大学与胶州市政府共同签署的共建青岛大学胶州校区合作协议。据悉,青岛大学胶州校区占地3000余亩,将开展本科、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教育。今年以来,驻青高校纷纷“下乡”占领各区县市,将为构建大青岛格局做准备。

将引进国际优质教育资源

据悉,在青岛大学胶州校区筹建过程中,胶州市将为校区建设提供政策、土地等方面的支持,青岛大学将依托胶州校区,在国际化合作办学、人才引进以及打造高水平学科方面加快发展步伐。双方将共同成立战略合作领导小组,尽快履行各种报批程序,尽早启动胶州校区建设。目前,该项目的选址和规划仍在审批阶段,新校区3000余亩的占地面积将比现在三个校区加在一起还要大。

青岛大学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次建设青岛大学胶州校区,主要是为了充分发挥青岛大学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国际交流、学科综合等方面的优势和胶州的城市发展与区位优势,引进国际优质教育、科研和医疗资源等。胶州校区的主要功能是:引进美国、加拿大等国际优质高等教育资源,联合开展本科、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教育;引进高水平领军人才,打造高水平创新科研团队;紧紧围绕青岛市“三中心一基地”建设和胶州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优化学科布局,调整组建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势学科群。

高校纷纷“下乡”

在老青岛人的记忆中,海大、青大、青科大、青理工……这几所高校可谓是真正的青岛本土大学。伴随着青岛的城市规划,高校从原来的市南区、原四方区,把触角逐渐伸向了崂山区、青岛西海岸新区,现在又开始落子胶州、平度等地区。今年以来,驻青高校结合区域发展特色,纷纷展开布局建设新的校区。

11月1日,青岛市人民政府与中国海洋大学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在青岛西海岸新区古镇口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共建中国海洋大学黄岛校区。

11月25日,青岛农业大学平度校区项目在平度市南村镇举行奠基仪式,正式进入建设阶段。这一项目也结束了平度无本科大学的历史。平度校区占地约1000亩,建筑面积约28万平方米,总投资约23亿元。2018年建成后,学校将围绕区域经济产业需要,按照不少于5个学科门类、不低于1万人的规模开展全日制人才培养。

来青签约高校已达27所

大学,是一个城市的名片。“城市孕育了大学,大学滋养了城市。”近年来,青岛不仅把本土高校发展壮大,更不断引进国内外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激发城市创新活力。

青岛在引进高校过程中,坚持突出重点,着眼高端。在学校层次上,引进的境内大学原则上为国家“985”“211”工程大学或国内学科专业排名前5名的高校,境外大学原则上为世界一流大学或拥有一流学科的大学。目前,已经运行和签约的高校大多数都是“211”或“985”高校。

同时,青岛也对引进并正式运行的国内外优质高等教育机构提供了优厚的条件:一是对引进的非独立法人和独立法人的国内外优质高等教育机构,分别给予总计不低于1500万元和3000万元的资金补助。二是提供相应面积的用地,其中对来青办校区或分校的,预留500亩至3000亩建设用地。三是对机构设置、基础建设、生活办公用房租赁、教学科研活动、税收减免等给予优惠政策,并提供高层次人才、子女及配偶落户等配套服务。

截至目前,已经与市政府签约来青的高校达27所,其中已经运行的高校有13所,已经签署合作协议并正在推进的国内外高校机构有14个。

是构建大青岛格局的需要

聚集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对青岛城市发展来说究竟有何意义?青岛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解读说,一方面是适应了城市未来格局发展的需要。根据国务院批复的《青岛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到2020年,青岛的城市边界将出现重大变化,其中青岛主城区不再仅仅是市内四区,而是规划为三个主城区,分别为东岸城区,北岸城区和西岸城区,从而构建大青岛的格局。这将会带来人口规模的增长和产业规模的提升,因此在今后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内,青岛对高等教育都会有一个庞大的需求。同时,大青岛的格局,也大大提高对高等教育的承载能力。

另一方面是推动青岛转型发展的需要。青岛将向蓝色、高端、新兴产业转型,全力打造“三个中心、一个基地”,从一个制造业为主的现代化城市转型为一个以高新技术和高端服务业为主的国际化城市。因此,在这个转型过程中,需要高等教育的发展带来的科技和人才的支撑,进而催生科技成果和项目,为城市转型发展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

此外,这也是高等教育跨越发展的需要。当前,推动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战略。而青岛的高等教育规模和实力与青岛的经济总量和城市地位不匹配。青岛2015年GDP位居全省第一,全国城市排名第12名,但青岛的高等教育规模和实力排在全国城市15名以后,在省内也居济南之后。青岛高等教育发展规模水平与城市经济地位和实力不相配,将影响城市发展的后劲,成为创新发展的瓶颈。

半岛记者 孙雅琴 报道

 
[编辑:帛幼]
精彩美图 更多 >>

分享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信法网

Copyright © 2016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 新闻备案:鲁新网201653205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