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培育学生“民族爱” 青岛校园绽放“团结花”

2017-10-05 10:16:24
来源:青岛日报
责任编辑:芃芃

原标题:校园培育“金种子”岛城绽放“团结花”

近年来,青岛市紧紧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共同目标,以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民族工作会议精神为主线,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进学校,以“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为抓手,在校园撒播民族团结“金种子”。

高位推动,合力耕耘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好土壤”

学校是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重要阵地。市委统战部、市委宣传部和市民族事务局每年联合印发《关于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的通知》《关于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工作方案》,明确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学校的指标、内容,切实提高创建活动进学校的质量和水平,形成了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常态化。

宣传引领,共同呼吸民族团结和谐“好空气”

民族团结贵如空气。在学校深入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目的就是弘扬民族文化,发扬民族精神,让各民族和衷共济的种子在孩子们的心里生根发芽,引领民族互助和谐的社会风尚。

引导“聚焦看”。市民族事务局每年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期间,为学校送去《民族政策法规和民族知识手册》,各学校利用标牌标语等形式,生动展示各民族民俗风情,营造民族团结的氛围环境。组织“用心听”。学校利用校园广播、举办专题讲座等形式,广泛宣传党的民族理论、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开展“大家说”。通过举办演讲比赛、主题班会、知识竞赛等活动,学生们分享身边的民族团结故事,用亲身经历诠释“三个离不开”的真谛。

突出亮点,精心培育民族特色教育“好苗子”

我市在少数民族学生相对较多、软硬件条件基础较好的学校,鼓励将民族特色教育作为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点,推动学校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向纵深开展。

青岛市天山小学组织相关学科的骨干教师成立了“课程开发智囊团”,从各少数民族的礼仪、节日、服饰、饮食等方面编写了《民族文化百花苑》校本教材。中国石油大学组织少数民族学生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目前已经开展了如珍珠球、毽球等项目的教学和训练,被授予 “全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训练基地”称号。市南区成武路幼儿园开展了自制民族工艺品义卖活动,全体师生家长亲手制作具有民族特色的精美手工艺品,筹集善款为“阳光儿童基金会”捐献爱心。

融情聚力,努力收获民族团结进步“好果实”

民族团结工作重在交心。青岛市坚持把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进学校的过程作为促进各族学生交往交流交融的过程。市北区无棣四路小学共有7名具有清真饮食习惯的学生,学校专门为他们定做了喜欢的饭菜,还专门开辟了“清真小饭桌”,让他们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通过多年持续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进学校,青岛市涌现出一批有代表性、有示范带动作用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学校。黄岛区香江路第二小学被国家民委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单位”,崂山二中被评为“山东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单位”等。 孙征

[编辑:芃芃]
精彩美图 更多 >>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AI调解员

Copyright © 2017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 新闻备案:鲁新网201653205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