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一年级用上新版语文教材 风格有变更具人文性

2017-08-29 08:34:59
责任编辑:可可

原标题:一年级用上新版语文教材 风格有变更具人文性

\

开学第一天,青岛市第二实验小学的一年级新生使用上了语文新教材。

8月28日学生们开始了正常的学习生活。在众多新变化、新期待之中,今年语文、历史、道德与法治、科学、传统文化等都使用了全新的教材,其中最受关注的是一年级的小豆丁们接触到了全新的部编本教材。一年级语文的部编本教材与原来的教材相差很大,更加倾向于阅读和传统文化。有教育界人士也认为,2017年可以说是教材改革的起点年份。同日,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了义务教育三科教材变化的有关情况。开学首日,新教材用得怎么样?记者进行了深入采访。

■探访

45个孩子35个学过拼音

对于全市新入学的一年级学生来说,苏教版语文教材已经告别历史,他们在28日第一天用上了全国统一的部编本语文教材。青岛市第二实验小学一年级的课堂里,孩子们翻开崭新的书本,首先被鲜艳活泼的56个民族小朋友的合照吸引住了。一年级一班的语文老师唐筱介绍完56个民族的小常识后,紧接着带领着孩子们学唱起了课本第四页的《上学歌》。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朗朗上口的歌词让孩子们学起来很轻松。唐筱说,这个《上学歌》在八九十年代的课本中就有了,后来青岛所用的苏教版里没有了这篇文章,而部编本又恢复了。“一节课下来,孩子们基本都会唱了,上学歌也调动起了孩子学习的积极性,接触语文知识更加轻松。”唐筱说,从用部编本教材上第一节课的效果来看,课堂效果不错。

同时唐筱说,与原来的课本先学拼音不一样,新教材第一节语文课孩子们要识字。识字的教学完成后,才会安排汉语拼音的学习,随后穿插课文和识字的学习。其实,有不少的一年级新生都已经在幼儿园和暑假里学过了拼音,青岛市第二实验小学也在入学新生里简单做了调查,大多数孩子都学过了汉语拼音,其中有一个班的学生数是45人,学过了拼音的占了35人之多。

■应对

语文英语进行融合尝试

“会拼音的孩子只能是大多数,还是有不少学生在拼音上是零基础,这就会造成教学进度以及个体化教学上的问题。”青岛市第二实验小学副校长史超告诉记者,部编本语文教材先认字后学拼音也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个问题,缓解了那些没学过拼音的孩子上课时的焦虑。

围绕使用新教材,青岛市第二实验小学做了一系列的改革。“我们首先加强一年级教师的集备。根据新教材更加关注孩子阅读兴趣培养的情况,增加了15分钟的晨诵课程,学校还编排了诵读手册。”史超说,新教材更加倾向于唤醒亲子阅读、家庭阅读的意识,学校列出推荐阅读书目,将通过班级共读、亲子共读的形式号召学生、家长、老师把读书作为语文教学的头等大事。而更为直接的影响则是学校今年从一年级开始进行了长短课时的探索。

为了配合使用新教材,学校将一年级的语文课和英语课分别挑出两个大课时进行合并。按照常规,一节课的时间是40分钟。改革后,一个周原来上两节的英语课拆分成四节,每节时间是20分钟。同时将一周八节的语文课拆分成十节,语文同样拿出两节课拆分成20分钟。学生上完语文紧接着上英语,将两门课进行融合尝试。“这样做能够让孩子的学习注意力更为集中,同时容易激发孩子阅读和学习英语的兴趣。”史超说,同时这也对语文、英语教师集备等提出了更高要求。

■后年

所有年级使用统编教材

8月28日上午,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介绍了义务教育三科教材的相关情况。教育部教材局局长郑富芝在发布会上说,从2012年开始,教育部统一组织编写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语文和历史三科教材。这项工作从2012年开始,到2017年上半年,经国家教材委员会审查通过,历时五年,完成了全部的编审工作。根据工作的安排,从今年9月1日秋季学期开始,在全国所有地区初始年级开始投入使用。新教材的使用范围还将扩大,2017年秋季学期,全国所有地区小学一年级和初中一年级使用统编教材,2018年覆盖小学初中一、二年级,2019年所有年级全部使用统编教材。

郑富芝说,当前,我国教育正处在新的发展时期,人民群众在解决了“有学上”之后,对“上好学”有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要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必须要提高教材的质量和水平。据了解,新教材加强了两个方面的教育,一个加强是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另外一个加强是加强革命传统教育,要让孩子们从小植入红色基因,让孩子们勿忘革命先辈,坚定理想信念。

变化

语文增加古诗文

●语文:教材采取“语文素养”和“人文精神”双线组元的方式编排。语文教材一至六年级每册6-8个单元,由课文、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等板块组成。七至九年级每册6个单元,包含阅读和写作两大板块。八至九年级每册设置1个“活动探究”单元,突出任务性学习理念。一是增加古诗文,小学语文有古诗文129篇,初中语文古诗文选篇132篇。二是增设专题栏目,如小学的“日积月累”栏目,初中的“综合性学习”栏目。三是大量编选反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课文。

●初中历史:单元—课—目结构,每课以正文为主体,辅以功能性栏目,拓展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学科能力与学科素养。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方面,主要在中国古代史部分体现,内容涵盖中国古代的思想、文学、艺术、科技等诸多方面,涉及的历史文化名人40多位,科技文化著作有30多部,使学生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以及它对世界文明发展作出的重要贡献。教材系统介绍了中华民族近代斗争史,突出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建立和不断发展的历史,对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以及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决定作用给予了充分叙述。

新教材内容提前学

此次新教材的使用,可谓是全国教育界的一件大事。为此,半岛教育直通车微信公众号特别推出了新教材电子版。如果您想提前看一看部编本的新教材内容,请扫码关注半岛教育直通车微信公众号。同时,我们还推出了各个学段的公益群,各位家长可以扫描“半岛学生记者”二维码加群畅聊教育内容,加群时请告知管理员您的具体学段。

[编辑:可可]
精彩美图 更多 >>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AI调解员

Copyright © 2017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 新闻备案:鲁新网201653205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